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应推动中国优秀图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版与传播推广,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主动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声音,塑造良好国家形象,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利的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图书出版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以及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在“一带一路”图书出版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图书内容原创动力不足、内容“水土不服”、渠道扁平化、翻译人才供需不平衡等问题。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从内容、渠道、人才、技术角度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有效提升“一带一路”图书的出版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李琳  周翔 《青年记者》2017,(9):43-44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巨大反响.由于国际关系背后的力量角逐和利益纠葛,中国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国际社会制造的话语困境,并力争“一带一路”话语主导权.话语的国际传播是实现国际话语权的必要手段,当前,中国的英文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进行了广泛报道与解读.针对“一带一路”对外报道,许多研究非常关注新媒体的传播和融合媒体问题,但是当前中国的对外传播最重要的仍然是理念问题而不完全是具体的传播方式和渠道的问题.①随着地方政府在对外交往中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中,地方政府成为推动对外合作更为直接、更具先锋开拓作用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主题图书海外传播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基于传播五要素模式,以亚马逊网站公开的书目数据为例,对“一带一路”图书特别是对外文化传播类图书的海外传播现状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就“一带一路”图书“走出去”提出积极探索传播主体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创新选题内容、培育国际市场受众、大力开展“一带一路”优秀主题图书的译介工作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传媒》2024,(6):6-7
<正>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站在党的二十大历史新起点,“一带一路”出版国际合作肩负新的历史性使命,要坚持高站位、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向纵深发展。一是主动作为,自觉发挥出版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功能,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二是要广交朋友,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  相似文献   

6.
戚凯 《青年记者》2017,(23):58-59
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一带一路”提出八点要求,其中重要的两项工作就是“切实推进民心相通,弘扬丝路精神,推进文明交流互鉴,重视人文合作”和“要切实推进舆论宣传,积极宣传‘一带一路’建设的实实在在成果,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①本文从国际传播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重要性和遇到的挑战两方面展开思考,并结合近期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要中央级重点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实践,讨论如何建设国际传播效果评估体系,真正做到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相似文献   

7.
徐明华  张玥 《新闻前哨》2023,(23):11-12
我国的“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地方媒体发挥身份优势,与多方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的“大合唱”。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地方媒体应优化民间共情叙事、整合全路媒介资源、建立安全长效机制、激活国际传播话语,做好“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的排头兵、炊事员和排雷者,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8.
“书院”这个起源于中国的文化教育组织,伴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步伐,传播到了东亚、东南亚、中亚以及欧美国家。在中国致力于推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的背景下,书院文化能够充分彰显中国文化自信,可以成为“文明之路”建设的重要载体。以书院为载体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文化聚合、创新、传播、互鉴,通过联合沿线国家共建“丝绸之路国际书院联盟”、打造国际“书院之旅”黄金旅游线路、培育“书院游学”人文交流项目等举措,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务实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一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路”)的倡议,“一带一路”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周边合作的全新部署,也是全球化时代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构想。本文梳理了相关国家官方、学界及媒体等主体对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反响,并指出应有针对性地探索对外传播重点,通过多种手段与途径增强“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影响力与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顺应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际公共产品肩负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大国担当。从国际传播的角度而言,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历程印证着中国全球治理观的变化和演进。本文尝试从国际公共产品的视角切入,通过分析政策文本和访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记者,研究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政策话语和国际媒体话语。研究发现,10年来,中国通过“一带一路”贡献全球治理的话语发生了从区域合作到全球普惠、从设施供给到道路搭建和从利益纽带到全球公益治理的转变;“一带一路”的国际媒体话语呈现竞争与合作、本国利益与国际关系并存的构建逻辑,沿线国家媒体更注重报道“一带一路”对发展中国家的贡献、金钱之外“授人以渔”的知识技能共享以及“一带一路”高质量精细化的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1.
赵熠煊  刘华 《中国记者》2023,(2):126-128
<正>“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理事会新当选理事长、新华社社长傅华倡议,智库应当发挥智力平台、交流平台、传播平台作用,共同推进“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共同促进“一带一路”国家民心相通,共同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推动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12.
王淑华  王亨君 《编辑学报》2016,28(6):569-571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在近年的办刊实践中,认识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地质、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共谋发展的迫切需求和中国地学科技在服务“一路一带”战略上的先天机遇,主动出击,提前谋划,积极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办刊定位上注重传播先进科学理论、报道重大共性技术和聚焦国际重大需求,以确定刊物的权威地位;严格学术标准,培养扶持沿线学术人才,提高了刊物的信誉度和作者的忠诚度,产生了刊物的品牌效应;同时一直注重科技创新,形成了一套基于互联网络的编辑出版发行模式和印刷版-网络版相互融合的现代化出版模式,不断提升刊物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叶造 《东南传播》2023,(3):68-70
联合海外华文媒体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国际传播的重要课题,业界和学界对此已经展开积极的实践和理论探讨。本文结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组织“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成立丝路华媒协作网,举办“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暨华媒福建行”活动等对外传播实践,就协同海外华文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策略进行探讨,从实践中总结出传播主体的多样性、传播内容的创新性、传播渠道的融合性等具有实操性的国际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中国出版走出去工作要求出版人要有大局意识,在充分了解海外读者需求的同时,结合出版企业自身优势特点,不断创新走出去工作新形式新思路,在“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中做好新时代的文化传播使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发展模式和中国经验的时代叙事,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和时代意义,以国际出版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的国际传播,是以文化商业行为建构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机遇,对客观提高中国话语权具有重要价值。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的国际出版不仅可以积累中国话语体系的素材和术语,还可以争取中国形象的国际话语权,通过中国发展主题赢得国际出版市场的认可。中国出版界应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加强与欧美主流跨国集团在国际出版市场的合作,将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融入国际出版产业链;持续扩大出版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探索多视角的叙事方式,以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的多语种出版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16.
2013年至今的10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产生的政治经济效益和互联互通效果有目共睹,而其所蕴含的国际传播价值需要在反思西方国际传播理论脉络的基础上,结合理念传承、实践创新和认知转型加以发掘。“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国际传播中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正在凸显。“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一种发展范式的单向对外输出,而是基于“五通”的合作互利,也是基于“中和”的尊重共赢,更是团结“全球南方”的发展动能,在数字时代为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国际传播秩序构建提供了合法性来源。在这一全球公共思想产品和实践场域的驱动下,国际传播研究将有可能超越霸权主义和本质主义的认识论,在“将西方地方化”“将南方主体化”的前提下,为21世纪国际传播新秩序的重建提供从理念规范到基础设施再到实践策略的系统化支撑。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一带一路》以“一带一路”的倡议为核心,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进行全面解读,是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打造新的国家形象的具体呈现.该片以文化外交和跨文化传播为视角,探寻如何实现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以及和平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稳步推进,我国出版业在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归纳了相关国家出版业在行业管理、阅读、教育与少儿出版、网络销售等四方面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版业合作的特点,指出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国际出版合作需顺应大势,苦练内功,从“写意”到“工笔”,充分认识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原理,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备受各界关注,中央政府明确表示,“一带一路”列车已预留了座位给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并希望港澳快点上车;中国澳门基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优势,可以在中国和葡语国家之间担当桥梁角色,如果能有效发挥,中国澳门将从“一带一路”中分享到很大的经济、文化及教育成果。那么,中国澳门如何在这个倡议中把握机遇?这也关系着澳门特区政府有效的对外传播策略,让葡语国家通过中国澳门了解更多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如何讲好中国澳门故事,认识中国澳门、认识中国,从而提升国家及中国澳门的形象。故此,本文主要浅谈境外媒体及港澳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关注度,以及中国澳门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对外传播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全国新书目》2023,(11):64-65
<正>本书按照责任与贡献、行业与区域等综合因素,遴选出12家各具特色的优秀民营企业,对这些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和访谈,以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的典型案例入手,聚焦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展示优秀中国民营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彰显“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民营企业的卓越价值,展现优秀中国民营企业在中华文明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