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的活页作文就是将作文不再写在固定的作文本上,而是写在作文活页纸上。作文写在固定的作文本上,完成后交给老师;老师批改后放在办公室,等到作文讲评时发给学生。评了上周作文写了本周作文之后,作文本将再一次回到教师案头,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是常规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惯用模式。学生上了三年级以后我们有了作文作业。每每想将一些优秀习作展示给全班学生时,由于作文本展示受到限制我不得不让优秀习作的作者再把文章用纸重抄一遍,然后再在展示台上展示或装订成集。虽然抄写很辛苦,但这些小作者们仍很高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当了十几年的语文老师,最让我头疼的莫过于批改作文了。几十本作文交上来,我都得字字入目地认真阅读,发现好词佳句了,赶紧用红笔勾出;发现问题了,赶紧修改;除了要把句子改通顺,还要改具体,与此同时眉批、总评一个也不能少,往往一本习作本上画满了红线线、红圈圈。即便如此,学生却不领情。作文本发下来,自觉的学生或许还看上一眼,不自觉的学生立即扔在一边,我的一番付出随即付之东流。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学生对习作失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耗去了大量的时间,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效果却总是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最关键的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从根本入手。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从外因入手,是从枝节入手;从内因入手,才是从根本入手。写作的内因是学生这个主体本身,是他的心灵。我们探索的“三本”、“三结合”作文教学致力于从根本入手,从学生心灵入手。“三本”指摘抄本、日记本和作文本。这是作文教学经验外在的形式上的东西。摘抄本用来摘记平时阅读到的名人名言、诗文名句、精彩片段、典型材料、重要信息等。日记本用来记录生活,捕捉瞬间思想火花,倾吐人…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写完作文后,长嘘一口气,然后把作文本一合,自以为大功告成;或在作文本发下以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写的批语,就一切了事;也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议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  相似文献   

5.
黄春香 《考试周刊》2012,(35):59-59
人们称赞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恰如其分。然而在这辛勤群体当中,最辛劳的非语文教师莫属。每个语文教师似乎总是忙于批改作文。而打开一本本作文本,无一不是红字满篇,"遍体鳞伤";细看改正之处,大到布局谋篇,小到别字、标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作文批改学生同样也应是主体、是主人。我们不要丢开主体,把学生自己能修改的方面也包办代替了,从而加重了自己的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6.
正多年来,我在指导学生作文写作训练外,还注重指导学生写好周记,这对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下面是我对学生写周记的感悟:一、习作情趣激发的载体写周记是培养学生写作情趣的好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作文。指导学生写好周记,能则多写,少则每周一篇。写作素材丰富,时间充裕,体裁不限,轻松写作,学生易接受,训练效果明显。试想,十  相似文献   

7.
高玉安 《阅读与鉴赏》2010,(5):51-51,13
每次面对着如山的作文本,心里老是打怵;每改一本作文,搜肠刮肚,总找不到合适的评语。总认为学生作文水平太低.把改作文变成挑刺、找“毛病”:写起评语来也总是带着几分情绪,作文本发下来,学生看了也不高兴,渐渐地,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大难题,而作文批改更是一件头疼之事。多数教师千篇一律的作文批改方法是:学生写,教师改。教师面对一大堆的作文本,改来改去,改得是头昏眼花。批改后发给学生,学生却不屑  相似文献   

9.
罗敦丽 《考试周刊》2012,(65):46-46
周记写作是中学生作文训练的主要形式之一,与其他训练方法相比,有难度适中、方法灵活、题材自由、贴近生活等明显优点。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周记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减负增效背景下,为激发学生写周记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作者在总结教学体会的基础上,指出解决问题的重点在于指导学生突破周记选材障碍、改进批改方式和多样激励三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王淦生 《师道》2010,(6):14-14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我一直是给我的学生准备两本作文本的:一本为课堂作文,专让学生做那些八面玲珑、四平八稳的应试之作;一本为课余随笔,属于学生抒写心中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的性灵文字。  相似文献   

11.
正"作文作文,压塌板凳;周记周记,胡诌乱记。"这是我们上小学时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我们面对作文和周记的无奈。我们知道,作文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师难解的疙瘩。而电子白板的应用,有效地改变了作文教学的尴尬,让小学作文教学变得更加精彩。一、巧用白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说兴趣是语文教学最好的老师,情感是作文教学的灵魂。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会有  相似文献   

12.
杨和平 《教育文汇》2013,(10):37-38
去年新学年开学不久,我设计了一节独特的作文活动课——2011-2012学年度七(11)班“作文大王颁奖盛典”。 上个学年,全班学生已写了20篇大小作文(周记)。依据每次作文评价和学生的总体成绩,我确定了11位学生作为人选,并精心撰写了以下颁奖词:  相似文献   

13.
《湖北教育》2007,(8):44-47
作文难改,恐怕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遇到过的问题。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一学期要写八篇大作文,而日记、周记更是不计其数。当孩子们把自己的作文本交上来时,当一篇篇劳动成果呈现在你的面前,并渴望着得到你的肯定时,你该如何面对?一篇篇精批细改?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作文中反映出的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又时常让你感到束手无策;面对一篇较差的作文,该怎么去评改,怎样去鼓励……针对这些问题,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和五里墩小学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探讨,或许我们可以从他们介绍的经验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课间休息的时候,几个学生拿来两本作文杂志,非常吃惊地告诉我:老师,这两本作文杂志上有一篇作文,题目不同,作者不同,但内容完全相同!我诧异地接过作文本,细细翻阅了一下,这两篇习作题目分别是《急性子妈妈》和《妈妈是个急性子》,500字的作文,除天天和每天的区别外,其他全部相同。初学写作的孩子,模仿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是抄袭的行为却万万要不得!  相似文献   

15.
通过探索、改进作文教学,发现把每一篇课文当成写作的范文、让作文训练有目的有计划、给学生充足的写作准备时间、作文本采用活页样式、重视作文讲评课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学生怕作文,教师怕批改作文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教师在学生作文本上的圈点勾画.眉批.总评等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到头来学生拿到作文本不屑一顾,最多瞟一眼作文等第或分数.好一点儿的学生还能看看评语。由此可见.教师的评价劳而无功,  相似文献   

17.
绘本作文课程的建设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绘本的选择,强调文学性、情感性和想象力;二是课程的框架,包括绘本作文与儿童观察力发展、儿童思维力发展及儿童创造力发展;第三,绘本作文教学的实施,主要有图文交融、化静为动、聚焦细节等。  相似文献   

18.
大阅读教学和随笔化作文教学在实践中既取得了很大成绩,亦有诸多不足。大阅读教学存在图书室的书籍配置欠科学,学生自由阅读效率低下等问题。对此,教师要清理与语文学科关系不大的书籍,合理分类,指导学生阅读文学类书籍。至于随笔化作文教学方面则要注意:一是不能只重视日记随笔,却轻视大作文,须回归作文本,加大作文训练力度;二是重视写作指导,教师须放手让学生大胆写作;三是要在随笔化成文的修改、点评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1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可谓是最令教师头疼、学生犯难的传统问题.翻开学生的作文本,十人一腔、百人一面的克隆之作随处可见.记得在学校开展的一次作文教学公开课上,教导主任就曾非常犀利地、直白地指出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一个班级,甚至整个年级的作文本上,你会发现所有的孩子一个爹,一个妈!"这句引来哄堂大笑的灰色幽默实实在在写出对作文课教学的无奈和学生作文存在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20.
作文本应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它能借助故事,自我表现、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创造新经验等。打开学生的作文本,批改学生的试卷作文,作文雷同老套不禁啼笑皆非。内容雷同、手法雷同、思维竟也雷同……让人几乎难以感受到个性智慧的闪耀,空话套话多,严重脱离自我生活,学生作文成为一种应付,对课堂写作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胡编乱造,生搬硬套,模仿抄袭等现象极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