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昭慧 《中国索引》2006,4(1):26-28
2002年亚洲学会出版的Chinese Religions:Publications in Western Languages Volume 4:1996-2000,(《中国宗教:西语文献第4集1996-2000》)是目录学系列丛书Chinese Religions:Publicatiom in Western Language 8(《中国宗教:西语文献》)的新近之作。这套目录丛书主要包括英语、法语和德语有关中国宗教学研究专著、论文和书评。时间涵盖三个世纪。广收博览,蔚为大观。从它的第一集在1985年出版开始,这套系列目录丛书就一直为西方中国学学者视为治中国宗教学之不可或缺的基本目录和必备工具。目录的主要编辑者是美国中国宗教学专家,南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退休教授hurence G.Thompson。南加州大学的人类学教授Gary Seaman参加了后三册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2.
由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编辑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百年中国》以史诗般的手笔,在荧屏上绘制了百年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该片不仅在电视文献纪录片的组织、创作、拍摄、编辑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品格、美学品格与文化品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此,我们约请了该片的总编导陈晓卿先生与总撰稿肖同庆先生撰写专文,总结该片的创作经验。同时,我们还约请了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先生、著名影视学家黄会林先生、著名电视学者朱羽君先生和苗棣先生,分别从历史、影视文化、电视片创作及影像与历史之关系的角度,来深入剖析《百年中国》这一电视学术个案。希望这一个案研究能够给业界、学界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由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编辑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百年中国》以史诗般的手笔,在荧屏上绘制了百年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该片不仅在电视文献纪录片的组织、创作、拍摄、编辑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品格、美学品格与文化品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此,我们约请了该片的总编导陈晓卿先生与总撰稿肖同庆先生撰写专文,总结该片的创作经验。同时,我们还约请了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先生、著名影视学家黄会林先生、著名电视学者朱羽君先生和苗棣先生,分别从历史、影视文化、电视片创作及影像与历史之关系的角度,来深入剖析《百年中国》这一电视学术个案。希望这一个案研究能够给业界、学界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由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编辑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百年中国》以史诗般的手笔,在荧屏上绘制了百年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该片不仅在电视文献纪录片的组织、创作、拍摄、编辑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品格、美学品格与文化品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此,我们约请了该片的总编导陈晓卿先生与总撰稿肖同庆先生撰写专文,总结该片的创作经验。同时,我们还约请了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先生、著名影视学家黄会林先生、著名电视学者朱羽君先生和苗棣先生,分别从历史、影视文化、电视片创作及影像与历史之关系的角度,来深入剖析《百年中国》这一电视学术个案。希望这一个案研究能够给业界、学界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苗棣 《现代传播》2001,(1):64-67
由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编辑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百年中国》以史诗般的手笔,在荧屏上绘制了百年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该片不仅在电视文献纪录片的组织、创作、拍摄、编辑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品格、美学品格与文化品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此,我们约请了该片的总编导陈晓卿先生与总撰稿肖同庆先生撰写专文,总结该片的创作经验。同时,我们还约请了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先生、著名影视学家黄会林先生、著名电视学者朱羽君先生和苗棣先生,分别从历史、影视文化、电视片创作及影像与历史之关系的角度,来深入剖析《百年中国》这一电视学术个案。希望这一个案研究能够给业界、学界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宝卷目录是宝卷研究的必不可少的资料。傅惜华先生所著的《宝卷总录》,进一步完善了宝卷目录。胡士莹先生所著的《弹词宝卷书目》为弹词和宝卷的专目,均以现存者为限。李世瑜先生所著的《宝卷综录》成书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是当时甚至直到20世纪末最完备的宝卷目录。车锡伦先生历经十余年,完成《中国宝卷总目》,这是目前最完备的宝卷目录。时至今日,宝卷目录亟待优化。  相似文献   

7.
舒悦 《中国索引》2008,6(2):41-43
在西方的中国艺术教学和研究领域里,一直为东亚艺术系和考古系学生所使用的一部重要参考文献是袁同礼先生编纂的、Harrie A.Vanderstappen(范德本)教授编辑的“The T.L.Yuan Bibliography of Western Writings on Chinese Art and Archaeology”(《袁同礼的中国艺术及考古西文文献书目》)。从1955年至1965年的十年间,袁先生在这部专著中全面地收集了1920年至1965年间用西文发表的研究中国艺术及考古的专著、书评、展览目录、期刊文献及其他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8.
一、综合性文献目录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文献之综述综合性文献目录相对专科性文献目录而言,它所涉及的学科范围、记录的文献内容既广又多。综合性文献目录中包含着各种专科文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各种专科文献目录的集合体。但是,它始终只能是包含,而决不可能替代,由于综合性文献目录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而这些文献目录中的某些专门类目在一定程度上又起着专科文献目录的作用,因  相似文献   

9.
著名学人、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来新夏先生,当年曾计划编写一部《中国古代编辑事业简编》,大概是因行政工作的繁忙而未及完成,但写作提纲尚存。此提纲思路明晰,严谨缜密,从中也可管窥到来先生的治学路数。兹有幸刊载,或许会予后学以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编辑学会、湖北省编辑学会编写的《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已由新闻出版署图书管理司于1998年2月转发全国各出版社参照执行。《规程》是中国编辑学会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1996年4月写出初稿后,经过反复征求北京和其他部分省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为什么编写《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是为了服务于实现我国出版工作的总目标:多出好书。多出好书就要不断提高图书质量。目前妨碍提高图书质量的问题之一,是编辑工作的不规范,也就是编辑工作的随意性。如何制定编辑工作规范化的要求,是编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思考和回答这个问题,编辑学会有一份责任。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愿意尽力而为。这就是事情的由来。 中国编辑学会常务理事会把编写《规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访台纪行     
1994年8月31日至9月7日,中国档案学会代表团一行14人,飞赴台北参加了海峡两岸档案管理及缩微技术第二次交流会。我们一下飞机,立即受到台北中华档案管理暨资讯微缩管理学会的热情欢迎和周到的接待。同行们一见如故,他们操着流利的国语,问寒问暖,畅叙着离别40多年的思念之情,此景此情,使我们浸沉在一片骨肉同胞情谊之中。 这次访台的主要活动有两项:一是参加了海峡两岸档案学术交流会;二是参观访问了台北有关档案馆和历史研究机构。 一、1994年海峡两岸档案管理暨微缩技术交流会 档案学术交流会在我们下榻的台北市南京路力霸饭店举行。9月1日会议如期开幕,首先由中华档案及资讯微缩管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梅可望先生、理事长杜陵先生及中国档案学会代表团团长王明哲先生等致词后,即开始了学术发言和讨论。会上大陆方面发言人及论文题目为:靳云峰的《中国大陆档案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和宝荣的《中国大陆档案管理学中几个基本观点和实践》、秦国经的《清代档案文献目录中心的建立原则及实践》、万仁元的《中  相似文献   

13.
由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编辑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百年中国》以史诗般的手笔,在荧屏上绘制了百年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该片不仅在电视文献纪录片的组织、创作、拍摄、编辑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品格、美学品格与文化品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此,我们约请了该片的总编导陈晓卿先生与总撰稿肖同庆先生撰写专文,总结该片的创作经验。同时,我们还约请了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先生、著名影视学家黄会林先生、著名电视学者朱羽君先生和苗棣先生,分别从历史、影视文化、电视片创作及影像与历史之关系的角度,来深入剖析《百年中国》这一电视学术个案。希望这一个案研究能够给业界、学界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由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编辑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百年中国》以史诗般的手笔,在荧屏上绘制了百年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该片不仅在电视文献纪录片的组织、创作、拍摄、编辑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品格、美学品格与文化品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此,我们约请了该片的总编导陈晓卿先生与总撰稿肖同庆先生撰写专文,总结该片的创作经验。同时,我们还约请了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先生、著名影视学家黄会林先生、著名电视学者朱羽君先生和苗棣先生,分别从历史、影视文化、电视片创作及影像与历史之关系的角度,来深入剖析《百年中国》这一电视学术个案。希望这一个案研究能够给业界、学界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卞葆 《编辑之友》2001,(4):11-12
1998年2月,新闻出版署图书管理司向全国各出版社转发了中国编辑学会和湖北省编辑学会编写的<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程>是出版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客观规律的反映,是用以提高编辑工作质量而要求遵守的规范.三年来,<规程>对于稳定编辑出版秩序、提高编辑人员素质、抑制图书质量滑坡现象,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正如中国编辑学会会长刘杲所评价的那样:"<规程>既是编辑人员的自律要求,又是当前编辑学研究的一个可喜成果."今天,面临着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出版社内部改革不断深化、图书质量仍令人堪忧的新形势,我们重温<规程>,研究<规程>的执行主体--编辑,对进一步贯彻落实<规程>,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编辑学会是全国性的编辑学术团体,成立于1992年10月13日,即党的十四大召开的第二天,至今已经走过15个春秋。关于中国编辑学会的工作,我想强调三层意思。第一,中国编辑学会的历程,是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的实践,即党确定了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以来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7.
延和 《出版科学》2009,17(4):67-67
我国著名编辑出版家、中国编辑学会顾问阙道隆先生,于2009年6月11日中午12时,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阙道隆先生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总编辑、编审,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编辑学的一个开拓者──记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邵益文先生任言《新闻出版交流》编辑部的王力先生,几次向我谈起,希望我写一篇有关邵益文先生的专访,向编辑学界的朋友们介绍这位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编辑学研究的倡导者。说熟悉,是因为邵先生曾在中国出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编辑工作,在文化部领导下,分经、史、子、集、丛五部进行编辑。经部目录现将脱稿,于五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在上海召开编委会主任委员扩大会议,对经部目录清稿进行审议。会议在编委会主任委员刘季平主持下,首由主编顾廷龙、副主编潘天祯、冀淑英汇报前一阶段的工作和经部目录编辑情况及意见,提请审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编辑,是遵循周恩来总理生前指示进行的,是我国目录工作的创举。它著录了全国各省市图书馆、博物馆、大专院校图书馆、科学院系统图书馆等七百八十一个单位的藏书约六万种,参加单位之众,收书之多,珍本之富,为过  相似文献   

20.
历史学家为各行各业都编写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最后也为自己写下了史学史;编辑人员为各类著作家编成了专著,却总是忘记写一本关于自己的书。近年来,文化史成了热门,文化史的著作出奇的多,连《中国娼妓史》都翻印了三万二千本,现在我们终于也看到了第一部《中国编辑史》,虽说印数还不到娼妓史的十分之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姚福申副教授,以十年的精力完成了这一开创性的著作,一方面固然是为了他授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中国文化史填补了一个空白,为中国三千年的编辑事业梳理出一条脉络来。我知道,姚福申君在编写这本《中国编辑史》的同时,还写了许多有关的专论。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