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选取徐州方言语音变化中连读变调为研究对象,介绍徐州方言中连读变调的特点,举例分析徐州方言中连读变调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的徐州方言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实例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实词虚化是语言演变的规律性现象,普通话如此,方言亦如此。比如词根演变为词缀,动词演变为介词,都体现了这一规律。徐州话有些名词虚化的趋势明显,而虚化的规律与普通话区别很大,如“丈人”一词就很值得研究。“丈人”普通话释为“岳父”,是表人的一般名词。作为一般名词,徐州话也作同样解释,用法与普通话差别不大。但是作为詈词,徐州方言“丈人”词义词性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句法上表现出明显的地方特色。本文旨在描写徐州方言詈词“丈人”在不同句法环境中词义词性的变化过程,揭示其由实到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李海玲 《文教资料》2010,(18):195-197
程度副词是副词中比较活跃的一类,有很强的地域色彩,本文就以此为切入点,针对徐州方言中特殊的程度副词及其用法进行分析,先列举徐州方言中具有代表性的程度副词,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其在色彩、使用等方面的特点,形成理论性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徐州方言。  相似文献   

4.
徐州方言形容词构成方式多种多样,形态变化也十分丰富,有单音形容词,复合形容词,带缀形容词,儿化形容词和重迭形容词。构词方式或形态变化不同的形容词,其语法特点和修辞色彩也各不相同。徐州方言中多数形容词与普通话差不多,本文讨论的是那些徐州方言特征显著的、还没有为普通话所吸收的形容词,其他暂不讨论。文中所举例子以记录其实际语音为准,不拘泥于考证本字。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现代方言与传统音韵学结合的方法,以徐州方言为基础材料,对徐州话和普通话系统的区别作分析,探讨现象背后的规律,论证徐州方言的音韵学价值,对某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另一目的在于帮助徐州人学习普通话时自觉地运用语音对应规律正音  相似文献   

6.
方今我国学术昌盛,汉语方言的调查与研究亦欣欣向荣,近年各省、市、县编写地方志亦多拟编入方言志,于此盛况中得先读李申同志著《徐州方言志》完稿,实深欣慰。李申同志深于语言之学,对徐州方言有多年的研究,曾于国内学术刊物发表专论多篇,甚得学人称道,并荣获江苏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今于其教学之暇,历经寒暑,将多年来广搜博讨之所得,编成此《志》,于是徐州方言之全貌乃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徐州方言声调研究现状和开拓空间,明确对徐州方言进行声调实验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比较分析声调实验的有关理论,选取适合的基频分析方法及基频处理软件,对徐州方言声调实验研究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证,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索徐州方言的本字79个,从徐州方音与中古音的对应关系出发,按照音义结合的原则,确定了徐州方言中一些词语的写法  相似文献   

9.
韩瑜 《现代语文》2009,(11):92-94
汉语的形态变化较少,词缀的数量也很有限。但在徐州方言中,其词缀数量则相对丰富一些。本文主要论述了徐州方言中单音节动词加后缀组合成的附加式合成词,并具体阐述了这类词的重叠构形、词类的划分、词的色彩义及与普通话词义的比较等。  相似文献   

10.
现代徐州方言的研究可以上推至20世纪30年代前期.本文利用<国语入声字与徐海入声字变读比较>的材料,得出70年前与今徐州方言入声调归派的规律是一致的:清入和次浊入主要归入阴平,全浊入主要归入阳平,比例几乎都占到80%以上.若从四声来看,古入声字在徐州方言中变读为阴平的最多,约占65%;变读为阳平的,占到20%以上;而变读为去声、上声的很少.现代徐州方言中入声字的读音70多年来是稳定不变的.  相似文献   

11.
徐州方言的连读变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壹声韵调本文讨论徐州方言两字组、三字组及重叠式字组的连读变调。先简要交待一下徐州方言的声、韵、调,限于篇幅,不举例字。 (一)声母二十四个,零声母在内。即  相似文献   

12.
江苏方言相当复杂,徐州一带(新沂、宿遷以西)属北方方言,其他苏北各地和南京、镇江一带属下江方言(江淮方言),丹阳、溧陽以东(包括崇明和江北的靖江、海门、啓东)属吳语方言(江南方言)。每个方言各有其语音特点。这里只能就几个顯著的、共同的特點来谈一谈,帮助大家有系统地改掉方言,学会普通话。  相似文献   

13.
徐州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华北东北次方言,它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笔者考察了徐州方言副词"般"的使用情况,得出以下结论:"般"一般修饰单音节"大类"形容词,可用于比较语境,所搭配的词语语义模糊,"般+形容词"可在句中充当宾语、定语、补语、谓语成分。  相似文献   

14.
张莹 《现代语文》2010,(1):93-95
本丈以接受徐州电视台《徐州夜新闻》栏目采访的310人的方言使用情况的记录为语料,通过对其统计分析试图总结出目前徐州市民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以期为进一步促进徐州市的推普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现代徐州方言的倒装语序可划分为主谓倒装、状中倒装、宾语前置、主语和状语同时后置、连谓结构成分顺序倒置等五种类型。从语用角度考察,徐州方言倒装语序的现状和特点与日常口语的表达、理解、特点和类型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徐州方言入声字存在着年龄层面上新老两派文白异读系统,老派音文读和白读之间,韵母不存在对立,大都是[e],而声调上对立整齐,凸显了文白异读中声调手段的强表达功能;文读的阴平调值向44靠拢。新派音则显示了普通话对方言的覆盖作用。探讨了移民因素对徐州方言文白异读格局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徐州方言动词形态变化丰富,尤其是动词后缀,形式特殊,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异.本文对徐州方言中15个构词能力很强、出现频率很高的动词后缀进行了讨论,涉及到这些词缀的性质认定、附加色彩、读音变化等问题,进而探讨动词后缀语法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儿化在徐州方言里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它不仅使基本韵母发生语音变化,而且在语法和修辞方面也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即试对徐州方言的儿化音变、儿化的作用和特点几方面的问题作一个初步的研究,并对徐州和北京的儿化词作些比较.下面分项加以讨论.本文作国际音标发音,为方便起见,予加方括号.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徐州方言的语音变化情况,分四个部分:一、轻声问题,二、声调转换,三、文白异读,四、特殊音变。至于儿化音变,已在拙作《徐州方言的儿化研究》(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一文中论及,此不重述。一、轻声问题 (一)徐州方言的轻声是一种轻而短的调子。例如“亲亲”(亲戚)、“服了”、“外奶奶”、“四下来”(四处),后一音节都是轻声。我们把它记作·1~3。但实际上轻声音节的音高并不是固定的,可分为半高、半低、中、低四种。这种变化取决于前一  相似文献   

20.
在汉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着”字的语义负担一直是比较重的。它的一些义项虽然在普通话中消失了,却还保留在官话区的其他方言之中,徐州方言就保留了“着”字的这样一些义项。本文对徐州方言中非轻声“着”字的音、义作了初步的描写,寻绎了“着”字的历史来源,并在最后一部分中考定了“着_s”的读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