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是当代中国广告恢复三十周年,这三十年也正是广告学术与理论发生质的飞跃的过程.本文分三个阶段回顾并总结了中国广告教育与学术研究在三十年中的起步、发展以及在新时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告观念三十年变迁与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中国广告业开始复苏,与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同步发展,三十年来,广告观念的变迁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程。作为中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国际化趋势的演进对1979年至今的广告观念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将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化进程为主线,全面考察广告观念变化与国际化趋势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国际化视角深入解读三十年来广告观念的流变历程。  相似文献   

3.
三十年来的广告文章的发表呈现出两种现象:一是新闻传播发表体系中的广告研究,二是广告行业期刊中的广告研究.本文通过对1979年-2008年<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五本新闻传播类代表性期刊中广告论文的研究,对三十年来新闻传播发表体系中的广告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提出了广告论文发表的三个历史性阶段假设,并完成了精确的回归方程拟合和检验,探讨了每个历史阶段的广告论文的主题性驱动力,为推动广告学术研究进程提出了切实的反思和规范.  相似文献   

4.
许椿 《声屏世界》2011,(8):44-45
大学的广告教育及其专业分类,可能是一个很难准确界定、很难准确统计划分的事情,但是不论怎么说,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发展,可以统称为广告类专业的中国广告教育已经粗具规模。概述中国的广告教育,在经过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厦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广告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与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几乎同步.现今,无论是经济、文化、教育,还是广告事业自身的发展,都对我国的广告教育提出了更为迫切而苛刻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黄升民 《传媒》2014,(8):21-23
正据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的广告业第一次突破了5000亿,达到5019亿元,较2012年有6.8%的增长。对比同年的GDP7.7%的增长速度,这是中国广告市场重开的三十多年来第一次跑输了GDP。言及广告市场,笔者都会将广告额的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做一个对照,因为这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基准点。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广告额的增长一直是跑赢GDP的,这回跑输了,意味着什么,又带来了什么?当下的广告业充满狐疑、焦  相似文献   

7.
1979年1月4日,一条蓝天牙膏厂的商业广告在《天津日报》上悄然刊出;三十年来,中国报刊经营由发行盈利转向广告营收,由单一的广告经营迈向以广告为核心、以多元经营为延伸的复合模式。三十年,报业广告人从青涩走向成熟,作为第一个在全国恢复商业广  相似文献   

8.
康瑾 《现代传播》2008,(2):116-118
本文对服务广告研究的缘起和发展进行了系统回顾.按照时间线索及内容差异,将过去三十年的服务广告研究概括为四种类型:专业服务广告研究、服务广告与产品广告的比较研究、不同服务广告讯息策略的比较研究、服务广告效果研究.它们分别代表服务广告研究的四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独立研究地位的确立阶段、策略描述阶段、效果解释和理论建构阶段.文章对每一阶段的研究进行归类、评析,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爱看书的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用 《出版参考》2004,(35):34-35
我爱书,爱看书的广告. 我看书的广告,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那时父亲病故,家境困难,买不起书,只能到书店站着看不花钱的书,看报纸杂志上的书的广告.  相似文献   

10.
赵茹  刘磊 《新闻界》2012,(8):64-67
改革开放,陕西广告业走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广告文化产业全新姿态亮相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舞台.本文从产业规模、占GDP比重、受众情况和所处地位等方面对陕西广告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宏观概述,并以图解的方式描摹了陕西广告文化产业从当下到未来的行进轨道.  相似文献   

11.
廖秉宜 《新闻界》2014,(2):76-80
从1983年厦门大学开办中国大陆首个广告学专业至今,中国广告高等教育已走过30年的探索历程。本文首先肯定了中国广告高等教育三十年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并对当前我国广告高等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广告高等教育变革创新的具体策略,即通过以评促建,推动广告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鼓励原创性研究,推出有影响的学术成果;优化师资结构,建立学界与业界互动机制;组织优势力量,出版高质量的研究生教材;完善学术组织功能,建立规范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一、上海媒介广告的历史回顾上海,曾经是中国现代广告事业的主要发源地。解放前,上海一直是旧中国的“广告之都”。不少新型的广告品种和广告媒介,都是首先在上海问世的。例如,三十年代初,中国的无线电广播刚刚诞生,上海的电台即开始采用这一新媒介进行广告宣传。建国以后,上海媒介的广告业务逐步纳入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的轨道。1950年成立了上海广告商同业公会,并按经营特点把会员分为三类:招牌广告、报纸广告和其他广告。报纸广告方面有联台、联华等广告公司,代客承办刊登在报刊上的广告业务。公私合营后,上海广告业务的经营范围有所扩大。报纸广告原来只经营上海地方报纸的广告业务,合营后逐步经营中央报纸和部分兄弟省市报  相似文献   

13.
袁晨  杨舒 《新闻知识》2012,(4):34-36
本文比较了可口可乐公司在2010年春节期间在中国投放的广告和针对同一产品圣诞节期间在美国投放的广告之间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发现虽然两则广告分别对中国消费者和美国消费者的概念整合过程是相同的,但是,两则广告在人物、场景设置、音乐、框架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另外,两则广告在两种文化中的产生方式和所反映的两种文化的价值观也有所不同.这种广告之间的跨文化的差异也提醒广告厂商在不同的文化之中利用广告来宣传产品时,应注意适应于当地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6,(24)
作为一个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广告提供了一个有利的视角来帮助我们审视中国社会三十多年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本文首先以关键词检索法、浏览法兼以滚雪球的方法对国外有关中国广告文化价值观的文献进行检索;其次,对以内容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归类;再次,将1979年2015年中国广告中所呈现的文化价值观变迁过程分为2000年之前和之后的两个阶段;最后,结合每个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剖析了不同时期的中国广告呈现了哪些文化价值观,这些文化价值观是如何随着时间而改变的,以及受到了哪些西方文化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广告未央,三十当立,四十不惑。中国广告30多年,从无知到有知,经历了广告萌芽,发展,停滞,恢复等等命运,时至今日,广告已经是风华正茂,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也被称为经济变化的晴雨表,它也创造了时尚文化,并且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形态,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人们生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中国广告经营总额达到1899.5亿元,广告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广告人才素质对于广告业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企业广告人才素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当前广告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提高广告人才素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传播魅力是传播效果的真实凸显.在传播意象中,人类一直不懈地追求着传播魅力.广告是文字符号和视觉符号的组合,通过符号的传播来实现其持殊魅力.1926年,著名史学专家戈公振在研究中国报学史的过程中指出,"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此话深刻揭示了广告的商品性和文化性的本质特征.作为商品和文化的统一构成体,广告在强调商品性即营销功能的同时,也是文化传播的一个有机部分.广告自身负载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它展现了自身特有的传播魅力.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是朝气蓬勃的一年每一个愿望的实现都会辉耀中国广告的愿景每一步走势都会影响中国广告的未来每一位广告人都是影响中国广告的一滴水,一滴露.一缕阳光每一句祝福都为中国广告这个大家庭带来经济复苏后的无限温暖电视、报纸、网络、广告公司、广告主的96位广告领军人一起呐喊2010,春天来了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期刊广告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志远 《传媒》2007,(9):50-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广告收入虽然逐年有所增长,但增长较慢.2006年中国期刊广告经营总额远远落后于电视广告与报纸广告.2007年上半年,中国平面媒体的广告总量中,报纸占有92.03%的比重,期刊只占7.97%.而美国期刊经营总收入的70%来自广告,发行只占30%.欧洲发达国家期刊经营总收入的60%来自广告,发行占40%.我国期刊如何摆脱这种被动局面,尽快走上期刊广告良性、快速的发展之路,这是期刊人和广告人应深入思考并须付诸实践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广告     
《传媒》2005,(12):57-57
我国违法医疗器械广告公告制度正式建立;严重虚假违法广告进一步减少;中国广告主协会在京成立;北京霓虹灯广告十年增七成;MSN看好中国网络广告;男性消费品广告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