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钟鑫  张婧 《新闻传播》2009,(8):130-130
文化研究学者戴维·莫利(David Morley)是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传播学首席教授.贯穿莫利整个传媒学术研究的主线是电视受众研究。他从对BBC《全国新闻》观众研究开始,以不同学科理论为支撑,逐渐把电视受众研究.的视野向全球空间延伸,分析了新传播环境下的公共与私人、全球与本土、以及国族认同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琛元 《新闻记者》2023,(10):45-56
国内传播学界对于戴维·莫利受众民族志的讨论往往局限于《举国上下的受众》和《家庭电视》两部作品,将其理论背景简化为“编码与解码”,未能注意到莫利在理论资源方面的持续更新,更对其在1990年代之后的演变重视不足。本文以莫利不同阶段的受众研究作品为论述对象,将其置于文化研究的思潮演变中予以审视,认为莫利的受众民族志强调能动和结构间的辩证关系,受众与其说是经验对象,不如说是反思文化霸权的枢纽。  相似文献   

3.
陈江柳 《新闻世界》2010,(8):254-255
戴维·莫利是英国文化研究中将文本研究转向受众研究的关键人物。本文通过追溯莫利的学术渊源,透过对其经典之作《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探究莫利在继承传统受众研究范式和综合多门类学科成果的基础上如何开创受众研究新范式,阐明莫利的民族志受众研究给后来的媒介文化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戴维·莫利是文化研究学派中从文本研究转向受众研究的关键人物。在莫利看来,文本意义的解构既受制于受众个人的“文化符码”,又受制于受众接受文本时的家庭收视语境,要把收视行为放置于社会、政治和经济现实等更加广阔的语境下来研究。莫利的民族志研究方法有效地发掘了受众解读文本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开创了电视受众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受众研究中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就开始了。伊利诺斯(Illioios)大学的杰姆斯·海(James Hay)和卡罗莱纳大学的劳瑞·格瑞斯贝格(Larry Grossberge)和奥斯汀大学艾伦·沃特那(Ellen Wartella)等人早在1988年就开始提出了受众研究的“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的问题,探讨如何以跨学科的视野全面理解受众研究说及其理论问题。他们主编的《阅听人和它的图景》(《THE AUDIENCE AND ITS LANDSCAPE》),汇集了1990 年“走向综合、全面的阅听人理论”学会上许多重要  相似文献   

6.
吴会松 《电子出版》2000,(12):43-44
凯文·凯利(Kevin Kelly)是美国最有名的《在线》(Wired)杂志的主编,他曾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对新经济来说,文化的影响比技术重要。硅谷的最大发明不是芯片、电脑,而是新文化与新概念的形成。新经济的重点是文化因素。”的确,要提高我们华人在网络经济时代的竞争力,必须从文化着手。网络所代表的新文化早期苹果电脑在车库装配电脑,到比尔·盖茨看到操作系统商机而辍学创业,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展现的是美国人在西部拓荒的精神:跑马圈地,先占先赢;而(Intemet)的兴起,像凯文·凯利或是全球互联网的发明者提姆·柏纳李(Tim…  相似文献   

7.
从中英文报刊广告传播看中西文化差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立 《新闻知识》2002,(6):45-46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莱斯莉·A·怀特指出:“文化外在于个人并从外部作用于他……人们一来到世上,文化就控制了他们。”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导致跨文化交际或传播(communication)中产生心理共鸣,或存在心理障碍。在广告交际中,广告主体(广告主、广告代理商和以报刊电视等大众传媒为主的广告媒介)和广告客体(目标受众或营销学上的潜在顾客)如果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广告交际便成为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广告传播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并处理不同国家之  相似文献   

8.
(小括孤内的数字代表期、页)。‘明代档案·崇祯十三年辽东战守明档选(续三)...”··“”二”“一(3·3)孙中山致唐继尧函一通”···”·“·“·“·“.“····一(3·67)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统战工作史料·····一(3·6幻冯玉祥对李大钊遇害事所发文电··,’·“·”···..,”·(4·56)国民党“围剿”我中央根据地红军史料”·..·..··一(4·60)两广六一事变后蒋介石与李宗仁等来往函电“一(4·75)·清代档案··论文·雍正年间盛京旗地额赋史料“···········“·”·”一(l·3)乾隆年间江南数省行禁晒曲烧酒…  相似文献   

9.
《新闻前哨》2006,(7):F0004-F0004
2006年4月27日,美国安利公司创始人之一理查·狄维士先生,因其在服务公众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赢得了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国际学者中心所授予的“模范企业公民”殊荣。该项荣誉专门授予那些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言行诠释责任与理想”的商业人士。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是一家著名的政策性机构,旨在研究全球统一认知  相似文献   

10.
l翻画留2005:中国电视备忘录······……(王甫吴涛胡智锋1一l)中国音像产业现状与发展分析·····················……(周星1一8)竞争性合作:“人世”后中美电影业的交互态势……(李亦中1一14)媒介“弱控制”与国家“软实力”—关于外资进入中国影视市场的管理与政府作为的思考··························……(李思屈1一20)论区域电视媒体高位竞争的路径选择·········……(周安华2一17)中国新闻出版业监管体制模式选择············……(姚德权3一22)转型期本土电…  相似文献   

11.
观察,不要盲人摸象1970年1月,马萨诸塞州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为调查玛丽·乔·考皮琛死亡案,乘飞机前往埃德加域。当肯尼迪到达时,一家电台的新闻记者这样描写他:“从容自若,面带微笑。”数小时后,当肯尼迪在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晚是新闻中出现时,大卫·卡尔亨这样报道他:“胜券在握,满怀自信。”汉姆·毕加德,在写给《纽约时报》的新闻稿中又这样说:“光着头的肯尼迪面色庄重,与他的妻子琼阔步走进法院。”  相似文献   

12.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话语研究教授托伊恩·A·梵·迪克从话语分析的角度研究新闻。他认为,作为一种话语类型,新闻话语是“对过去所发生的政治、社会或文化事件的报道”。并且说“为了让受众注意、理解、再现、记住,最后接受乃至和他原先的认知体系融为一体,新闻内容本身就要进行进一步的组织。如果新闻命题要被接受为是真实的或可能的,那么就需要有其他的方式来增加它们的真实性或可能性。”①在现实的新闻话语的言说过程中,为了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精确性和可信度,新闻传播者往往要考虑在新闻报道中使用一些策略性手段…  相似文献   

13.
第期筑二期毛主席在读报《照片)“·“·”·”·“·”..“…吕厚民报(封劲把革命的号角吹得更响亮····“”·“·“·”一本刊编辑室(2》 一新年献词报纸工作的根本问皿是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 ....“..···.....·““·····“·“·“··””二“””·…齐正(5) 扭事实讲道理·”“·“······”“““·”·””一野艾(7) 深入实际对提高理论水平的意义·““·“”··…李半黎(9)中共山西省委发出进一步办好山西日报农村版 的指示·”·”·”··········,…  相似文献   

14.
默多克的经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传媒业,鲁伯特·默多克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人。他亲手创建了新闻集团———世界最大的传媒集团之一,现在总资产达到400多亿美元,受众覆盖全球2/3的人口;作为个人,他掌控传媒资产规模最大,他个人握有新闻集团35%以上的股票;他“自打10岁或12岁起,就定下了为报业贡献出全部身心的决心”;他有永无止境的“扩张野心”、超人的精力、狠辣的经营作风、圆熟的资本运营“手腕”、过人的判断力。今天,许多顶级的跨国传媒集团在经营上面临着困境,但他掌控下的新闻集团仍然充满活力,这与他个人的经营能力是分不开的。综观默多克的经营思想,大致有以…  相似文献   

15.
注意啦,黑手党小说迷们!在唐·维托·科利翁及《教父》中的其余那帮党徒丢弃书弃而投奔银幕更加光辉灿烂的生活达20多年之后,已届75岁高龄的马里奥·普佐,创始了一个新的家族。《末代教父》(蓝登书屋版,482页)推出了一个以纽约的布朗克斯为基地,黑暗势力处于巅峰状态的犯罪集团克莱里库齐奥家族。真幸运,普佐也处于创作上的巅峰状态。“他肯定把这本书视为十足的卷土重来,”他的编辑乔纳森·卡普说。5年前,普佐做了四旁通管手术,随之而来的是个漫长的康复期。他在创作的那本博尔吉亚家族(西班牙巴伦西亚  相似文献   

16.
编辑学研究的误扩与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概念的讨论正在深入,这无疑会对编辑学的建设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准备谈一谈由“编辑”概念引出的“编辑学”概念的问题,不妥之处,敬请诸家指正。 文化缔构与编辑学 《科技期刊编辑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认为:关于编辑活动的释义存在着缩小和扩大两种倾向,“缩小的倾向,往往把编辑活动界定为‘六艺’,或‘六艺’加信息”,“扩大的倾向是把编辑活动延伸到文化或其他领域中去了”。书中没有引用这两种倾向表现者的原文、原话。如果我没有猜测错的话,那么,“扩大的倾向”当指包括王振铎《文化缔构编辑观》(以下简称王文)在内的一些文章的主张。因为,王文从题目到内容都是着眼于文化的。 我赞成《导论》的“编辑学是研究和探索编辑现象与编辑活动规律的科学”的简单定义(对其“详言之”的内容却不敢苟同,容待下文评说),也认为确实存在着缩小和扩大“编辑活动”释义的两种倾向。但《导论》认为“把编辑活动延伸到文化或其他领域中去”就是“扩大的倾向”,却是大谬了。道理很简单:编辑活动本身就参与了文化的创造、传播与积淀。所以,鲁迅在《<译文>复刊词》中说,出版家(包括编辑家)“大抵是‘传播文化’的”;斯坦利·安文在《出版概论》中特地引用了约翰·莫利的《回忆录》中的一  相似文献   

17.
黄洁 《新闻界》2006,(6):99-100
一“、媒介空间”的机制与功能“媒介空间”概念由约翰·哈特雷(John Hartley)提出。澳大利亚电视学者麦克·金认为,“媒介空间”的理论思想直接来源于前苏联符号学家尤里·劳德曼的“符号空间”。①事实上,“符号空间”这一概念,尤里·劳德曼1990年才开始使用,并非尤里·劳德曼首创,而是根源于恩斯特·卡西尔的文化符号学思想。显然,作为后起的符号学家,尤里·劳德曼的“符号空间”学说建立在恩斯特·卡西尔的“符号说”基础之上。麦克·金指出:“尤里·劳德曼的‘符号空间’原来是指符号内容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保持并滋养着意义系统…  相似文献   

18.
文化研究四十年--理查·霍加特访谈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查·霍加特是英国文化研究的奠基者之一 ,在该领域早期发展历史上 ,其思想被国际学界广泛引用。他的著作《文化知识的用途》 (TheUsesofLiteracy)与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漫长的革命》 ,E·P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一起 ,成为后来斯图亚特·霍尔所称英国传统的文化研究成型的标志。 196 4年在伯明翰大学建立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过程中 ,霍加特是为该领域建立机构形式的第一人。该中心后来成为文化研究成长的基地 ,具有其他地方难以匹敌的强大的活动能力和影响力。第一期《国际文化研究》 (以下简称ICS)恰逢《文化知识的用途》出版 40周年纪念 ,同时 ,正值国际学界对文化研究进行反思 ,认为目前文化研究到了转折点的时刻。在过去的十年里 ,该领域的“爆炸”不仅极大地扩展了以其名义进行的工作的范围 ,而且也开辟了新的读者和新的场所。但是 ,对其定义及完整性也造成了困惑。该领域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政治动机是什么 ?言说对象是谁 ?它从何来 ,要去何处 ?这些问题难以适当简化 ,更谈不上清楚地回答。正是在这样的语境里 ,1997年 9月《国际文化研究》 (ICS)对理查·霍加特进行了访谈 ,以期获得对英国目前文化研究与 5 0年代后期文化研究之间的连续性和差异的认识。自从他对 5 0年代  相似文献   

19.
102水库群调度与规划的优化理论和应用,一…一董子敖编著此主义经济通货膨胀导论州,’tu,,’’~一川一少~中国资金流动分析·“二“····一价一份……,’’山·王明评传,一价·”····,书‘,~··一周国全郭德宏小猴、小猪·袋鼠。鳄鱼和妈妈一_一 1······..re“·‘,一价··.....”二武玉桂改)胡基明(绘)O凸O口n曰,玉q乙Q乙,︺打O,d叮d青春从这里开始、·...一中国教育通_史(l-一6卷)齐鲁文化大辞典车吉心毛礼锐梁自絮农药科学使用指南癌症诊洽康复350问t二峨一甲二吟.,…t.,二匆.奋要璐.取..…,卜中国共产党党务工作大辞典…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本身带来什么影响和变化?这是人们关心、探讨的问题。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现实丛书”之一《技术·文化·人》,为我们思考、研究这个问题,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提供了某种有益的借鉴。这本书是苏联长期致力于技术哲学研究、并颇有成果的哲学家格·姆·达夫里扬的代表作。作者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地分析和介绍了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