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桂云  晓明 《中国钓鱼》2023,(10):76-77
<正>老伴是个有几十年钓龄的老钓鱼迷,受老伴的影响,我知道钓鱼是一项积极而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是修身养性的很好方式,了解了很多有关钓鱼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老伴的帮助、指点下,也逐渐地掌握了一些垂钓的技术,钓鱼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在几年的垂钓中有得有失,现写出来供初学者借鉴。  相似文献   

2.
“大鞭子”名叫孟钰,性格开朗,为人豪爽,钓瘾极大。“大鞭子”50多岁了,但由于她常年坚持垂钓,所以少了同龄人的臃肿而多了中年妇女少有的轻盈。如今她的女儿大学毕业留在外地工作,她本人也已退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钓鱼。老伴也因为她钓鱼健身而更加支持她的垂钓事业。  相似文献   

3.
我喜欢钓鱼,也喜欢阅读《中国钓鱼》杂志。因为我是从医多年的医生,最喜欢阅读“钓鱼与健康”栏目。我对钓鱼能治病深信不疑。在我周围就有许多钓鱼爱好者,他们中一些人在垂钓活动中不但陶冶了情操、增强了体质。有些患各种慢性病者在垂钓活动中恢复了  相似文献   

4.
夫爱钓鱼,在钓鱼的季节里,每逢假日必去垂钓,每次垂钓归来就兴致勃勃地谈论他的钓鱼经过。他的那股高兴劲儿,渐渐也感染了我,使我有些心动,真想亲自去体验一番。 昨夜的一场雨使星期天的空气格外清新,夫说这是钓鱼的好天气,刚好下午我没什么事儿,便随他一起到汉河去钓鱼。  相似文献   

5.
张仲斌 《钓鱼》2014,(19):48-49
近日我在身边的钓鱼朋友中结交了一位老板,他就是黄道连钓友,因他经营着一家眼镜店,大家都称他为“眼镜老板”.他给我留下了好的印象,促使我很想了解一下这位不寻常的青年.现今生意场上赚了点钞票学坏的人也有,而赚了钱又痴迷上垂钓的老板也有.而他就属于着迷垂钓反而更有出息的,被钓友们亲切的称为“钓鱼眼镜老板”.  相似文献   

6.
夏日酷暑炎热,出门垂钓,如坐火炉,上有烈日劲照,中有暖风环绕,下有地热干烤,令我们这些以野钓为主的“老钓竿”谈钓色变。闲得无聊只好摇着纸扇,提着茶杯找我的“铁杆”搭档老张侃侃鱼经,纳纳凉。推开老张家的院门,只见老张穿着大裤衩,光着上身,站在院子里直喘粗气,我问他怎么啦?他老伴说:“这两天,气温高,我没让他出去钓鱼,他就像刚断奶的孩子,急得直转。”我笑着说:“我也是一样,这不,就转到你家来了。”老张转身给我让座,他老伴切来了西瓜递给我们说:“不能钓鱼,你们就在这过过嘴瘾吧,不然他晚上睡不着觉。”老张没好气地说:“晚上睡不着…  相似文献   

7.
去年一个风雨天,我正入迷地看《中国钓鱼》,耳畔忽传来老伴的呼唤声:“老易,家中的辣椒粉吃完了,帮忙剁点好吗?” 老伴平时对我钓鱼很是支持,如今让我干家务事我自然应该服从,于是极不情愿地放下杂志去剁辣椒粉。我一边剁辣椒,一边仍在想着《中国钓鱼》介绍的垂钓经验和鱼饵配制。剁着剁  相似文献   

8.
垂纶     
刘哲 《中国钓鱼》2006,(10):29-29
这些年在频繁的垂钓活动中,我都会遇到有些钓友在钓鱼之前后,存在许多“问题”,看起来也不是什么大是大非问题,可这些“小节”确实对钓鱼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垂钓已经成为一项越来越受青睐的体育运动。明尼苏达州布雷纳德市钓鱼协会主席阿尔·林德纳就是众多垂钓爱好者中的一位,在当地远近闻名。他一年用于钓鱼的时间多达175天,创下了这项体育运动的“世界之最”。为了积极推广垂钓运动,林德纳和哥哥罗恩创刊了《钓鱼入门》杂志,发行量为33.4万份。他还在电视上主持每周一次的“垂钓运动”专题节目,拥有一大批固定的观众。 阿尔·林德纳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垂钓这项体育运动即将出现一场新的“革命”。近年  相似文献   

10.
张大爷是个钓鱼迷,可是老伴最烦的就是钓鱼,她主要是怕老头子外出有什么闪失。独生女菁菁与母亲一个鼻孔出气儿,所以张大爷每次外出总要先欣赏一段母女二重唱。后来女儿处了对象,反对之声才由强变弱逐步销声匿迹,可是张大妈的独唱“垂钓序曲”依然不绝于耳,为张大爷的出钓“壮行”。  相似文献   

11.
刘强 《钓鱼》2004,(17):26-26
对于垂钓,我是“土八路”,最多也只能算足个“假洋鬼子”而已。我没有机会参加“大师们“开办的“垂钓学习班”,也无缘参加花样繁多的钓鱼比赛,只是闲暇时间看看书,读读北方的《垂钓》、南方的《钓鱼》,有时看看电视里的垂钓知识讲座,到一些钓鱼网站瞎逛,只有周末才能去过过钓瘾。  相似文献   

12.
张仲斌 《钓鱼》2013,(12):48-49
至今为止,达到96岁高龄的钓友尚属罕见,王铁彬老钓友今年已经96岁。他是一位离休老干部,是原上海电影制片厂高级化装师,作品等身。他神采奕奕,除有特殊情况外,每周六他必定坚持请老伴相陪,去离家路程较近的上海植物园养殖池塘开展垂钓活动。他16岁开始钓鱼,后来参加革命工作之后,曾经中断过,但是在解放后,他经常钓鱼,尤其是离休之后参加了老干部钓鱼协会,更是经常参加钓鱼活动  相似文献   

13.
妻子本不喜欢钓鱼,她看我双休日东奔西走的“苦”于垂钓,便对我说:“钓鱼还不如买鱼吃呢。”我想妻对垂钓无兴趣,定是未尝到钓鱼的乐趣。于是我寻找与创造机会,携妻去垂钓了仅两次,妻便对垂钓的看法大为改观,再继续一次,妻的钓兴更是一发不可收。  相似文献   

14.
余淼 《钓鱼》2004,(13):11-11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2004年英国“享受垂钓”展会。“享受垂钓”是英国每年举办的规模最大、涵盖面最广、完全面向钓鱼爱好者的展会。观众不但能够在展会上购买到最尖端的创新渔具产品,还可以与钓鱼大师们交流心得,了解垂钓的技巧。正如展会组织者泰勒所说的那样,“享受垂钓”展会是“最大的交互式展会,钓鱼爱好者们可以在这里获得最新产品,聆听英国最有声望的钓手的教诲”。虽然二月的英国还很寒冷,有些地方仍在下雪,但热情的钓鱼爱好者们还是从欧洲的各个国家聚集到这里。在开展的3天,共有28541位钓鱼爱好者入场,较去年增加了26%。  相似文献   

15.
有的渔友平时自由垂钓收获较大,经常是满载而归,但在钓鱼比赛时成绩却不理想,总难取到名次。为什么同样是钓鱼差别就那么大呢?我想关键的问题是:钓鱼比赛是“人等鱼”,自由垂钓是“人找鱼”,两种钓鱼的方式截然不同。钓鱼比赛规定抽签定位,无论位置好坏或有鱼无鱼,你只能在那里定点垂钓,等鱼上钩。而自由垂钓的方式就不一样了,哪里有鱼就到哪里去钓,到处搬家追踪鱼群,  相似文献   

16.
钓鱼好处多多这毋庸置疑,但如果不注意安全也会发生意外。此外,对一些必要的健康垂钓常识也应有所了解。本人早年曾在农村当过5年的“赤脚医生”,所以在这里提醒钓友们钓鱼谨防“钓鱼病”。  相似文献   

17.
去垂钓,重要的是找到称心如意的垂钓水域。野塘、河流等天然鱼类越来越少,开放钓鱼场收费较高,常去又吃不消,黄金钓季,钓迷们为了寻钓处,常常四处奔波。其中有些人,特别热衷于找关系,托门路,去养鱼塘不花钱钓鱼。少数干部还利用职权,与养殖户搞权鱼交易,挖空心思多钓鱼,钓大鱼。这种现象,姑且称之为钓“人情鱼”吧。  相似文献   

18.
看了《钓鱼》第6期上的《钓鱼,让错误的理论走开!》(简称“走开”)、《也说调标》(简称“也说”)、《庸医慎医,爱我<钓鱼>》(简称“庸医”)三篇文章后,心中有些想法觉得有必要说一下,不对之处望广大钓友给予指正。首先我认为大家有不同的观点或不同的看法,完全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心平气和地进行研究或讨论,以理服人才是可取的态度。不应摆出一付盛气凌人的架子,用挖苦或讽刺的手法对待别人,教训别人。同时自己也不要把话说得太满。大家都是钓友,地位是平等的。只要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全国著名垂钓大师和垂钓高手,除了他…  相似文献   

19.
李云光是一位年近八旬退休老人,他生平一大喜好就是垂钓,常年以钓鱼为乐,身体一直很硬朗。他钟爱钓鱼,退休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只要不是恶劣天气,水边总会有他的身影。“老渔翁”的雅号正因他痴迷垂钓而得名,也是身边人对他的尊称。以往,钓鱼人把春季称为钓鱼的黄金期。主要是因为鱼类自身的特点、季节、气温和水温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张仲斌 《钓鱼》2007,(6X):68-68
垂钓历来被人们推崇为是一项极好的娱乐、健身活动。现实中确实如此,“我钓鱼我快乐、我钓鱼我健康”这种追求良好的垂钓目标及垂钓境界之风,正在钓界、在钓友中渐渐地化为现实,这是我们垂钓事业兴旺发达的总趋势。但是垂钓活动,不仅仅是个人的文化及娱乐、体育活动,钓鱼活动其针对的对象是鱼,它是一种有着血肉之躯的水生变温动物,因而,“垂钓为获鱼”论利、弊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