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例】人教版小语第九册《白杨》师:(在学生读完第16自然段后)这一自然段中有个生字,就是新疆的“疆”字,看老师板书。(老师在黑板上写“新疆”两字时,故意少了“土”。学生沉默了片刻后,有两人举了手。)生:老师,你写错了。“疆”字少了“土”。师:(故作惊讶状,看看黑板)呀,真的!(写上土”)这个“土”字还真不能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生:这个“土”字在“弓”的里面,我想是不是古人拿弓箭来保卫它呀?生:老师,我知道了。因为新疆是祖国的边疆,这块土地还真不能丢,否则,就是有罪的。(学生都笑了。)生:我们不…  相似文献   

2.
教学片断师:(齐读课题后)“卫兵”是干什么的?生:“卫兵”是保卫国家或一个地方,不让坏人侵犯的。师:那“绿色的卫兵”给你什么感觉呢?生:我感觉到这些卫兵一定很优秀,能给人们带来“绿色”的。生:绿色象征着和平与生命,我感觉到这批卫兵能给人们带来安全、幸福,是一批可亲可敬的士兵。师:让我们自由读第二、三小节,看一看这到底是些怎样的卫兵?它们保卫着什么?(生自由读)师:你们读懂了什么?生:我读懂了绿色的卫兵是保卫城市的。生:我知道“卫兵”把城市保卫得很好。师:能用文中的几个词来说明一下吗?生:美丽又干净;明朗又宁静。生:我读懂了…  相似文献   

3.
我先后两次教《雨点》一课,同样是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因调整了教学策略,前后教学效果迥然不同,教学片断如下片断一师: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干什么?生:睡觉(生齐答,师板书)。师:池塘是平静的,一点波纹也没有,所以读“睡觉一词应轻些还是重些?生:轻些(齐答)。师:谁来试着读第一句?(生练读)雨点又落进哪里呢?生:雨点落进小溪里。师:雨点在小溪里干什么呀?生:散步(生齐答,师板书)。师:我们散步时是悠闲自得的,轻松舒适的,所以“散步”一词应读得轻缓一点,谁来试着读第二句?(学生练读第二句)片断二师:(全身贴满了五彩的小雨点)雨点姐姐带你们(点…  相似文献   

4.
一、激趣师:(笑问)同学们,我们先一起做个游戏,好吗?生:(大声齐答)好!师: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猜一猜游戏的要求是什么,会做吗?(生:会)请大家做好准备。(学生很兴奋,个个跃跃欲试)师:“举手”,(有的学生一时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摸鼻子”,“拎住右耳”,很好,放下。(学生很快放松了身心,神情自然)师:“生气的样子”,“高兴”呢?(学生完全进入了角色,忘记了这是课堂,有的还站了起来)师:好的。同学们反应敏捷,神情丰富。喜欢这个游戏吗?生:喜欢。(生余兴未尽,一双双眼睛期待地望着老师)师:那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我说你做”的游戏…  相似文献   

5.
师:请看第五幅图。图上画的是谁,它在干什么?这一部分(指着小猫想象的部分)画的是什么意思? 生:(略) 师:请一个同学读第一句话。 生:小猫看见了,就把小鱼种在地里。 师:小猫“看见”了什么?为什么把鱼种在地里?  相似文献   

6.
师:(指照片)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正在干什么? 生:人民大会堂,这里正在开会。生:中国共产党正在人民大会堂开十六大。师:太好了!你们真是一群关心国家大事的好孩子!前不久,十六大在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7.
课堂回放:(播放大瀑布录像)师:有人还盯着它,是不是被这壮美的景象陶醉了?赞美它一下吧。生:太酷了。生:比天堂的玉池还美。师:我们来读读课文,课文是用哪些词来赞美的?(生默读)生:咆哮而下、一泻千里、从天而降……师: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生:我从“流连忘返”读懂了人们被它的雄伟壮观吸引了。(另一生补充:忘记了回家)生:从“从天而降”说明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落差很大,水帘巨大,很有气势。师:你能把它的气势读出来吗?(生读)师:棒极了。我想他是全班最好的了,没有超过他的了吧?(生不同意,争着读)师:太棒了。大瀑布又再一次展现在老师面前。来,…  相似文献   

8.
师:哪个部分深深打动了你?哪些语句深深打动了你?生:我认为第7自然段。(学生读这一段)师:你不仅找得好,而且读得也不错。谁还想把你心中的激动读出来?(指名读:“这庄严的声音……欢跃起来。”)师:联系这段话中的哪些字词,你来体会一下。生:“一齐”,三十万人一起  相似文献   

9.
师:(出示瘪篮球)这是什么? 生:瘪篮球! 师:让它圆起来,怎么办? 生:打气! 师:打什么气? 生:空气! 师:什么地方的空气? 生:打气筒里面的。 师:打气筒里的气是哪里来的? (评:这个问题改为:“打气筒里的空气够吗?”可能要好一些。后面还会说到。)  相似文献   

10.
教学片段:师:(初读课文后)读课文时有没有遇到难题?看看谁是今天的问题专家?生:我想知道“奇妙”是什么意思?师:(板书:奇妙)谁来说说?生:我知道。我可以用分解法来解释,“奇”就是奇怪的意思,“妙”是美妙的意思。也就是“奇怪美妙”的意思。生:不对。我觉得“奇”应该是奇特的意思。生:不对。我觉得是“稀奇”的意思。(场面有点乱,几种意见相持不下。)师: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说明这个问题提得不错。大家找找“奇妙”躲在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出有关句子来读一读。生:在第一节。(生读句子)生:在最后一节也有。(生读句子)师:谁能根据课文内容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一、读石碑上的汉字,品“井”字趣味,揭示课题师:小朋友们好!生:老师好!师:(出示一口井的图片)小朋友们,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生:(兴趣很浓)井。师: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呀?生:是用来打水的。师:井旁边有一个桶,可以把桶放下去打水。以前没有自来水的时候,人们就靠挖井来取水。(出示井的古文字)这个字就是井,中间就是一口井的样子,(比画字形)井上面还有井架。  相似文献   

12.
课例:《军神》,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师:同学们初读了课文,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军神”这个词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迅速翻看课文)师:(指一生)找到啦?是从哪里来的?生:是从沃克医生口中说出来的。师:请你把沃克医生说的话念一念。(屏幕出示沃克讲的话,生读)生: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师:(指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生齐读)师:沃克医生讲了几句话?生:四句。师:(摇头)数一数有几个感叹号。每用一个感叹号就是一句,几句?生:三句。师:各自轻声朗读这三句话,体会体会应该怎样…  相似文献   

13.
(生初读课文后)师:这一课的题目告诉我们,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呀?生:(齐)称象。师:(指课题)“称”字用什么办法记住它呢?生:“你”字单人旁换上“禾”旁就是“称象”的“称”。生:写“禾”字旁时,第5笔“捺”要改成“点”。师:我们来书写“称”———(师生书写)师:小朋友知道怎么用秤称东西吗?师:(指一生)噢,你会称,你上来做给大家看。(生上讲台,先作用秤钩钩起所称之物状,次作提秤状,再作移动秤锤状,后作审视所称之物斤两状)师:(笑)你做得真像。你怎么会称秤的?生:我妈妈下岗后在菜场摆摊卖菜,星期天我也去帮忙。师:课文里说了几种称象…  相似文献   

14.
(一)师:张云娟,告诉听课的老师们,我们在语文课上经常干什么。生:经常玩。师:这堂课也是这样,与其说是学,不如说是玩;起码是一边学,一边玩。咱们该玩什么?生:玩斑羚。师:你们见过斑羚吗?生:没有。师:(故弄玄虚)我给你们找来了一只,想牵出来看看吗?……(像哄小孩)崔阳阳,你喊一声“斑羚出来”,它就自己出来了。生:斑羚出来!(随着“咩”的一声,一幅斑羚图片进入屏幕,生大笑。)师:我们再进入一个介绍斑羚的网页了解斑羚。靳晓洁,请你读一读。生(读):斑羚,别名青羊、山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师:谁还了解斑羚的其他情况?请作补充介绍。……没有…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实践(《蜗牛》 ,三年级《科学》上册动物单元的第二课 ,这是我刚接触新的《科学》教材上的一堂教学研讨课。)(一)提出问题 :师 :课前布置大家去捉几只蜗牛来 ,都准备好了吗?生 :捉到了(齐答)师 :很好!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蜗牛(板书 :蜗牛)师 :对蜗牛 ,你想研究些什么?也就是可以提出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生 :我想研究蜗牛的身体是怎么样的?生 :蜗牛是什么颜色的?生 :蜗牛的壳是干什么用的?蜗牛为什么要背着这个重重的壳?生 :蜗牛头上的两个角是干什么用的?生 :蜗牛有没有眼睛?生 :蜗牛有没有鼻子?生 :蜗牛是怎样吃东西的?它的嘴…  相似文献   

16.
一、温故知新,解破课题师:今天我们将首次接触到文言文,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师:应该说,这几个字我们都是很熟悉的,就以“日”字为例吧,它已经在学过的诗词中多次“露面”了。古人云:温故而知新。还记得含有“日”字的诗句吗?生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生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师:这两首诗中“日”字的意思是———生:太阳师:两小儿辩日”是什么意思?生:两个小孩儿辩论太阳……师:那他们在辩论太阳的什么呢?生:大小、冷热、远近……师:先不忙。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通过逐渐深入地学习课文,你们一定会…  相似文献   

17.
一、解读课题,检查预习师:齐读课题。生:盘古开天地。师:读课题要有讲究,看谁能按老师的要求读好?怎样读,就回答了“谁”开天地这个问题?生:盘古开天地。(学生朗读时强调“盘古”)师:怎样读,能回答盘古“干什么”?生:盘古开天地。(学生朗读时强调“开天地”)[语文不用概念说话,  相似文献   

18.
《倔强的小红军》一文 ,是苏教版第八册的课文。文中第十自然段的一个“拍”字用得妙。就这一字 ,我是这样教学的 :(课堂实录 )师 :请同学朗读一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 ,轻轻地拍了拍 ,说 :“你看 ,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要求 :找出一个你认为用得比较好的字。)生 :通过朗读我觉得“拍”字用得比较好。师 :为什么呢 ?生 :一时回答不出。师 :(启发引导 )“拍”是什么意思 ?生 :(查字典后回答 )拍”是用手掌打的意思。师 :那 ,这里可不可以用“打”?生 :不可以。师 :为什么 ?“拍”和“打”在表达意思上有何区别 ?生 1 :“拍”的动作既…  相似文献   

19.
孙建锋 《湖南教育》2004,(16):33-35
师:(置身于学生中间,真诚地微笑着)小朋友们好!向你们打听几个人,好吗?生:好呀!师:那你们可要实话实说,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知不知道周杰伦?生:(一听周杰伦,马上来精神,异口同声,振臂高呼)知道!师:知不知道张惠妹?生:耶!知———道———!师:知不知道谢霆锋?生:(学生的情绪进一步高涨)知道!师:(语气陡然一转,神秘兮兮地)知不知道孙建锋?(因为是借班上课,课前师生不熟悉)生:(惊奇地,摇摇头)不知道。师:“有缘”对面不相识,站在你们面前的就是孙建锋。(生大笑)师:一起喊“孙建锋”!生:孙建锋!师:知不知道冰心?(生有的说知道,有的说…  相似文献   

20.
〔教例〕:“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同学们说说句子中哪些词是描写人物神态的?生:“鲁肃吃惊地说”中的“吃惊地”。生:“诸葛亮笑着说”中的“笑着”。师:大家能按提示语的要求朗读人物的语言吗?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这句话。(学生练读)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生读)师:你读得有声有色。同学们听他这么读,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形势这么紧张,诸葛亮怎么还笑得出来?生:诸葛亮不怕吗?生:诸葛亮真的在笑吗?师:大家读读这句话,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