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俄国诗人叶赛宁的悲剧人生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本试图从乡土与城市的冲突中,揭示叶赛宁悲剧的化内涵及其诗歌对后世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唐朝社会,以农耕生活为基础;在贫穷而稳定的环境中,唐代诗人积累了浓厚的艺术感情。但到元代,城市兴旺发达,社会交往频繁,在经济活动和外界环境的撞击下,诗人无法象唐人那样积累情感,因此而宗唐,不成功就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中分析比较的两位诗人,一个是中国的"麦地之子",一个是"俄罗斯大自然的歌手",他们都从乡村进入城市,书写着爱情与死亡、乡村与城市,但却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创作风格。可以说,诗人海子与叶赛宁以其才华征服世界,文章从诗人的生平经历、创作主题、创作风格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两位诗人的创作进行更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4.
叶赛宁和臧克家都被誉为杰出的“农民诗人”,鲜明地体现在他们对城乡关系变革的态度上,即对乡村的偏爱与对城市的抵制,但比较而言,在乡村和城市之间,两者有生命关怀与社会关怀、不归路与康复路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5.
巴黎是观察波德莱尔创作的城市背景,城市+浪子,波德莱尔的都市生活题材在情感和情绪领域的深入挖掘,为他赢得了“现代生活诗人”的关名。他的作品弥漫着巴黎的浮世红尘,是城市发展在文学中的反映。波德莱尔是“颓废诗人”,也是一个颓废时代的诗人,遍布欧洲的颓废与他紧密相联;他还是一个浪荡子,栖息在黑暗中歌唱。  相似文献   

6.
苏金伞是豫东大平原哺育出来的乡土诗人,其诗歌创作在河南文坛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但他又经受城市文明的洗礼,这样,就决定了他的诗歌的乡土性与城市文明的冲突。在对两种文明的双重失望中,构筑了他的生活理想与美学理想。此外,苏诗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不和谐。也是他诗歌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7.
马雅可夫斯基的早期诗作具有浓郁的未来主义特点,其中多首诗歌涉及城市题材。通过这些形式奇特的诗行,诗人着力强调城市作为大自然的对立物而存在,描写人造景观的冷艳;诗人以身体器官的衰微类比城市的凋落,描摹街道上行人均一的步伐,将他们构建为整体性的存在;战争对于秩序的制衡使城市陷入慌乱,而最终诗人将城市置于十字架上,以戏仿、讽刺的方式粉碎了城市救赎的神话。  相似文献   

8.
农贝妮 《中学文科》2007,(10):127-128
白居易诗词中经常出现“花”的意象。诗人用花自比,用花进行讽喻,用花聊以借慰,在诗人眼中,花语亦是人语。所以,通过对白居易诗词中“花”意象的解读,我们可以进一步窥探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诗人的品格和心绪。  相似文献   

9.
唐人都城诗所歌咏的对象主要集中于两座城市:历史的金陵与现实的长安,两者固然有历史与现实中客观因素的差别,但是更重要的是诗人主观感受与审美表达上的歧异.这种审美歧异突出地表现在审美的对象、维度、姿态、格调等方面,它进而影响和派生了城市/政治文化构成、诗人城市认知"心理图式"以及城市人对于城市文化认同感等方面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诗人叶赛宁与中国诗人海子都生活在现代化高涨、诗歌兴盛的年代。他们都是从乡村走向城市的诗人,他们的诗歌都体现了城市与乡土的冲突。叶赛宁的诗歌主要从保护大自然的角度出发,孕育了宝贵的生态思想;海子的诗歌则充满了对生命存在本身的关注与对终极价值的追问。他们的悲剧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悲剧,是现代性的焦虑所致。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诗人叶赛宁和中国诗人海子都生活在工业化时代,都是由乡村走向城市的诗人。他们的诗歌都体现了城市与乡土的冲突,爱情也由于过于理想化而屡次失败。乡村乌托邦与爱情乌托邦的幻灭,促成了二人的天才命运。  相似文献   

12.
在英美学术界,人们对重庆诗人及诗歌的关注和研究并不很多。就其原因来看,是重庆诗人中还缺乏大家、名家,缺乏能够代表一个时代诗歌艺术成就的诗人。这是重庆诗歌的弱点,也是重庆诗人应当超越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古今诗人都十分重视炼意,追求主题的新颖与深刻,而哲理层次则更胜一筹,是诗歌的更高境界。河北乡工诗人张从海选择农村和城市里的异常事物,挖掘出深刻而朴素的哲理,并将哲理同人类的共同情感以及个性鲜明的形象融为一体,使他的诗丰满而蕴籍,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俄国诗人叶赛宁的悲剧人生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从乡土与城市的冲突中,揭示叶赛宁悲剧的文化内涵及其诗歌对后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东西、古今文化的激烈碰撞中,以诗人对文字的特殊敏感,从东西方广阔的诗学土壤中吸取养分,从个人的历练中提升宽广的境界,造就了诗人独到的诗歌品格和美学特征,即纯粹的诗艺追求和独特的美学创造。  相似文献   

16.
屈原《九歌》悲剧意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九歌》以祭神的形式,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抒情方式。诗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格,浸润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蕴含着诗人在困境中对生命人生社会的思考和体验。诗歌祭神,实质是祭奠诗人的人格理想以及苦闷的灵魂,是诗人寻求超脱,自我拯救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7.
在诗人穆旦的大量诗作中频繁地出现了“死亡”意象,诗人使用这个意象并不意味着是对“死亡”的绝望和屈服,相反,是对生的渴望与追求。诗人虽然看到的现实是一方萧条残破、满目苍凉的世界,但在这一隅真实的生存境地里,诗人依旧希望人们能够正视现实人生、直面苦难。诗作中的“死亡”意象是诗人穆旦对此岸存活状态的焦虑与否定,凸显了诗人在苍茫愁思中依然力图救世,试图超越此在的现实,寻求彼在的希望,在绝望中燃起缕缕的希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致时间>一札的时间意象探寻诗人虚实相生的时间悖论,从城市、历史、生命、死亡等主题在时间的裹抉下散发的宿命和悲剧意味反观诗人与宿命中寻找生命尊严和价值的坦然心态和终极追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诗人的天涯美学观.  相似文献   

19.
在70后诗人群落里,徐南鹏是一个相当沉静、内倾、深刻和自觉的诗人。如果说早期徐南鹏的诗歌更多是一种少年情怀式的对生活、时代、城市和现代化的激情化和欢乐基调抒写的话,那么1998年以来徐南鹏的诗歌写作则在广阔的空间对城市、工业化和现代性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魏晋诗人的生命意识与魏晋风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时期是一个政治上极为黑暗,极为险恶的时期。在“名士不有全”的恐怖环境中,魏晋诗人们对生与死的认识比其他任何一个时期的诗人都要清醒,深刻。魏晋诗歌中对人生无常的悲叹,对神仙幻境的渴求,都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留恋,对人生短暂的痛苦和忧虑。正是由于这种清醒深刻的生命意识,魏晋诗人才以狂狷怪诞的言行来全身避祸,鲁迅称他们这种看似荒诞不经的言行为“魏晋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