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持弓是小提琴演奏的基本组成部分,弓法则是其重要表现形式。运弓技术在小提琴演奏中不仅可以展现演奏者的整体水平,还是掌握发音色关键因素。因此,掌握正确的小提琴运弓技巧,对提高小提琴演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连弓、分弓、跳弓、顿弓和断弓、抛弓等方面,阐述了小提琴演奏的主要运弓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小提琴演奏的正确运弓动作。希望以此加强对小提琴演奏技术的研究,并提高小提琴演奏训练效率,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小提琴演奏人才。  相似文献   

2.
小提琴演奏中揉弦技巧的熟练应用,有效提升了小提琴的整体演奏水平和对乐曲的表达效果,充分彰显了小提琴演奏艺术的特点,为小提琴演奏艺术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小提琴演奏的揉弦技巧及其作用开始分析,发现揉弦技巧在小提琴演奏艺术中的正确应用方式,并提出优化策略,提高小提琴演奏艺术的感染力,使小提琴演奏在艺术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3.
音准是小提琴演奏的基础,也是小提琴演奏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小提琴演奏过程中对于音准问题的要求非常严格。本文结合小提琴演奏音准的特性及重要性,对如何提高小提琴演奏音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小提琴演奏进程中不同的技巧可深入诠释音乐内涵,赋予音乐艺术性与欣赏性,使演奏者可以借助小提琴与听众交流互动,在演奏技巧加持下提高表演者综合实力。本文通过分析小提琴演奏中技巧同音乐表现的关联,以期提高小提琴演奏质量。  相似文献   

5.
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十分的密切,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小提琴演奏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探讨小提琴演奏技巧与艺术的关系,阐述了小提琴演奏技巧与艺术重要联系,只有演奏技巧与艺术紧密的结结合在一起才符合音乐的本质,也是提高小提琴演奏者技术与演奏艺术的根本包装。  相似文献   

6.
在小提琴的教学活动当中,歌唱性演奏技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使小提琴的演奏者更快地融入到小提琴演奏这个活动当中,还能够增强小提琴演奏者演奏时的感染力和代入感,使小提琴演奏者能够达到一个忘我的演奏境界。因此,本文将分析讨论歌唱性演奏技巧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以及有效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的西式乐器中,小提琴是最具有表现力的,但在演奏过程中,小提琴需要运用左手和右手的各种不同的技巧,其中,最关键的是左手的技巧,常见的技巧有滑音、颤指、泛音等。左手颤指的技巧是每位小提琴演奏者所必须掌握的技巧。本文主要就小提琴演奏中的左手颤指技巧等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地探讨与分析,为提高小提琴演奏者的表演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了小提琴演奏的5个区位运动结构,认为小提琴演奏的所有姿势和动作都是建立在5个基本的区位之上的,它们构成了一个互相合作的整体。发挥良好的小提琴演奏技术必须依赖于一个整体系统,因而主张通过调整、控制与人体、小提琴演奏密切相关的5个区位的运动,使人体和乐器间获得更有效的协调并发挥整合效能,从而提高艺术表现层次。  相似文献   

9.
技巧是小提琴演奏的手段,而艺术是小提琴演奏追求的目的,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提升小提琴演奏效果的有效方式。本文就从小提琴演奏技巧与艺术关系的探讨入手,对小提琴演奏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0.
小提琴演奏是一门演奏技巧与艺术具有着密切关系的音乐艺术。若想更好的呈现小提琴演奏就需要处理好小提琴演奏技巧和艺术之间的关系,以此将小提琴的音乐艺术魅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笔者针对小提琴演奏中的技巧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希望有助于小提琴艺术魅力的充分呈现。  相似文献   

11.
《养性延命录》主张延年益寿的根本在于保养人之元气,要固守元气则须节制欲望,保守精神;并以道教理论为指导,虚静无为,以中和原则维系生命内在体系的平衡。由于生死寿夭事在人为而非天成,所以养生之要在于动静相得益彰,修炼饵药,节制饮食,服气宝精。  相似文献   

12.
《第二十三首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其创作特点,而且亦体现其创作风格的日趋定型、成熟。文章从演奏方法、演奏风格等方面对第一乐章进行作品分析。以求更全面、深入理解此作品。  相似文献   

13.
老子思想的旨归是“有道之世”,“有道之世”的具体内涵是“全性”。在老子的视域中,身性不二,故“全身”才能“全性”。在这一层面上,“全身”是老子思想的基点。由“全己身”而“全他人之身”,“全己性”而“全他人之性”,最终“有道之世”不期而至。  相似文献   

14.
蔡元培是近代教育的开山鼻祖,职业教育是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职业教育社是实验、研讨、规划、推行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团体。蔡元培不仅长期直接参与中华职业教育社,而且始终在大局方面关怀中华职业教育社,体现出了他对职业教育认知不断深化的理论推进。  相似文献   

15.
会计主管由于民营企业会计职能定位不高,面临着制度、政策和法律环境等问题。要当好民营企业的会计主管,应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拓宽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以及有序地制订财务管理制度来有效地保护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英国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还乡》集中反映了他的生态思想。对埃格敦荒原的描述体现了哈代的生态整体观:自然环境不再纯粹是人物活动的背景,而具有积极的生命形态和独立的生存意蕴,人物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生态体系的一个组成要素,与自然环境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对荒原动植物意象的刻画,表达了哈代对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生态渴求及对非人类生物形式的同情与关怀。而哈代对主要人物与自然的三种不同关系(亲近自然,远离自然,回归自然)的对比述写则进一步加深了小说的生态主题:人类只有和大自然保持亲密和谐的关系,才能获得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今正处于一个矛盾突显期,如何提升国民的生存境界?庄子以其超凡脱俗的睿智启迪我们:“安时处顺,逍遥人生。”  相似文献   

18.
指出徐皐在小说创作中以异域背景、非现实情景等方式对现实加以疏离,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后期浪漫派作家共同有意识的行为;而徐皐小说的复调性是源于其作品中的对话。认为“疏离和对话”策略使作者实现了对理想和人性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9.
赵树理是一个真诚"写农民"、"为农民而写"的通俗乡土作家。在那个时代,一方面他自觉追求文艺大众化的审美方式,一方面又积极响应共产党的号召。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出,在不违背创作初衷和审美追求的同时,又要紧跟政治的节拍是何等的艰难。赵树理的小说创作前后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命运,即从走上顶峰到跌入深渊。这一戏剧性变化是一面透亮的镜子,显示了文学赖以生存的政治环境的多变性,同时也表明了赵树理坚持文学立场的可贵品质。  相似文献   

20.
董学文教授长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就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思想的研究,对错误文艺思潮及不健康文艺作品的辨析,对文艺学当代形态的探索等三个方面,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