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由于教师的批评不当,引发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对抗的事例比比皆是,不仅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引发了师生矛盾,恶化了师生关系,教师到底该怎样批评学生?  相似文献   

2.
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或者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学并非线性的连续过程,而是内含各种矛盾、冲突和抵牾的,是复杂的非连续过程。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的冲突即教学冲突。表征教学矛盾之存在并作为教学矛盾之现实表现的教学冲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正日益凸显,急需我们予以深切关注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3.
认知冲突指人的原有图式与新感受到的事件或客体之间的对立性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些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是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提高效能的有效策略。然而,针对目前的信  相似文献   

4.
认知冲突是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原有知识与新知识、新情境之间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与冲突,这种冲突可以成为认识活动的内驱力。运用认知冲突强化新旧知识、情境间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的方法即认知冲突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从创设情景、解析问题、重构认知结构三方面运用认知冲突法。在运用认知冲突法时,要注重与其他方法的结合,注重与教学目标实现的结合,以及与调查、积累和集体备课等活动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出现对立性矛盾时而感受到的疑惑、紧张和不适的状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原理,是促进学生实现知识建构的契机和动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理顺思路,制造冲突机会""发散思维,增强冲突体验""丰富形式,提升冲突效果"等策略来引领学生发展思维,完善和优化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6.
高校网络教学中教师阻抗因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教师的态度是网络教学得以实施和开展的前提。然而大多数的教师仍处于观望和抵制中,这些阻抗因素表现在:网络课程平台建设技术与教师有限的计算机知识的矛盾;网络课程设置的高标准与教师习惯惰性的冲突;网络教学硬件与软件的不配套;网络课程管理的多样化与教师精力之间的矛盾;网络教学所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与传统观念的冲突;网络教学所倡导的学生主体性与学生实际的惰性之间的冲突;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和教师的职业倦怠之间的冲突。文章提出了减少乃至消除上述阻抗因素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中,由于受群体内学生的个性、价值观冲突、职责规定不清等因素影响,往往会造成矛盾冲突现象时有发生,不仅是教学小组内部,甚至在小组之间也往往由于某些因素影响,而导致冲突的发生,这不仅影响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也容易造成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冲突的加剧,矛盾的激化,甚至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取向。  相似文献   

8.
认知冲突是指人们意识到认知结构与外在信息或者认知结构各个成分之间存在矛盾的一种知觉状态^[1]。当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些差距而导致心理失衡时就产生了认知冲突。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9.
唐莉 《生物学教学》2011,36(7):54-55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发"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的矛盾,使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构建认知结构,学生学习的主体活动能够得到有效体现,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正确驾驭教材,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而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下面,根据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初中数学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对如何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知冲突的设计策略进行了探究,仅供参考.一、课堂教学中引发认知冲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常琅 《考试周刊》2008,(49):4-5
教学是达成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而考试则是教育目标最终的评判标准。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有部分教师认为:现行的考试体系阻碍了课改的实施,从而引发了教学与考试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本文旨在全面、客观地分析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实践教学与考试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提升语文思辨阅读的能力是当务之急。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主阵地——阅读课堂的作用,利用学生新旧认知矛盾,引发思维冲突;借助师生之间认知矛盾,消除思维冲突;抓住文本自身内部矛盾,激发思维冲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开展“思辨式”教学,鼓励学生边学习边思考,实现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概论”课专题式教学是实施“卓越计划”背景下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能够解决以下四对矛盾:课时少和内容多的矛盾;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课程的时代性、实效性的矛盾;课程内容的多学科性、广泛性和师资专业性的冲突;课程内容强调系统性、完整性而专业针对性不足的矛盾。专题式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专题之间相互衔接,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专题内容设置要有专业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促使学生实现知识建构的契机和动力。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5.
内在的学习需要是学生发展的内在依据。需要教学把引发学习需要作为首要任务。语文需要教学应注意:创设情境,引发需要;因势利导,迁移需要;矛盾冲突,激起需要;成功激励,强化需要;适度挫折,反激需要。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知行统一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必要前提。如何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设置矛盾,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学习中的矛盾就是学习中的“问题”,它是由认知冲突引起的。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引出前后矛盾的概念,有意识地创设引发学生认识冲突的情境,将有利于学生在矛盾的冲突与转化中发现问题。如讲“学做诚实的人”一框时…  相似文献   

17.
认知冲突是指人们意识到认知结构与外在信息或者认知结构各个成分之间存在矛盾的一种知觉状态[1]。当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些差距而导致心理失衡时就产生了认知冲突。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18.
汤雪梅 《考试周刊》2011,(85):88-89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问置疑,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动机,引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会因出现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矛盾的学习情境进而产生认知冲突,若能正确处理好这些认知冲突,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的矛盾及数学史等,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再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学生的认知冲突,可促进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20.
1 展示矛盾,引发思维冲突 日前在进行《k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相互转化》(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第三节)一节的教学时,举了下面的例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