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物理学界,薛定谔猫可是大名鼎鼎,并不比风靡世界的加菲猫逊色。薛定谔猫最早被放出是在1935年,一问世就让当时所有的物理学大腕们痛苦不堪,半死不活。这就是当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一个物理学佯谬:将一只猫关在一个密闭的箱子中,外边的人不打开箱子,无法看到猫的状态。和猫一起被关在箱子里的还有放射性元素镭和致命毒药氰化物。镭有可能发生衰变,如果镭发生衰变,将触发箱子内的机关,装有氰化物的瓶子会被打破,毒气弥漫,猫被毒死;而如果镭不发生衰变,瓶子就不会被打破,猫就存活下来。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由于放射性的镭处于衰变和…  相似文献   

2.
很多科幻电影及小说都以时光机进行时光旅行作为故事的题材,不过这些故事情节往往暴露一些逻辑上的问题,科学家称之为"时光佯谬"(timetravel paradoxes),佯谬(即看上去是一个错误,但实际上不是)又称为悖论,即是矛盾的论述.这些佯谬暴露出时光旅行在逻辑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提出过与量子力学相关的思想实验,即薛定谔的猫。在这个实验里,他把猫弄成既死又活的状态。这样,薛定谔就获得了讨厌猫或者是虐待动物的坏名声。但事实上,薛定谔特别喜欢动物。薛定谔的女儿曾说过,在二战期间的黑暗日子里,薛定谔的狗给了家庭极大的安慰。没有这条狗,他们的家庭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薛定谔猫的诞生,引入薛定谔猫态,并解释了其定义和性质,以及其意义和贡献。薛定谔猫态是指具有宏观可区分的两个或多个态的相干态叠加,它不仅具有理论研究意义,也有实际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的花众说纷纭,薛定谔的猫莫衷一是。借助多元宇宙分析工具对二者分别进行解释,赫然发现,王阳明的花和薛定谔的猫竟是相同的主题,并且王阳明早在500多年前以“南镇看花”作答。薛定谔的猫是用科学的语言把旧有“南镇看花”重新提及,薛定谔的猫实质上是王阳明的花这一主题的古论新说。实际上,这两个谜题殊途同归于对宇宙真相的探究,其既不是一个单纯的哲学问题,亦不是单纯的物理学问题,传统的单一学科很难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薛定谔的猫的思想实验挑战了牛顿力学,认为现象诡异。通过跨时空、跨文化、跨学科研究视角打破这两个看似不相干谜题的各自局限,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真相,进而为两个著名谜题提供一个更让人信服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对外星文明的搜寻工作一直以来受到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的困扰,这个观点就是“费米佯谬”。费米是著名的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简单地说,费米佯谬就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小问题:它们在哪儿呢?我们的银河系是如此巨大,如此古老,我们估计在这样一个巨大的体系内至少包含有1000亿颗行犀。  相似文献   

7.
微观世界动量和位置的不确定性 ,不是上帝赋予的 ,而在于对微观客体做质点抽象时理论赋予的 ,微观客体的“形”不可忽略。结合微观作用机制的非连续性 ,讨论了EPR实验和薛定谔猫悖论 ,量子力学曲率解释 ,有可能为消除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之间深层次矛盾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8.
刘小方 《百科知识》2023,(25):64-70
<正>猫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它时而冷漠地拒人于千里之外,时而深情地黏人不放,时而呆萌可爱,时而易怒暴躁。据世界宠物协会的最新统计,当前全球至少有6亿只猫存活。薛定谔的猫论证了量子力学,肖邦的猫奏响了辉煌的大圆舞曲,萨特的“虚无”猫与福柯的“疯癫”猫激发了哲学家的思考,“汤姆猫”“加菲猫”逗笑了一代又一代的孩童,“Hello Kitty猫”“招财猫”装饰着家居橱窗和城市街景,“猫眼”“猫步”等流行物语丰富着人们的表达……大城市的宠物猫店内人头攒动,朋友圈里时常看见慵懒卖萌的猫影像,不管你喜不喜欢,猫都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9.
季灏 《发明与创新》2005,(3):29-30,36
贵刊2004年第11期上讨论了尺缩钟慢问题,本文从另一角度来作点补充。相对论诞生至今已有百年,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据称它在各个领域中取得巨大成就,另一方面是由于它自身所引起的争议颇多。由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即相对性原理及“光速不变”假设,所导致的一系列似是而非的结果(称为“佯谬”),从它诞生起就一直引起了人们广泛的争论。相对论也因此被认为是不完备的,甚至是错误的。其中最著名的有时钟佯谬、潜水艇佯谬、哥德尔(Gdel)佯谬等。在本文中,作者将依照相对论两个基本假设,设计出“运动时钟变快”、“大桥断还是不断”…  相似文献   

10.
夜空为什么漆黑一片?我们可以看到夜空布满星星,那么所有星星发出亮光加起来为何不能把夜空照亮?德国物理学家奥伯斯1823年就提出了这个难题:如果宇宙无限大,而且布满了恒星或星系,夜空应当是明亮的。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天文学家多年来一直试图对这个称之为"奥伯斯佯谬"的问题作出解释。一种解释是:恒星或星系之间的尘埃挡住了遥远星体发出的光,从而使夜空看上去漆黑一片。但实际上,尘埃经过光的照射会增温,变得同光源一样明亮。另一种解释认为,遥远星系的红移使光从可见范围变成不可见的红外光。如果这个解释能够站得住脚,那么波长较短的紫外光也应当移到可见光范围,而这种现象并没有发生。科学家们目前从两个方面对"奥伯斯佯谬"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1.
在第三屠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期间,本刊记考在深圳专程采访了致力"成为推动中国半导体设计产业的主要办量'的翱科公司与其创始人--副主席兼策略总裁高秉强及技术副总裁、翱科半导体公司总经理陈凯博士.  相似文献   

12.
科学界有一句格言,“创造的秘诀在于求异”。异,就是与众不同,就是独树一帜。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都是属于“特异”一类的人。他们勇于发表异言,乐于坚持异见,善于运用异思。总之,他们的特征是标新立异。“异”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有人曾把“异想天开”贬斥为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这是一种偏见。其实,没有“异想”,何来“天开”呢?异想,使我们摆脱了控制性观念的束缚,使我们超越了常规式思考的限制。有人也将“见异思迁”一词用来讽刺某些在事业上不安分守已的人,这也是不恰当的。须知,这个“异”正是创造本能的体现。山…  相似文献   

13.
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从其产生以来,自然界是否存在客观辩证法问题一直是争议的核心。辩证法概念发展的一般哲学史含义同德国古典哲学的特殊转义是造成自然辩证法概念理解分歧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哲学史背景下对辩证法概念进行文本学考察,是判别自然辩证法概念真实含义及其合理性的最可靠依据,是深入进行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前提,是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完整性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唐芬 《科教文汇》2011,(8):163-164
喜欢活动、需要快乐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中间包含了他们对未来的追求.对人生乐趣的渴望。在活动化教学活动中,他们要摸、要闻、要尝、要听、要唱、要跳、要画、要写:在和伙伴们一起活动时,要说话、要进行思想交流、要模仿别人,要探索、要创造、要驰骋于想象的天地。他们积极参与其问,兴趣盎然,领悟了学习的喜悦,获得了成功的满足.从而充分发挥了个性.提高了他们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5.
陈光霓 《科教文汇》2012,(25):86-86,91
讲述故事的游吟诗人和歌者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播者。文章以传统西藏的说唱艺人"仲肯"和古希腊诗人"荷马"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和对照游吟诗人的共通之处,说明故事的讲述人在"行走"中不仅完成了史诗的创编、演述和流布,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起了凝聚群族认同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16.
蔡鸽 《科教文汇》2013,(2):131-132
0—6岁的儿童年龄较小,生长发育较快,孩子的营养、吃饭问题就成了老师和家长们一个比较关注的话题。而现在的很多孩子由于挑食、厌食导致体重超标、营养不良,本文在基于实例的基础上,结合孩子的生理和家长的教育问题,提出可行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吴志春 《科教文汇》2014,(36):223-224
“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试图对“根”与“跟”的神话哲理进行阐述,并在文学哲学等领域探讨文化寻根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参考文献"与"引文"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林晓军  王昕 《情报科学》2000,18(2):180-181,184
"参考文献"、"引文"是文献计量学中引文分析法常用的两个学术用语,针对目前某些文献中对这两个术语使用比较混乱的现象,本文从信息的角度论述了这两个术语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与"世界第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的崛起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经济为全球所瞩目的主要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整体经济的质量和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效益也较过去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外资企业蜂拥挤般进入中国,民营企业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并迎来了其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文献角度与医学原理,分析了《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一句中的"痒"字,对历代医家的理解作疏解,并结合当代学者的观点展开了探讨。同时,"对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含义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