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在大学生中间流行着形形色色的不良择业心态,这些不良择业心态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科学择业观的养成,也不利于其顺利就业。运角归因理论,有针对性地分析大学生不良的择业心态,打造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科学择业观,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具有长远竞争力的“就业力”。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高校毕业生人数多、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不够完善等因素外,大学生择业观偏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析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明确择业观教育的目标要求,构建择业观教育的完整内容和创新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大学生关于择业理想、择业动机、择业标准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择业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集中表现,是大学生在社会职业岗位上的初步定位。从大学生择业观的内在结构分析,大学生的择业意向主要由择业理想和择业动机决定,它的直接反...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 ,大学生就业制度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大学生择业的天地更加广阔 ,竞争也更加激烈。而就业导论课对提高大学生的择业能力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将发挥较大作用。一、加强思想指导 ,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对择业问题的看法、信念和态度 ,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指导思想。大学生的择业观形成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当前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些负面效应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使他们的择业取向…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择业观探析及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受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面临着新旧择业观念的冲击碰撞和人生价值的重新定向,其择业观正不断走向复杂化和矛盾化,究其根本在于价值体系的混沌不明,因此择业观教育只有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才能正本清源,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思想,并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突出择业观的教育.将传统择业观调整到自主择业的理念方面来。为此,要及早对大学生进行择业意识教育.及时进行自我设计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全面性作用.构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体系应从目标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系统入手,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
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逐步实现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接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然而,大学生在以择业主体的姿态投身社会,选择理想职业的过程中,却承受着日益沉重的择业竞争的压力。研究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好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是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择业观探析与引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生的择业观对择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择业观是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前提。当前大学生择业观呈现出择业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择业倾向多样化、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等特点。通过对大学生择业观方面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可探寻出引导大学生转变择业观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突出择业观的教育,将传统择业观调整到自主择业的理念方面来.为此,要及早对大学生进行择业意识教育,及时进行自我设计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分流的微观指导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承受着愈来愈重的教育分流压力,呼唤着有效的分流指导。只有迅速解决目前存在着的理论研究滞后、分流目标不清、标准僵化、时机不当、手段落后、机构缺位等问题,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基本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理想教育作为职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终身发展具有奠基意义和核心作用。在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的过程中,应该从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信仰以及职业实践的基本路径去开展,以增强职业理想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大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The aim of the current study i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ecision-making of men considering teaching as a career option. By means of a longitudinal study (n = 226), we examined the persistence of male academic high-school students in Switzerland interested in teaching during transition to higher education. For 85 men attending information events for teacher education,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 we explor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ir decidedness and volition before enrolling for teacher education studies.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only a very small number of male academic high-school students are interested in teaching. Those who are, however, are persistent in their study choice. Results of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 that an interest in working with children and youth, the importance of having free time for other things and having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working with children contribute to the likelihood of men having decided to take up teacher education studies.  相似文献   

14.
刘德恩 《中学教育》2011,8(1):62-66
体验式生涯教学是生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这种模式的生涯教育包括终生生涯探索的理念、能力本位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学生自主探索导向的多样学习方法体系,以及开放、多元的生涯学习资源系统.相应的教学则包括创造性的生涯教学设计(情境-活动-互动三要素)和作为生涯学习专家的教师观.  相似文献   

15.
采用修订的幼师生职业使命感问卷,对某高师院校201名幼师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幼师生职业使命感的整体水平不高,相应的主动投入职业准备的程度偏低;(2)幼师生职业使命感随年级增长的趋势不明显,专科二年级学生的职业使命感水平相对突出,本科生的幼师职业使命感不强,高师院校要重视职前幼师队伍的幼师职业使命感教育。  相似文献   

16.
生涯教育: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领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看,基础教育除了使学生学会读、写、算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能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和学会实践,增强寻求就业机会的能力和公民意识。在现有的基础教育框架不变的情况下,满足青少年对教育的基本需求,重要的途径是在中小学增加生涯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生涯辅导。生涯教育会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与个体自我觉察、社会、工作之间建立起积极的联系,会使学生在丰富知识学习和塑造完美个性的同时增强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职业生涯教育应关注人的生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生涯教育是后工业化社会职业指导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生涯理论经历了人一职匹配和生涯发展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生涯发展思想认为个体职业发展是一个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过程。在这一思想背景下,职业生涯教育应该在生涯意识教育、生涯成长支持与辅导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从小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生涯教育,对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有重要的启蒙、引导作用.中国大陆地区在小学阶段实施生涯教育,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小学生涯教育存在对实施意义认识不清、未形成体系、缺乏专业师资队伍等问题,小学生涯教育应转变观念、建立系统的生涯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职业生涯教育: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是高等学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需要,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最优化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应将就业指导提升为系统性、全程性、全员性的职业生涯教育,从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完善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着手,深入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职业倾向测评是界定人的社会职业方向的科学手段。职业倾向测评对职业教育具有提升入学新生选拔质量、帮助职业教育院校学生自我认知、促进职业教育院校教学改革和学生就业指导等作用。鉴于此.建议职业教育院校要面向学生提供专业免费的职业测评服务、开展学生职业心理测评后续职业咨询、培养学生职业兴趣、充分发挥基层院系在学生职业规划中的重要作用,以此在职业教育院校中行之有效地落实职业测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