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步波及到乡村社会,可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造成了大部分农民还是比较守旧。由于农民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形成了追求不变,或想变又害怕变的性格。农业要发展,农业电视节目同样也要发展。不论是从争取农村受众群体的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经济角度来看,电视传媒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开拓并占领农村这个亟待开发的市场。  相似文献   

2.
聊俊国 《东南传播》2016,(6):101-103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如何实现"三农"的跨越式发展是党和国家一直思索的重要课题。作为农村受众群体接触的主要媒介,电视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也纷纷被运用。在互联网+浪潮的感召下,国内对农电视可在与受众互动的方式、节目内容生产、频道经营策略等方式上实现优化,把"互联网+农业+电视"的模式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去。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电视活动营销,从供需角度研究其不同发展周期特征,从与传统电视节目比较验证其盈利逻辑,从福利经济学角度解释其对企业、媒体和受众的经济福利影响,以期为中国电视活动营销提供经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詹恂  母华 《新闻界》2007,(1):82-83
农村题材电视节目,即是电视台制作并播出的与农村、农业和农民以及与此相关内容的节目,其受众不仅囊括了占总人口70%的农民,也包含了大量的城镇电视受众。可以看到,农村题材电视节目的受众市场是相当广阔的。  相似文献   

5.
农业类电视节目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宗旨,以农村观众为目标受众群,理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对农舆论引导作用。但省、市、县电视台的农业类电视节目却存在着总量偏少、影响力偏小、对农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能力较弱等问题。笔者在2007年7月、2008年2月主持的《电视对农信息传播》实证调查发现农业类电视节目在农村的收视份额低、知晓度低、认可度低、忠诚度低等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多样化,对电视节目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而确立以受众为主体的意识,可以将电视节目进行恰当的编排,来促进电视事业的发展。本文主要是从受众的角度来分析电视节目如何编排,从而为电视事业赢取观众。  相似文献   

7.
谢寒梅 《报刊之友》2014,(3):115-116
电视具有声画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直观具体、视听兼备的独特优势,在农村它尤其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1]。农民喜欢看电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着丰富的电视节目,新闻、专题、娱乐和农业科技,能够一定程度地满足收视需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村的信息资源与受众资源更加丰富,电视传媒应该以喜闻乐见且具有创造性地节目来吸引受众,积极主动地开拓并占领农村这个亟待开发的市场。市级广播电视台办好对农节目,要明确为农民服务的宗旨与要求,针对群体,以“三贴近”为原则,抓住意义深刻的主题宣传报道,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做出好听好看的节目来。  相似文献   

8.
吴强 《新闻爱好者》2007,(10):65-65
农民目前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来源首先就是电视的传播,农业电视节目的目的是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反映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改革的进程,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促进农业成果转化,传递农业经济信息,进行农业知识培训,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9亿多农民,由于受文化素质、生活消费环境、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制约,相对而言,电视媒体比报纸、广播、网络等其它媒体更容易让农民朋友所接受。声画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直观具体、视听兼备这些独特的优势,使得电视在农村具有更广泛的受众。农民钟情于电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电视新闻节目、专题节目、娱乐节目和农业科技资讯有较强烈的需求。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村的信息资源与受众资源会更加丰富,不论是从争取农村受众群体的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来看,电视传媒都应该创造性地通过喜闻乐见的节目,积极主动地…  相似文献   

10.
农业栏目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办好农业电视节目.更是新时期电视媒体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然而,目前不少农业栏目存在着传播内容与受众需求的错位,有节目无市场份额,有受众无收视率,造成了“谁拍谁看,拍谁谁看”的现象,不仅浪费了媒体资源,而且疏远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人口比重大,特别是在西部农村文盲半文盲人口多,贫困人口比例大,这是农村电视传媒所处的客观大环境。随着我国“村村通工程”的实施,电视的覆盖率在甘肃已达到了90.54%,这应该是个令人欣慰的数字。然而,覆盖率并不意味着农村受众接受媒介现状是乐观的。让人担忧的是,对农村的电视节目其收视率不高,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不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少,产出低,精品匮乏。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如今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中央台七套《致富经》、湖南台《乡村发现》、辽宁台《黑土地》等一大批农业电视节目已经在观众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但农业电视节目同新闻、娱乐、艺节目相比较,仍显得很不够。农业要大发展,农业电视节目同样也要大发展,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为三农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13.
赵国平 《今传媒》2007,(8):45-46
相对于日新月异的中外电视节目,农业节目多少有些"灰姑娘"的感觉.现在是"眼球经济"时代,吸引力决定竞争力.与一些抢眼的大片、火爆的电视连续剧,以及重大的新闻事实相比,农业电视节目的竞争力相对较弱.要想改变"以卵击石"的局面,就要针对主体受众的需求,改变竞争策略.本文以CCTV-7晚间黄金时间段播出的农业经济节目"每日农经"为例,分析它在这个"死亡时间段"里,是如何与强势的电视剧和综艺游戏类节目来争夺收视份额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特色和个性是营造差异、留住受众的一个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14.
孙启娜 《声屏世界》2004,(11):46-46
2004/11声屏世界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80%,应该说,农民是多种媒体的最广大的受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还远远低于城市,所以几乎所有的行业(尤其是服务行业)都直接面向城市,电视行业也不例外。如今的电视节目可谓精彩纷呈,越来越好看,只要打开电视机,时事新闻、体育比赛、生活服务、旅游休闲、综艺娱乐等电视节目就会铺天盖地而来。然而,如果你留心注意,你就会发现:在这些节目中,真正把目光投向农村的电视节目却是屈指可数。农村电视节目市场比较清淡,不大受人关注,已有的农村节目,由于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电视节目中,选秀节目依然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其越来越平民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草根文化",给了普通人一个可以圆梦的机会。它迎合了受众心里也同时加强了电视节目的娱乐性,从电视选秀节目平民化角度切入,进行理念与策略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电视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地方电视台无论从人力、财力还是资源上都无法与央视和省级卫视相抗衡。因此,地方电视台要充分认识自己,挖掘优势资源,坚持栏目创新、服务受众的原则,以本土化、个性的栏目打动受众,吸引受众。才能从根源上摆脱电视节目里央视抄国外、省级抄央视、地方抄卫视的栏目克隆怪圈,充分发挥地方电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是少数民族电视史上辉煌的一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少数民族电视事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对国家的民族团结.政治稳定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电视事业的繁荣.不仅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机构制作的电视节目异彩纷呈和工作人员的活跃.也包括内地电视机构制作或翻译的、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或以少数民族同胞为主要受众的电视节目数量众多质量上乘。所以盘点2005年少数民族电视当然要  相似文献   

18.
刘星 《东南传播》2016,(6):97-100
本文力求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自媒体时代电视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和生存压力,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寻找电视节目(产品)的市场定位与受众购买动机,从电视节目构造与创新的角度分析电视媒体在与新媒体竞争中的手段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邹阳阳 《青年记者》2012,(14):31-32
农业科教电视节目,是以农民为主要收视对象,传播"三农"政策和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传递农业经济信息为主的一类电视节目,①它属于科教电视节目的一种.自古以来以农为本,高质量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国家在任何时期都要力抓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20.
石莉 《中国传媒科技》2014,(8):42-42,50
在众多电视节目中,选秀节目依然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其越来越平民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草根文化”,给了普通人一个可以圆梦的机会。它迎合了受众心里也同时加强了电视节目的娱乐性,从电视选秀节目平民化角度切人,进行理念与策略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