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我当然十分高兴,作为它的责任编辑,我曾经付出过辛劳甘苦,如今看到广大读者和文学界专家们的认可,我体会到一个编辑的喜悦。 《钟鼓楼》的获奖不是偶然的,它在同期的一大批长篇小说中卓然屹立,以其深邃的历史感,逼真的现实感和匠心独具的民族特色,引人入胜,颇耐咀嚼,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作  相似文献   

2.
刘心武是新时期文坛上一位引人注目的小说作家,他在新时期十年中,写出了一系列为读者喜爱的小说作品。当然,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和艺术成就的,自然是他的首部长篇小说《钟鼓楼》。《钟鼓楼》的发表和出版,使作者的小说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近年来长篇小说创作领域中为数不多的佼佼者之一。这部作品以其突出的成就荣膺“中国文学的大奖”  相似文献   

3.
揭开魔鬼的面纱──静珍形象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心理学意义李荣合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以其厚重的历史感与现实感及深遂的人性力度成为他文学创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小说成功地塑了一个“恨比死还强”的“魔鬼”静珍形象。这个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使她获得了独一无二...  相似文献   

4.
李准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上下两集在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四年分别发表出版以后,就受到读者的欢迎和评论界的重视,现又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这是作者在亲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之后,经过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入思考,经过对自己创作道路上的经验教训的认真总结而完成的一部力作,是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与同时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的《沉重的翅膀》、《钟鼓楼》不同,《黄河东流去》写的是历史生活题材。但由于作者能站在时代的高度,怀着强烈的当  相似文献   

5.
《红处方》给人敲响警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处方》是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说她曾为几位作家写完长篇后“撒手人寰”、“惊悸不止”而踌躇,但“三思”之后,还是写了。为什么呢?用作者的话说,是这个故事“呼唤着我”。而这个故事,说的就是当今十分严峻的吸毒戒毒问题。《红处方》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6.
方方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长篇小说选刊》2009年第2期)的创作谈中请求读者记着水上灯这个人。水上灯是汉剧名伶水滴的艺名。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主人公多舛的命运,以及丰富的哲学命题。“一盏明灯,光芒四射”,这是“水滴”外在生命焕发的光泽。“随水而来,飘在水中”,这是“水滴”内在生命的状态。活在时间之上,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其中长篇小说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出现的长篇“说话”,它是我国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元明之际诞生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最早的长篇小说。明代中叶以后,又相继产生了《西游记》和《金瓶梅》两部巨制。上述我国旧说部所称“四大奇书”  相似文献   

8.
陕西延安的刘欣同学来信问: 在全国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中有一篇课文是《在烈日和暴雨下》,课文注释说这篇课文选自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请问“祥子”为什么叫“骆驼祥子”呢, (请参与本期“这个问题我来答”栏目的读者朋友将答案在2月底前寄往编辑部的舒展同志收,同时也请刘欣同学关注本刊第四期的“这个问题我来答”。) 这个问题我来答 在本刊去年第12期“这个问题谁来答”栏目里,江苏赣榆的梁佳同学来信提到这样一个问题: 在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别了,司徒雷登》的文下注释里,有一段对“白皮书”的注释,其中有…  相似文献   

9.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在中央电视台播映.观众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其评价涉及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研究历史,切忌以今衡古。很遗憾,许多观众犯了这个错误。过去,长篇小说《水浒传》被誉为“农民起义革命史”,强行用阶级斗争视角图解《水浒传》。结果谬误百出,疑窦丛生。人们无法解释梁山英雄沾染的盗匪习气和许多不良习惯,也无法解释宋江为什么要葬送农民起义革命事业,而走上朝廷招安不归之路。我们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精神反思,《水浒传》是“农民起义革命史”吗?不,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是一部武侠小说!第一,(水游传)母…  相似文献   

10.
在19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学科重建与转型的过程中,王瑶先生的一系列论文及会议发言如《“五四”新文学前进的道路》《关于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随想》《关于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回顾和现状》《关于现代文学史的起讫时间问题》等,曾起到过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重读这一系列文章,指出王瑶先生的“历史感”,既源于超卓的思辨能力、丰厚的学术积累、以及对以鲁迅、朱自清为代表的文学史写作传统的继承,同时也离不开对于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内在理解,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王瑶这里,“科学”与“责任”、“理论框架”与“价值系统”,取得了某种浑然一体的统合性关联,浑厚的“历史感”背后,其实是一种浑厚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长篇小说《位置》的主人公沈天涯,并非一位“真实可爱,立体可感”的人物形象,而是一个道德与法纪观念淡薄的好色的登徒子,是一个熟谙“权钱交换”之道的“官场小市侩”;《位置》这部长篇小说,并非是作或编所宣扬的那种“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现实主义力作”,而是一部有着错误创作倾向的问题作品。  相似文献   

12.
【作家简介】刘心武,笔名刘浏、赵壮汉。生于1942年6月4日。四川成都人。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相似文献   

13.
近日,“《当代》长篇小说年度奖”暨“《当代》长篇小说五年最佳”评选活动在京举行。经雷达、李敬泽、陈晓明、孟繁华、张颐武、白烨、阎晶明7名专家的现场评审,以及新浪网友的网上投票,毕飞宇的《推拿》和杨志军的《藏獒3》分获2008年专家最佳和读者最佳。为了盘点评奖5年以来的长篇小说创作成果,主办方进一步推出了“五年五佳”和“五年最佳”长篇小说的现场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4.
文讯     
2004年对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多文体作品的宏观评述的力作颇值得一读的有如下几种:小说方面,王春林的《走向个性,走向成熟———2003年长篇小说印象》(《小说评论》第1期)对2003年长篇小说进行了盘点。贺绍俊的《从宗教情怀看当代长篇小说的精神内涵》(《文艺研究》第4期)认为近20年长篇小说越趋世俗性、情欲性、物质性走向,作家应有意识地唤醒内心深处的宗教情怀,才能更好地开掘文化传统中的精神资源。吴义勤的《新生代长篇小说论》(《文学评论》第5期)则分析了新生代长篇小说主题形态,分析了新生代书写“中国问题”和“中国镜像”的艺…  相似文献   

15.
“多余人”是出现于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系列艺术形象的总称。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奥涅金是其中的第一个。其后有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里的彼巧林,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的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里的奥勃洛摩夫等。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脱离人民,脱离实际。把他们称作“多余人”是因为如赫尔岑所说,他们“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会站在人民方面”,他们在他们“所处的范围内是多余的人”。  相似文献   

16.
徐玲玲 《作文与考试》2023,(Z3):105-107
<正>人生之路本就不平坦,能够顺心如意之事十有一二就很不错了。刘心武先生在散文随笔集《世间多好事》里,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文学经验和智慧沉淀,以睿智、通达的笔触,书写对纷繁人世间的感受和思考,帮助我们发现生活真趣,拥抱世间好事。作者简介1962年,不到20岁的刘心武发表了《赏梅迎春》。1977年,他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1984年发表长篇小说《钟鼓楼》,  相似文献   

17.
一、语言的魅力 何凯旋的长篇小说《江山图画》的语言非常具有特色。在我看来,《江山图画》的语言是颇为“先锋”的,但是这个“先锋”却不同于彼先锋,这里的“先锋”不是简单的模仿与借鉴,而是作家有自己的艺术追求与特色,使语言在作家的处理之下有了新的表现力与魅力。  相似文献   

18.
继《风声》之后,《人民文学》二度刊出了长篇小说——严歌苓的《小姨多鹤》。小说延续了《扶桑》、《第九个寡妇》等严歌苓创作中着力塑造隐却自我、性格执著、长于以不变应万变的“东方女性”一脉,向读者奉献出“地道”的日本女子多鹤和地道的中国女子小环这个形象。  相似文献   

19.
【生平创作】刘心武(1942~),生于四川成都,1950年后定居北京。历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委员。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班主任》、《我爱每一片绿叶》、《黑墙》、《白牙》等,中篇小说《如意》、《立体交叉桥》、《小墩子》等,长篇小说《钟鼓楼》、《四牌楼》、《栖凤楼》、《风过耳》等,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以及《刘心武文集》八卷。后又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推出图文融合的长篇《树与林同在》。1993年开始发表研究《红楼梦》的论文,陆续出版多部专著,后修订增补为《红楼望月》,出版专著《刘心武揭秘<红楼梦>》。1995年后尝试建筑评论,出版《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材质之美》等。《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相似文献   

20.
§0引言0.1《红楼梦》是18世纪中叶曹雪芹用当时的白话写成的长篇小说。这种白话属于近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学术界对此尚有不同看法。要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红楼梦》中的各种语法现象作详尽的考察和研究。0.2本文所说“述结式”结构是指由述语谓词和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