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唐丽 《体育世界》2010,(12):12-13
运动损伤是严重困扰体操训练和比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以参加2006年中俄青少年体操比赛的国家体操二队及天津体操队的体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高水平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率、类型、性质、部位、季节及其损伤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损伤类型以韧带及关节囊的损伤为主;损伤的部位以踝关节的损伤为主;冬季是运动损伤的高发季节;支撑过多、局部负担过重和训练量和强度过大,力量差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损伤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预防损伤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预防、减少或避免我国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运用运动医学领域中研究流行病的方法,对我国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特点及致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男性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运动损伤具有重复性和多发性的特点;青年冰球运动员和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相对较高;膝关节、腰背部和踝关节是运动损伤的高发部位;运动损伤的类型呈现多样化,扭伤、擦伤、挫伤及摔伤较为常见;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的伤病以急性损伤和中、轻度损伤为主;动作技术失误是导致我国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致因.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以不同泳姿(自由泳、仰泳、蛙泳、蝶泳)为研究视角,对我国78名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损伤主要类型是肌肉韧带拉伤,不同泳姿由于技术特点导致损伤部位存在差异性.运动损伤的发生是多个因素的相互结合作用,主要包括训练因素、身体素质、心理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分析和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损伤致因,提出合理的损伤预防建议,以期能减少运动损伤患病率,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和延长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4.
橄榄球运动具有团体性项目中最为激烈的对抗性,这导致橄榄球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风险是显著的,因此如何针对橄榄球运动损伤进行有效预防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们所关注的内容。该研究主要基于英语文献,对橄榄球项目的运动损伤特征、影响因素及监控策略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研究表明(1)橄榄球运动员的损伤类型、部位和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的橄榄球专项特征,依据橄榄球运动员主要损伤类型、部位及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能够降低球队的伤病风险;(2)橄榄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伤病史、比赛与训练负荷、竞技水平、年龄与性别、接触动作、球员位置以及疲劳,依据运动损伤影响因素对训练和比赛过程进行合理控制能够减少运动损伤对球队整体竞技能力的影响;(3)橄榄球运动员的损伤监控策略主要包括运动损伤预筛查、建立运动损伤监测系统以及进行多学科合作参与,通过对橄榄球运动损伤监控策略的应用和探索可以从根源上提高橄榄球队的运动损伤监控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调查了阿克苏地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通过分析回收问卷,研究发现不同等级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在病程上多属于急性损伤,损伤的轻重程度上多属于轻度损伤和中度损伤;运动员损伤主要发生在比赛和技术训练时期,身体训练时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相对较少;运动损伤以软组织挫裂伤、关节韧带损伤、肌肉损伤为主等特点。分析了排球运动员的致伤因素为潜在因素和直接因素两大部分。探讨了运动员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6.
健美运动员运动损伤特征及预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健美运动员运动运动损伤的特点分析,调查了健美运动员最易损伤的部位以及损伤的类型,并且在研究分析运动损伤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为预防运动损伤和处理运动损伤提供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标枪运动是一项非周期性的快速力量性运动项目,具有高速度和高冲击力的用力特点。特别是最后用力的瞬间,运动员的全身成反关节运动,要承受自身体重5~10倍的冲击力。标枪运动员特别是业余青少年标枪运动员身体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关节、肌肉、韧带比较脆弱,缺乏力量,很容易产生各种运动损伤。如何预防损伤或把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是广大教练员、运动员非常关心的问题。为此笔者对业余青少年标枪运动员常见的各类损伤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对教练员、运动员在预防运动损伤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山东省现役400米运动员为调查对象,以山东省现役400米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现役400米运动员运动损伤率高,受伤部位集中在大腿和腰部,损伤的类型形式大多为急性损伤的肌肉拉伤和慢性损伤的肌肉劳损。促进策略为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相关知识储备,合理安排训练,加强监控和及时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避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9年黑龙江省田径赛事的跨栏运动员进行调查,了解损伤状况,探究损伤特点,进而分析损伤的主要致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及建议,旨在提高和加强跨栏跑运动员自我预防意识,使运动员尽量减少和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促进跨栏跑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河北省部分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对运动损伤的患病率、损伤种类的构成比特点,运动损伤的致伤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适合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预防和减少损伤的对策与建议。1调查结果通过调查问卷看出(如表一和表二),130例次有过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受伤  相似文献   

11.
自2003年武术套路新规则实施后,随着运动员竞技水平及难度的提高,运动损伤越来越得到重视。文章运用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损伤等角度对在武术套路训练中运动损伤、致损伤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武术套路训练要遵循运动生理、运动医学的规律,运用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并遵循武术运动的规律、特点,正确引导运动员进行训练、避免因训练方法不当、内容安排不合理而造成的损伤,并提出合理的训练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08年中国室内5人制运动员在国家队集训期间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分析,总结出5人制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部位,归纳出5人制足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多因素,提出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损伤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散打运动训练中常常会发生各种运动损伤,这些损伤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成绩的获得和提高,还使许多优秀散打运动员由于损伤不得不早早退出了散打竞技舞台,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流失,窒碍了我国散打运动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引起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恢复手段与方法,旨在为散打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通过调查北京射击队82名射击运动员的伤病情况,总结分析主要伤病部位、组织类型、病程、程度及诱因,掌握伤病特征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策略。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进行伤病现状调查研究,结合项目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82名射击运动员中有57名患有运动损伤,占比69.5%,总损伤人次为123次。(2)不同射击项目损伤率分别是:手枪项目为73.1%,飞碟项目为68.4%,步枪项目为66.7%。(3)不同性别射击运动员损伤发生率为:女性占比75.7%、男性占比64.4%。(4)射击运动员损伤分布在12个部位,分别是:颈部(29.3%)、腰部(18.7%)、肩背部(17.9%)、膝部(17.1%)、腕部(6.5%)、踝部(4.9%)、手部(1.6%),以及髋部、上臂部、腿部、肘部、足部(均为0.8%)。(5)损伤组织与类型有22种,包括肌肉劳损(47.2%)、神经卡压(10.6%)、关节劳损(8.9%)、韧带劳损(8.1%)等。(6)损伤病程:慢性损伤占比90.2%,急性损伤占比9.8%。(7)损伤程度:轻伤占比82.9%,中度损伤占比...  相似文献   

15.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成都市部分业余体校青少年标枪运动员损伤一样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春、冬季准备活动时间偏少,训练后放松训练不重视,训练中运动量过大是造成成都市部分业余体校标枪运动员损伤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重点对成都市部分业余体校标枪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损伤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为以后更好的开展青少年标枪训练、减少青少年标枪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一些理论性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隐性致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就竞技健美操项目特点及规则的导向等隐性致因与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找出隐性致因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损伤的影响,旨在为最大限度避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70名我国优秀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其发生损伤的原因及特点,提出对策和建议。调查结果表明:优秀男子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高,损伤程度也较为严重;发生损伤较多的部位分别为踝关节、膝关节、大腿和足部;几种主要的损伤类型分别为扭伤、拉伤和挫伤;导致运动损伤的几种主要原因依次是直接激烈对抗、运动负荷过大和场地等环境因素,准备活动不足和自我保护缺乏也引起了较多的运动损伤;运动损伤后未治愈的比例较高,有少数运动员没有经过损伤后的正规治疗。最后依据调查结果对防治运动损伤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动损伤在教学训练,特别是基层体校和学校,如果不重视运动员损伤的预防,缺乏具体的预防措施,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损伤不仅影响少年儿童的健康、学习,而且会影响正常训练及比赛,从而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一、运动损伤的预防1、教练员和体育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重视和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知道运动员损伤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五人制足球比赛造成运动员损伤的调查,对不同年龄段的五人制足球运动员在运动中损伤的常见类型、部位、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出五人制足球运动发生损伤的多因素,提出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损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沈阳市6所大学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沈阳市篮球运动员易损伤部位,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