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04年3月,陈独秀和房秩五、吴守一等人,深感安徽风气闭塞和宣传爱国、鼓吹革命的重要,便在安徽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在《俗话报》创办期间,我国对美关系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中国人民反对1904年的美国排斥华工禁约;另一件是在反对美国排斥华工禁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全国性的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  相似文献   

2.
“包恩”号华工起义及琉球国对它的支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52年3月30日,美国“罗伯特·包恩”(Robert Bowne)号船上福建华工举行暴动,并在琉球国人民和政府的支援下获得了胜利。这是中国人民反对西方殖民者掠卖华工斗争的重要事件,也是中琉友好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3.
清末商会与抵制美货运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虽然是个老问题,似可作出些微新的探索。一、以商会为代表的商业资产阶级何以能成为运动的主导者如所周知,抵制美货运动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首次整个阶级的主动历史行动。更确切地说,应是由以商业资产阶级为主体的商会倡议、联络和领导的一场以抵制美货为主要斗争手段,反对美国蓄意迫害华工、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政治运动。这一运动之所以由以商会为代表的商业资产阶级发起并领导绝非偶然,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阶级根源。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试验修订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109页有一幅《清华大学学生抵制并焚烧日货》图片,图名中的“清华大学”与史实不符,应为“清华学校”。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是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产物。1905年由于美国虐待华工,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美爱国运动。中国人民以抵制美货、经济绝交等手段给美国以沉重打击。为了减  相似文献   

5.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武装斗争虽一度暂时低落,但是,随着帝国主义疯狂地掠夺中国的利权和压迫中国人民,以及清政府大肆出卖国家利权、加强对人民的剥削,中国人民救国的呼声越来越响亮。中国人民要求“收回利权”的斗争在全国范围內普遍地开展起来。1905年以后的苏杭甬铁路收回自办运动,便是反映这一要求的显著事件之一。这次斗争不仅在时间上持续达数年之久,有力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据了解,中华书局将在1981年内,出版一批有关这次革命的著作与资料,其中有:《中华民国史》,李新主编,是一部约四百万字的大型通史,阐述中国最后一个朝代——中华民国的兴亡.年底可出版它的第一编《中华民国的创立》,起1905年迄1912年三月,即包括南京临时政府在内的辛亥革命全过程.后二编为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以后陆续问世.《孙中山思想研究》,著者张磊长期从事这项研究,本书是他研究的成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史上,反洋教斗争是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可以说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反洋教斗争的总汇合。义和团运动以后,反洋教斗争仍在直隶、四川等省持续了一段时间,辛亥革命前,在大江南北的许多省份也时有发生,但总的趋势是逐渐沉寂下...  相似文献   

8.
(一) 美帝国主义从来就是压迫和剝削中国人民的死敌。1905年在全国范圍內普及各个阶层的反美爱国运动,就是近代中国人民对美帝国主义的压迫所給予的响亮而有力的回答。 1848年美国旧金山发现金矿以后,美国資本家就利用各种欺騙宣傳乃至拐帶綁架等无耻手段招致中国劳动人民去美国,从事开金矿、筑铁路、墾荒田、种果园、养牛羊、捲烟、織布、洗衣以及其他种种劳役,于是在美华工便一天天增加起来。美国資本家就是利用中国工人的血汗灌溉了美国西部,并从中榨取了“几十亿万”的利潤。华工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他們的工作非常沉重,劳动条件很恶劣,不少华工因此丧失了自己宝貴的生命。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經济危机的发展,美国国內的阶級矛盾空前尖銳化起来,罢工运动到处皆是。美国资产  相似文献   

9.
专题指导 本专题主要包括三元里人民抗英、新思潮的萌发、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地主阶级洋务派、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及实践活动是本专题的重点。对《天朝田亩制度》、洋务运动和三民主义的评价,以及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的特点、功绩、教训的分析等,是本专题的难点。 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广大爱国军民以及各阶级、阶层的仁人志士,都曾为之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抗争和探索。 禁烟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先声。三元里人民抗英,是人民群众第一次自发的反侵略斗争。鸦片战争的失败,促成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铁路、矿山的争夺日趋激烈,中国人民收回利权的斗争也逐步推向高潮。其中,河南人民反对英国福公司的斗争,是一场有广泛社会阶层参加的规模较大的反帝爱国运动。这场斗争和全国各地收回利权运动相呼应,推动着辛亥革命的到来。本文拟对这场斗争作一考察,从一个侧面透视辛亥革命前的河南社会。英国殖民者垄断河南矿业的野心  相似文献   

11.
对艾青诗集《大堰河》出版的时间,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刘绶松编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王瑶编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唐弢、严家炎合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田仲济、孙昌熙等合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都写为一九三六年出版。  相似文献   

12.
日本政府和人民对于辛亥革命及其引起的革命运动有过密切的关系.现将我国关于"辛亥革命与日本"的研究成果加以整理介绍如下.一概况中国革命同盟会是在孙文从欧洲回到东京的1905年6月成立的,日本有志人士也参加了成立工作,平野义太郎在《大亚细亚主义的历史基础》(河出书房1945年出版)一书中详细叙述了当时的状况,不过,这本书是在太平洋战争的末期为了拥护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思想而写的.壮山康夫在《近代中国与日本》(法律文化社1958年出版)一  相似文献   

13.
一、辛亥革命对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二十世纪初,东南亚地区人民和亚洲人民一道进入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革命风暴的阶段。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随着1905年的俄国运动,民主革命席卷了整个亚洲——土耳其、波斯、中国。在英属印度,动荡是在增长着。”“辛亥革命是这次革命的高潮中爆发的,而且一经爆发成功,无疑地便反过来促进这次高涨,使其达到更大的高涨。 下面通过各国的一些历史事实,叙述辛亥革命是怎样影响,在那些方面影响二十世纪初期东南亚的民族解放运动的。  相似文献   

14.
一、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一)亚洲革命风暴1.事件: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的起义、阿富汗人民反对英国侵略军的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2.意义: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封建势力,表现了亚洲人民不畏强暴,要求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勇气。(二)亚洲的觉醒1.典型事件:朝鲜人民反日斗争、中国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心理学译著出版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第一部汉文写的西洋心理学”是哪一本心理学界老前辈张耀翔教授在1941年写的《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史略》一文中曾写道:“第一部汉文写的西洋心理学是江苏师范编的心理学,江苏宁属学务处出版,时在光绪32年(1906年)。”华东师大图书馆现藏有一本光绪31年(1905年)出版的《心理学》又名《教育的心理学》,编辑者湖北师范生,具体署名:陈邦镇、范维藩、郭肇明、胡鹏翥、傅廷春合编,发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初期,湖南、湖北、广东三省人民收回粤汉路权的斗争,不少论著都有所论述,但其中对广东人民如何参加这场斗争及其作用均语焉不详。而收回粤汉路权的斗争,虽由湖南首倡,但斗争的结果,结局最好,真正实现了商办的是广东。笔者据所见资料,就广东人民如何参加收回粤汉路权的斗争及其作用作一概述。二十世纪初期广东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1905年已有资金万元以上的近代工矿业九十三家①,约占当时全国的三分之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广东民族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日益加深。1905年广东外贸入超为七百二十多万海关两②。1905年我国食糖一项入超达二千零四十六万两。汕头本以出产糖货为大宗,但因“香港之车糖销往中国  相似文献   

17.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青年学生及各阶层人民反对美蒋反动派的斗争。1947年5月,上海学生掀起的这场运动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学生运动。这场运动的背景是蒋介石国民政府在抗战胜利后坚持推行独裁内战的方针,一方面发动内战,大力进攻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解放区;另一方面推行反动独裁统治,强力压制、打击、迫害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所以学生把反内战和反迫害作为与国民党政府斗争的目标和口号。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初年,祖国处于危难之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日益加紧,清王朝残暴卖国,更变本加厉,使人民不能再忍受下去;于是爱国革命的浪潮,就在全国兴起.青年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清政府的不满日甚一日,因此,在国外以日本东京为中心.在国内以上海为中心,宣传新思想,批判旧思想的刊物,不断出现.辛亥革命前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可以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著名的革命报刊有:《国民报》、《游学译编》、《大陆》、《新湖南》、《湖北学生界》、《浙江潮》、《江苏》、《国民日日报》、《中国白话报》、《童子世界》、《女子世界》等等.他们批判的问题相当广泛.批判的口径虽不完全一致,批判的程度也有深有浅,但他们所批判的主要对象显而易见是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大别之,有君主专制(见张(木丹)、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63、64—65、72—74、74—76、480各页;第一卷下册586、588、598各页.以下简称《选集》一上、一下等)、奴隶根性(《选集》一下589、671—674、702各页)、官僚政治(《孙中山选集》上卷22页,《选集》一上76、397、543:一下599、656、657、735各页)、法古和孔学(《选集》一上73、429、  相似文献   

19.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一有九个专题,其中专题二为“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下设三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伟大的抗日战争》。就《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而言,  相似文献   

20.
在晚清那样一个近代社会开始形成的过渡时期,新闻媒体的勃兴为社会大众对公权领域的"知情"提供了通道。而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其社会监督的效能。文中以1905年反美续订华工禁约运动为个案,研究当时报界最有影响力之一的报纸《大公报》对于这一事件的反应,以及该报的一系列报道所反应的社会现实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