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特色文化就是具有独特的鲜明个性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由特定历史地理环境因素所决定的一种文化风貌。特色文化展示方法主要有文化实物展示、文化生态展示、文字图片展示、视听影像展示等。特色文化展示基地是指在拥有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的特定区域集中展示特色文化的场所。特色文化展示基地的建设模式主要有自然景观模式、民族文化生态村模式、大理洱海游船模式、云南民族村模式、文化产业园区模式、影视基地模式。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村寨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各自具有其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和特征。而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文化因子往往是少数民族村寨聚落的内聚核心和精神纽带,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交融性、广泛性和娱乐性等特征。近年来,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既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哈尼族村寨在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民族文化也在发生变迁,呈现出多样化、流变性和断裂性,同时也带来了民族文化生存诉求和身份认同危机。因此,将哈尼族传统优秀体育文化与建设生态美丽乡村、和谐社会进行适当对接,紧紧依托民族村寨,提高族人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哈尼族村寨独特的地域文化,全面提升哈尼族村寨体育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在城市文化发展战略中具有担当城市历史记忆、体现城市人文精神、展示城市生态文明的时代功能.可以从点面结合规划、加强县级博物馆建设、融集社会资源、依靠社会力量等方面入手,加快发展连云港市的博物馆事业,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场所.  相似文献   

5.
深居中国乌蒙山区的六枝梭嘎长角苗,原始、古朴、独特的文化习俗通过生态博物馆建设得到了有效的传承与保护。脆弱生态本底里,世居民族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自然、社会、生命三个维度的生态美学价值,在长角苗活态的原生文化中充分彰显。文章以长角苗的文化色彩为研究载体,探寻蕴藏于生态、生存、身体中生命美学的价值韵意,实现民族文化科学传承。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对云南节日体育文化的生态特色进行分析.认为,节日体育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民俗节日为时间节点,以运动项目为载体,展现一个民族独特的自然生态及生产、生活实践的文化行为体系,具有浓烈的生态意向.云南节日体育的生态特点表现为对自然现象与规律的模拟、对自然环境的积极顺应,以及对信仰意义的转换.对民族节日体育的生态学研究,有助于对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进行全方位把握.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记忆载体,往往以特定的肢体语言表达出少数民族的内在情感、思想、性格及生活诉求,其文化的动感性特征更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特别是其本真的灵活、随意的情感表达方式满足了人们参与体验、娱乐观赏、健身休闲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大力建设国有的历史—文化类博物馆为引领,以发展行业博物馆和民营博物馆为两翼,以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大胆创新,整体快速推进为基本模式,包括应采取大力新建、适度扩建和改建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完善、充实、开发和大力推进社会历史—文化类博物馆(院)建设发展,大力推进主要以行业类博物馆呈现的自然科技类和艺术类博物馆(院)建设发展,花力气扭转特殊型博物馆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不相适应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文化生态和区域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文化生态可以通过旅游开发带来区域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大规模的文化生态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实现居民的文化自觉。生态博物馆理念下原生民族文化的开发实现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保护原生文化→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更好的保护原生文化。  相似文献   

10.
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民族村则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缩影。本文通过在云南民族村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对在民族村游览的游客主体行为特征及其对景区各项因子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并运用灰系统理论对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到了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提出了云南民族村现今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云南民族村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