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技风》2017,(25)
近年,在我国逐渐兴起的专利权质押,给因规模小、固定资产少而面临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带来了福音。然而,由于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专利权质押融资业务未能得以长足发展,没有充分体现其效益价值。所以,强化探索专利权质押融资,健全有关法律体系,其实践与理论价值巨大。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专利权质押融资法律制度的建设性建议:一是将专利权质押标范畴纳入专利申请权;二是健全专利权质押登记体系;三是强化专利权质权人利益保护;四是专利权质押标的价值评估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近年来中国专利权质押融资整体状况出发,对中国专利权质押质权人中的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进行了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并提出专利权质押融资发展中的困难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超  张晓琴 《科研管理》2020,41(1):142-151
本文以实施专利权质押融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视角,运用PSM-DID模型方法,对2008-2010年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参与质押融资并经营9年以上的223家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专利权质押融资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净效应,这种净效应在时间上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深入分析发现,质押专利类型、质押专利数量及其专利剩余保护年限发挥了质押融资对企业绩效的正向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对成熟企业净效应大于初创企业,对新兴产业企业净效应优于传统产业企业,对中大型企业净效应高于小型企业。上述结论为我们理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专利权质押融资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源相融合的产物,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2009年以来浙江省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专利权质押融资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专利权转化为融资资金的比例较低、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专利整体价值较低等问题亟待解决。在对制约浙江省专利权质押融资发展因素分析基础上,分别从专利权质押融资各参与主体的角度提出包括完善治理结构、提升专利质量、加强专利权管理与保护,设立科创支行或事业部、加大专利权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强化企业信息管理、健全专利权价值评估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完善专利权交易平台和设立政策性银行等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浙江省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专利权质押融资及其在我国近期经济建设发展中的机遇,分析了我国近期专利权质押融资发展的情况、发展特点和面临的挑战,并就如何发展完善专利产权质押融资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超  张晓琴 《科研管理》2006,41(1):142-151
本文以实施专利权质押融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视角,运用PSM-DID模型方法,对2008-2010年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参与质押融资并经营9年以上的223家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专利权质押融资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净效应,这种净效应在时间上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深入分析发现,质押专利类型、质押专利数量及其专利剩余保护年限发挥了质押融资对企业绩效的正向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对成熟企业净效应大于初创企业,对新兴产业企业净效应优于传统产业企业,对中大型企业净效应高于小型企业。上述结论为我们理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郑州春泉暖通节能设备有限公司(简称郑州春泉)利用专利权质押成功地取得河南省第一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突破了河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瓶颈,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利用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受益企业。2012年9月,郑州春泉顺利完成了第三笔专利权质押融资。五年来,郑州春泉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优势,在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和郑州市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不断地研究、探索、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这一新型的融资模式,并使之常态化实施,受到河南省政府的表扬,为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权质  相似文献   

8.
专利权质押为中小型企业融资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本文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08-2012年度专利权质押的相关数据为依据,首先概述了我国专利权质押发展现状,接着从出质人、质权人以及专利权质押标的物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型企业专利权质押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专利质押融资情境下优质质押专利的特点,综合考虑专利本身价值和专利权企业运营状况对质押专利选择的影响,优化优质质押专利选择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优质质押专利选择指标数据难以量化的特点,提出基于模糊VIKOR法的多属性折中决策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专利权质押是一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风险比较大的金融产品。中国专利权质押涉及主体有国有五大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以及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出质企业。如何帮助这些金融机构地控制专利权质押风险,建立专利权质押出质企业指标非常重要,文章初步构建专利权质押出质企业指标体系为这些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胡成  朱雪忠 《科研管理》2021,42(3):109-119
为推动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审核重心的新型专利质押融资模式顺利实施,本文运用信号博弈模型对该融资模式实施的市场均衡状态进行分析,结合博弈模型中的参数研究了其实施的困境。结果发现,该融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专利质押融资市场失灵”与“质押融资市场效率低下”的问题。建议政府采取措施加大专利数量伪装的经济成本、技术成本与失信成本,保障专利质押融资市场有效运行,在此基础上组合运用贷款补贴与科技政策工具调控可融资的企业数量,以提升专利质押融资的整体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12.
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研发与技术成果转化,然而这些工作往往受到资金不足的约束。本文以专利与融资入手,在界定专利融资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实践中分析了湖北、广东、江苏、河南和北京等地专利质押融资现状及特征,从理论中归纳出影响专利融资能力的三个维度即专利价值、企业经营状况和外部融资环境,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构建出一个高新技术企业专利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9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构成,有助于合理评价企业的融资能力,深入揭示增强融资能力的关键影响要素,促进创新绩效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专利质押融资质物的价值类型本质上是质押贷款资产价值。商业银行在开展专利质押融资质物评估时,要考虑质物在未来整个贷款期间可实现的资产价值,综合考虑财务价值与战略期权价值,运用改进后的Black-Scholes模型构建专利质押融资质物评估模型,结合商业银行对某公司专利质押融资项目的价值评估对该模型开展算例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凭借质物可得到贷款赢得发展机会,而银行风险也在有效控制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数字金融作为一种数字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下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与企业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而且数字金融是部分通过影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促进企业创新投入。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数字金融发展通过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在民营企业和非四大审计的企业中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朱国军  许长新 《科研管理》2012,33(12):117-125
面向中小企业的专利质押融资业务能够有效盘活无形资产,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本文主要研究银行专利质押融资业务的核心风险控制指标——质押率决策。基于博弈理论,提出完全市场模式下的专利质押融资质押率实质上是银行与企业博弈的结果,该结果符合Stackelberg leadership model。从企业违约风险评估与银行承担风险程度两个维度,将博弈模型求解问题转化为纳什均衡求解,并运用VaR风险计量等方法,确定银行最优质押率,探索达到纳什均衡的情境。本研究将为银行专利质押融资质押率决策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取创业板上市公司2012—2019年数据,研究专利类型对企业融资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均有助于企业获得资金,且在短期借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此外,从企业地域分布、行业属性、专利授权率及股权结构进行分组讨论,实证结果显示:地区间企业运用专利的融资能力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企业能够充分挖掘专利的融资价值;战略性新兴企业的专利融资效果更为显著;专利的授权率可以显著提高企业融资额;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企业利用发明专利进行质押融资的效果好于股权集中度较低的企业。在异质性作用下,专利对企业融资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行业差异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