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对这个问题,我们党已经有了明确的回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明确的回答,是对革命导师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进一步的深化,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党三十余年来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也是根据我国国情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研究宣传这一理论,是我们理论工作者当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建国50年来,我国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所有制结构理论在艰难探索中曲折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从保留、消灭到发展,经历了类似“马鞍型”的曲折发展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有制结构理论获得了多方面的重大发展,这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歪曲”和“背叛”,而是体现了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的统一性和整合性,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有效途径,从而使我国经济建设走上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一、连本溯源消灭和有制,应由社会生产力本身来决定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生产…  相似文献   

3.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当前,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状况,同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相比,是很不相称的。”报告指出,我们的许多方针政策和理论还有待于完善和发展,从而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明确而又艰巨的任务,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一支包括大批新生力量的富有创造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我国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博士点和硕士点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更好地发挥这支重要力量的作用?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一些招收  相似文献   

4.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日益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其意义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但是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应是封闭的僵死的,而应当是开放的发展的,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时曾经指出:“主要的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因此,我们在学习宣传运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时,除了要准确地理解把握其含义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它所揭示出来的发现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斗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也必须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精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它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科学的一般原则同我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三大明确完整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在经过建国以来近四十年的艰苦探索之后,终于完成了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伟大的飞跃。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的发展史上的深远影响,必将在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日益充分地显示出来。在当前,它的巨大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的理论根据和行动指南。依据这一科学的理论,我们认为,发展我国继续工程教育事业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7.
“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突破”提法质疑苏戎安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已成为全党共识,写进了十四大报告和党章。可是近年来我们的某些理论宣传中也流行着另一种说法,宣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乐思...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成立于1994年,是党中央在全国建立的七个理论基地之一.自2005年组织召开全国高校相关理论中心工作会议以来.在中宣部和教育部党组的领导下.我们围绕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课题研究、理论宣传、决策咨询、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性实践超越,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界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新时期的党建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又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创立和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全面和准确地阐述了党的建设问题,创立和形成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这个理论,科学反映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党理论和党建实践,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史上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更加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经过十年实践检验而为亿万人民所认识和接受的科学理论,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旗帜。”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本身,就体现着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12.
王景宇  刘博 《江苏高教》2023,(5):97-102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面临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诸多挑战,如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新媒体监督管理不到位、队伍建设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如何在波谲云诡的复杂形势中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关键是要在“变化”中“守正”,即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变”中求“创新”,对高校思政育人形式内容加以革新、网络媒体技术手段加以升级、工作队伍体制机制加以优化,不断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德育工作总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我国社会主义德育基本观点和思想、工作方式,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针对我国当前德育研究现状和长期以来德育的经验和教训,很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高度来分析关于人的主体性、需要和价值意识等基本范畴与德育理论的关系,以便我们从“就德育研究德育”的小圈子中跳出来,把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建立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之上。  相似文献   

14.
一、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概况(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学科体系日臻完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从而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同时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历史课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等,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正>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简称“四以”)这“四以”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向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的基本要求。“四以”是历史新时期之宣传思想工作的纲。用“四以”培养“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呼唤。认真学习、全面落实“四以”对于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的“四有”新人有着重要的现实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 “四以”的四句话,精辟简洁、内涵丰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并行不悖、相互统一。 第一,理论基础是统一的。统一在建设有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之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形成的新经验、新思想、新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进行新的历史进军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7.
武明 《华章》2012,(35)
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理论要掌握群众,群众要掌握理论,是理论与人民群众双向互动的辩证统一.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广大人民群众两者之间是通过什么路径来实现各自目标的,这是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理论队伍、领导示范、制度设计、大众文化等视角来探讨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此,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十年“文革”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6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形成?这个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运用“一国两制”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实和发展着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9.
日前,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结合”,即:要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新实际.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要紧密结合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和工作、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突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及其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深入思考和理论探索,毛泽东形成并发展了关于意识形态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系列理论观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二是意识形态建设是经济建设的“灵魂”并发挥“统帅”作用,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三是各级党委都要重视抓宣传思想和政治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四是要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毛泽东的意识形态理论至今仍闪耀着独特的思想光芒,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其当代启示主要有四点:一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二要常态化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三要加强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斗争;四要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