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今年起,赣南师范学院将在2006级全院本科生教学中推行导师制,此举开我国本科教育之先河。本科生导师制是在实行班级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的制度。该院体育学院院长肖桃芳教授向记者介绍说,导师与教师虽只有一字之差,却大不相同。导师应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具有知识、专业和思维的复合性。实行学士导师制,首先将会给本科生充分接触高层次教师的机会,加强师生双方面对面的交流;其次导师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为大学生创造更好…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类课程将试行"双导师制"。在此项工作试点期间,将有100名基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给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上课。据了解,"双导师制"主要指大学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和培养师范生、中小学学生和幼儿的机制,蕴含了3种"双导师"制度:对高等院校在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授课教师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来自基层的中小学教师;对进行教育实习的高年  相似文献   

3.
导师是教育硕士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提升导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我国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主要存在部分由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缺乏教师教育者必备的素养、单一导师制的门户偏见影响导师应有的治学精神、不健全的导师聘任与淘汰机制不利于导师的专业发展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应通过完善导师遴选机制、健全导师评价机制、持续开展导师培训、加强指导过程管理以及实行"双导师制"等途径,不断提升导师素质,促进导师队伍建设,切实落实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根本职责。  相似文献   

4.
所谓班级导师制,是指各高职院校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教学班级为单位,为每个教学班配备一名成长导师,由导师对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帮助,以促  相似文献   

5.
"学生发展导师制"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的基础上,各科任教师以导师的身份参与班级管理,全面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发展的一种教育教学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实践中,"学生发展导师制"的实施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变,教育方式得到创新,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家校育人氛围得到强化,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相似文献   

6.
正一高职院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必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是青年教师中的特殊群体,肩负着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双重使命。重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积极实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导师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5):115-118
学分制视阈下,本科生导师既是学业导师,侧重于学生的专业辅导和综合技能培训,又是学术导师,重视学生的学术引介和创新思想的培育。在现实层面上,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既需继承欧美知名高校导师制的内涵要义,更要立足于我国高校教育环境和现有教育资源,在广纳师生建议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完善选课制,并坚持自由民主、灵活多样的原则为学生选配导师。同时,需要逐步构建以"互选导师+随机导师"模式、"课程导师+科研导师"模式、"个人导师+团队导师"模式等为核心的立体网状运行模式,而此对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效果也是颇有助益的。  相似文献   

8.
曾丽 《文教资料》2013,(28):128-129
班导师制是新形势下推出的一种由专业教师兼任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班导师由于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在对学生的培育中,能够发挥不同于辅导员的独特作用,但目前班导师制还不是很完善,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健全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内涵 "专业导师制1+1+1"人才培养模式是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结合学生不同个性而实施的一项教学改革.专业教师根据自己专业研究方向和从事的科研开发项日,结合大学生科技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训计划,各类院、省、国家技能竞赛等,以专职专业导师身份提出专业研究方向或科研项目;校企合作企业行业能手、技术专家结合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工程开发项目、企业培训平台等,以兼职专业导师身份提出参与计划和方案.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实施教书育人的有效载体,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由高校聘任到学生班级,协助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行为引导、学习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教师.本文从高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工作职责及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本科导师制是由教师对本科生的学习、科研、生活、思想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学生管理和教育制度。对浙大城市学院导师制的调查研究显示:导师制获得了大多数同学和导师的肯定;导师制在学生间交流沟通和师生间专业指导方面优势明显;浙大城院最合适导师制师生比比值为1;25;发展导师制需要学院优化信息制度和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12.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如剑桥大学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最大特色是导师制。学生进入大学后,学院为所有的本科学生配备导师,导师由各专业的教师兼职,主要是针对那些有潜质的学生给予进一步培养、提高的制度。目前,我国有很多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取得很大成效。而在高职高专导师制培养的院校为数不多,除了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首创高职教育导师制培养模式外,哈尔滨工程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高职院校在大三学年,也按照确定的各专业“专门化”方向,实行导师制培养。在导师制培养的过程中,专业教师是主体。专业教师不…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115-116
"双导师制"是黄淮学院音乐表演系培养音乐教师教育方向创新人才过程中的创新举措,将企业、行业、专业方面的社会人才资源纳入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校外导师参与音乐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到学生学业、专业、就业的指导等,为创新培养音乐教育人才发挥"双导师制"的1+1﹥2的特殊功能,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一些成绩,为应用技术大学创新音乐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团队导师制“的立足点,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团队导师的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指导等方面。构建“团队导师制“的实施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核心课程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社团活动指导,通过专业学习导师、生活指导导师、职业指导导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以素质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中学设置导师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主流形式后,班主任、科任教师便开始各有分工,在人们的心目中和实际操作中,管理学生是班主任的事,科任教师只负责教书,解学生知识上的“惑”。这种管理班级的模式之所以能沿袭下来,自有它的合理之处。但是随着关注学生个性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出现,班主任一人管理班级的局限性开始明显地凸显。本文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一种设想——在中学实行导师制,以弥补传统班级管理的不足。一、导师和导师制导师,在高等学校或研究部门中泛指指导学生学习、进修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教师,特指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完成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  相似文献   

16.
学校构建幸福德育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改革,科学地进行幸福的德育教育,使德育变成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幸福观、体验幸福、培养幸福能力的过程。多关注青少年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内在精神的发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创新学校特色的德育教育模式,推动农村学校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学生成长导师制是基础学生成长导师制采取"四导"策略,即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每学期至少对所有学生单独谈话两次以上,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和学习状况及行为上的细节表现,通过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学生的肯定。该模式是以学生班级为单位,配备德才兼备的教师担任导师,每位导师负责一个小组,起到"导心""导学"的作用,并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和印制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手册。同时学校  相似文献   

17.
学业指导、思政教育和安全教育是班导师工作的重中之重。专业教师担任班导师工作,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专业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在坚持专业特色的同时,以专业素养为媒介和催化剂,在形成创新学风、加强"三观"教育和维护校园和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提升班导师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班导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所聘用班导师是否得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目前不少高校采取专业教师兼任班导师的选聘方法,这种做法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建立和实施大学生导师制度,是新形势下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高职高专大学生导师制建设中,存在大学生导师角色定位不准确、对大学生导师制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学生导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大学生导师与辅导员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高职高专院校应尽快明确大学生导师的定位与职责,提高导师工作的实效性;完善大学生导师培训机制,提高导师的"专业化"程度;协调大学生导师与辅导员的工作,形成合力机制。同时,大学生导师也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和发展阶段,努力探索引导的内容,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个体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0.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导师制以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制作加工能力等职业技能为目标,集专业指导和思想教育为一体。导师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专业指导、成长指导、发展指导。导师制的运行,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对导师的选聘和考评程序作出明确规定。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导师在实践中可采用项目驱动、大赛带动、毕业设计联动、社会实践等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