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3月23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高考模式。据鲁昕介绍,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进行。“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鲁昕说。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鲁昕说。"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鲁  相似文献   

4.
资讯     
<正>分类高考2017年正式实施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新的高考方案和招生录取方式将在2017年正式实施。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鲁昕同时透露,教育部将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是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鲁昕解释说:"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  相似文献   

6.
国内     
正宏观我国即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推出两种模式高考近日,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据鲁昕介绍,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鲁昕说。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这句话让不少人兴奋不已。高考模式:学术型与技能型分开日前,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将出台两种高考模式,一种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以下简称“技能型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一种是现有的高考模式,学术型人才的高考。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一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二是现在的高考,即学术型人才高考。在现行高考模式之下,无论是要报考职业技术类高校,还是要报科研型高校,各类考生都需要参加统一的"一张卷子"考试。这样的高考卷子是学术型的,旨在考查考生对高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帮助高校筛选具有学术潜质的优秀考生。然而,  相似文献   

9.
《云南教育》2014,(8):40-42
关于高考改革的任何讯息,总能引来万众瞩目。 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一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  相似文献   

10.
徐丽遇:日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一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二是现在的高考。即学术型人才高考。很多人在听到这一消息后,都简单地将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等同于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这样的理解,可能是有点偏差的。  相似文献   

11.
观点     
《天津教育》2014,(7):5-5
高考“双轨制”改革利好明显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一是选拔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二是现在的高考,即选拔和培养学术型人才的高考。高考“双轨制”改革利好明显。  相似文献   

12.
正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倒三角"的现状,倒逼高考改革。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新政,将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开辟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类人才不同的培养渠道,既为职业型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也为考生的自主选择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对于一些难以考取重点高校和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以后再也不必把时间和精力都赌在传统高考上了,"技能高考"同样可以实现人生梦想。自然界要保持生态平衡离不开生物多样性,高等教育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和  相似文献   

13.
郭文婧 《生活教育》2014,(11):45-45
正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上说,"教育部将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的工作,意味着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4月8日《中国青年报》)通过科学合理分流,在引导学生和社会倡导、弘扬正确的择业"  相似文献   

14.
正"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上说,"教育部将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的工作,意味着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据4月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千人一面"的教育环境里,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无疑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人说高考制度是教育首恶,欲废之而后快;有人说高考30年来功不可没,目前仍是最公平的选才方式;也有人说旧的高考制度已经穷途末路,必须进行改革。争论从未停止,改革也在全国铺开。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介绍了即将出台的"两类人才、两种模式"改革方案。根据这套方案,高考将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是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消息一出,社会反响强烈。高考改革箭在弦上,教育生态务实重置  相似文献   

16.
《陕西教育》2014,(7):93-93
国新办6月27日举办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针对此前“600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以及“高考将分为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两类”的说法,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王灏 《广西教育》2014,(10):1-1
正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表示,我国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一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二是现行高考,即学术型高考。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选拔性考试,高考改革的每一个动向都牵动整个社会的神经。从"3+2"到"3+X",从全国统一考试到各省自主命题,从统一招生到高校自主招生,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试形式,抑或招生方式,高考改革的步伐一直都未停止。但历来每次改革都受困于顶层设计,而未从根本上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窘境,反而使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8.
正人才是多元的,选拔方式也应多样化。古代科举考试就有文举和武举之分,如今的研究生招录也有学术型和应用型之别,相比之下,高考制度却一直用同一把"尺子"衡量,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它难以全面反映出广大考生的兴趣和特长,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已经开始探索高职招生与普通高考录取的分离。学术、技能两类高考,实际上就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和延伸。不过,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的设想固然很好,但对于一名十六七岁的高中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各类高技能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种类型。在分析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及三种类型高技能人才内涵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了三种类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学生将多一种选择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工作与就业指导处的王利博士认为:"采取两种高考模式将意味着过去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高考模式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学生多了一种选择。""现行高考是为选拔学术型人才而设立的,主要考核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可是要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