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江西省经济信息中心办公室就全省农户对耐用消费品、糖烟酒、穿着及床上用品和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组织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采用一户一表,面对面填表方式。共得有效调查表3045张。被调查总人数15707人。总劳动力数5797.5个。所调查三个县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391.97元,六个乡平  相似文献   

2.
信息     
我国第一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大幅提高 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记者张晓松、刘羊)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04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20744亿元,增长6.3%,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2%,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2004年我国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粮食总产量扭转了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根据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0161万hm2,比上年增加220万hm2;粮食产量46947万t,比上年增加3877万t,增产9.0…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橡胶林地的遥感识别与数字制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橡胶林地是西双版纳人工景观的主导类型,橡胶林地的遥感识别与动态监测对于促进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MODIS—NDVI数据,通过分析各植被覆盖地类的物候特征,判定橡胶林提取的时间窗口:以2010年TM为主要数据源,根据橡胶林在不同树龄所表现的光谱差异,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按照橡胶幼林(〈10年)、橡胶成林(≥10年)系统分析其光谱、纹理、地形以及类相关特征,完成了2010年橡胶林地的提取与制图。精度评价结果表明,总分类精度达到85.20%,较基于像元的决策树分类精度提高5.20%;其中橡胶成林分类精度达到92.50%,橡胶幼林分类精度在76.42%。统计结果表明,橡胶幼林与橡胶成林种植面积比重为1.04:1,与目前民营橡胶种植面积超过国营橡胶种植面积现状相吻合。研究提出来一种验证和提高橡胶林分类精度的新方法,即采用相同分类方法提取2000年的橡胶林地,通过2000年和2010年两期橡胶林地变化的叠加分析,发现橡胶成林提取方法较为可靠,而橡胶幼林误分率略大,可通过提取更晚年份的橡胶成林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内蒙古农牧区经济的发展,农牧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1997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80-19元,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05-00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44-86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4-73元。收入的增加使得农牧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农牧区消费品的数量增加、质量提高,消费关系日益复杂。农牧民消费也不仅仅是农牧民的家庭行为,而是一个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1 农牧民消费结构变化特征1997年内蒙古农牧民生活费用总支出为1559-59元,是1993年69…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主要有四大突出问题.一是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差距逐渐扩大.如河南省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85.82元,比广东省3654.48元低1668.66元,2011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虽上升为6604.03元,但比广东省同期的9371.73元相差扩大为2767.7元.  相似文献   

6.
凤屯乡位于牟定县西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2公里,海拔2 000-2 897米,年平均气温12℃,土地面积141平方公里,耕地672公顷(约合10 081亩),其中,水田332.6公顷.全乡辖5个村民委员会83个村民小组.1999年,全乡有农户1 911户,总人口8 574人,其中,彝族人口5 344人,占总人口的62.33%,是一个冷凉山区彝族贫困乡.199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99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776万元,乡财政自收收入78万元,粮食总产量2 638吨,农民人均有粮319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53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500元以下和人均有粮300千克以下的特困人口有1 048户4 523人.  相似文献   

7.
罗玛 《内江科技》2013,(12):55-55
<正>隆昌地处四川盆地南部腹地,幅员面积794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78.71万,其中农业人口59.14万,是一个典型的田多土少缺水的丘陵县。2012年,隆昌县被成功纳入四川省第一轮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实现畜牧业产值22.1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1.9%,实现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3240元,畜牧业人均纯收入增收175元,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2012年,隆昌县现代畜牧业实现了三个明显加快、五个明显提升,取得  相似文献   

8.
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新  叶倩  王迪 《资源科学》2019,41(10):1791-1800
为考察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本文在分析中国2009—2016年秸秆优质化能源产量年际变化、区域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增强回归树方法定量分析了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产量从2009年的119.63万t标准煤上升到2016年的508.51万t标准煤,以生物气化和固化成型为主,其中生物气化比重逐渐下降,固化成型比重迅速上升。全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均值从2009年的7.54 kg标准煤/hm 2上升到2016年的30.51 kg标准煤/hm 2。供给、需求和环境因素对其省际差异的贡献率分别为37.10%、35.60%和22.30%。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总体上随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均用电量和农村能源财政投入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人均耕地面积和机耕面积比例的上升而下降,随着饲草需求强度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前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行政力量的推动。西北、东北和华中等地区应加强对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的财政和科技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9.
朱惠利 《今日科苑》2010,(14):90-91
为了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更好的统筹城乡及国内外市场,2007年11月财政部、商务部决定联合推行家电下乡这一利国利民之策。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5月31日,山东、河南、四川三省成为首批家电下乡政策试点区。鉴于试点效果良好,两部委决定将家电下乡这一政裳在全国推广,并将实施时间统一暂定为4年。为了清楚地了解家电下乡的落实状况家电下乡到底发挥了多大效用呢,怎样才能使国家的补贴发挥最大的效用,笔者搜集了1996年到2009年山东省泰安市的GDP;1996年到2009年山东省泰安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00年到2008年山东省泰安市衣村居民的人均总收入与人均总支出;1996年到2009年山东省泰安市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品支出等数据;运用MATLAB分析之后得出家电下乡促使了2008年山东省泰安市的GDP的增长了4.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了1.48%,泰安市农村居民的总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增长了18.07%、生活消费支出占纯收入的比例增长了17.03%。之后分析了制约家电下乡发挥效用的补贴问题,并提出建议,对于补贴流程简化问题,建议建立公共补贴管理数据库;对于补贴比例问题,建议建立补贴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耐用消费品在农村市场上成了热销商品。为了深入的了解耐用消费品在农民心目中的位置,准确地分析耐用消费品市场的动向,我们对全市基层供销社、乡镇企业、个体户等进行了走访,并细致的了解了40个典型农户(人口,200人),对1989年耐用消费品市场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畜禽禁养政策对于调控畜禽产业布局、强化畜禽污染防治及促进畜禽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禁养区养殖户如何优化替代生计策略?畜禽禁养政策对养殖户家庭收入产生怎样影响?学术界对此鲜有研究。本文基于河北、河南和湖北生猪养殖密集地区364户养殖户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粗略精确匹配法(CEM)探讨畜禽禁养政策对养殖户替代生计策略的影响及不同生计策略下的家庭收入效应,并运用定性与定量混合研究方法(MM)对模型估计结果进行解释。研究发现:①禁养区养殖户选择商业经营和外出务工的概率分别提高32.70%和28.20%,选择畜禽养殖的概率下降71.10%,但畜禽禁养政策对养殖户从事农业种植的影响不显著;②畜禽禁养政策提高了禁养区养殖户的商业经营和外出务工收入,分别增加2.191万元和1.202万元,但养殖户家庭总收入和人均收入水平显著降低,分别减少2.305万元和0.461万元/人;③畜禽禁养政策拉大了禁养区和非禁养区养殖户之间的家庭总收入和人均收入差距,替代生计策略并没有维持禁养区养殖户原有的生计水平。因此,政府在畜禽禁养政策优化、圈舍土地复垦及产业转型引导等方面予以调控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郭海丽  王礼力  李敏 《软科学》2012,27(7):81-85
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为研究对象,对我国1994~2008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来源中的财政投入、银行贷款、自筹资金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财政投入对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有显著作用,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的作用相对较弱;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财政投入对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也有显著的资金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宁夏西吉县三岔小流域为对象,应用线性多目标规划方法对黄土梁状丘陵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生产潜力的发挥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按目前参数模型结果实施后,人均年收入将由193.36元提高到515.18元,土壤流失量将减少42367t,需投资7.95万元;按潜力参数模型实施后,人*土地利用结构、生产潜力、目前参数、潜力参数  相似文献   

14.
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社会保障功能价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构思地块尺度耕地社会保障功能价值测算方法,测算调查水田、旱地地块社会保障功能价值的基础上,识别耕地社会保障功能价值影响机理,构建促进耕地社会保障功能价值供需平衡的综合措施体系.结果表明:①水田地块的社会保障功能价值水平总体高于旱地地块,耕地地块复种指数越高、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越高,越利于耕地地块社会保障功能作用的发挥;②耕地地块社会保障功能价值受到农户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和农户家庭农业人口人均非农纯收入因子的显著负影响,受到耕地地块地均纯收益因子的显著正影响;③要促进耕地社会保障功能供需平衡,一要通过增加耕地资源数量和提高耕地资源的物质产品产出能力来提升耕地资源的社会保障功能供给能力,二要从提高农户家庭的非农收入水平、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来减弱人类对耕地资源社会保障功能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5.
郭浩  江耀  王静爱  梁勤欧 《资源科学》2021,43(9):1889-1902
气候变化背景下旱灾频率、范围和强度的增加给农业生产活动带来极大的影响,为了解旱灾风险防范过程中,农户行为与政府目标的一致性程度,促进农户与政府风险防范协同一致,本文从提高经济收入和增强干旱适应两个维度评价内蒙古兴和县农户的种植策略及其与政府规划目标的一致性,并计算一致性指数。结果表明:①有81.67%的农户种植策略受经验影响较大,选择种植适应性较高的作物,农业种植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其种植策略更侧重干旱适应性,以保证稳定的农业生产;②根据农户种植策略与政府目标的差异,可将农户划分为4类,其中高收入-高适应型农户仅占9.98%,且主要分布在兴和县政府驻地附近,约有20.69%的农户属于低收入-低适应型,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南北边界地带,其与政府目标的一致性水平较低,一致性指数平均值为-0.106,低收入-高适应型农户和高收入-低适应型农户分别占所有农户的60.26%和9.07%;③总种植面积和作物多样性两个因素对农户种植策略与政府目标一致性影响最大,其中作物多样性对经济收入偏低农户的目标一致性有正向影响,而对经济收入偏高的农户则具有负向的影响。本文可为旱灾风险防范相关政策制定,提升综合风险防范水平等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柳荻  胡振通  柳金昊 《资源科学》2022,44(2):350-364
休耕是实施“藏粮于地”战略、落实耕地保护政策、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探究休耕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对于评估和完善休耕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区为例,运用330个农户样本的调研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分位数回归法,分析休耕生态补偿对休耕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对不同收入水平休耕农户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①休耕生态补偿对休耕农户收入整体上具有正向影响,家庭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约24%;农户主要通过增加非农就业来增加间接收入实现增收,而无法实现非农就业的休耕农户收入会减少。②休耕生态补偿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休耕农户收入影响存在差异,对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农户群体的家庭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低收入、中等偏上和高收入农户群体的家庭收入影响不显著。③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受到农户自身特征的影响,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平均健康程度、村干部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耕地面积、租入耕地、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完善休耕生态补偿制度,需要充分尊重农户休耕意愿,着力解决休耕区域剩余劳动力再就业的问题,对于低收入水平的休耕农户,可以提供公益性岗位等特殊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7.
生活用能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影响生活能源消费量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地理和生活方式等。文章以中国28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分为北方城镇、北方农村、南方城镇、南方农村四组,分别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997-2011年间各省区人均生活能源消费与人均收入的关系。结果显示:①人均生活用能与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②由于加热和制冷是居民生活用能的主要方向,收入与用能的关联表现出有趋向的空间差异;③北方高纬度区域和南方低纬度区域人均生活用能受收入的影响最大。在农村地区二者的关联性普遍比城镇地区大,其中北方城镇化水平高的省份二者关联性更强,而在气候温和的南方,二者的表现较为复杂;④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方单位收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更大些。由此建议,要通过清洁能源的开发、科技进步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黎翠梅  刘颖  钟维宇 《资源科学》2015,37(8):1571-1577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作为实现农村土地与金融对接的纽带,对破解农户融资担保难题、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的众多因素中,农户的参与意愿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对湖南省长沙县8个村220户农户的调查,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影响长沙县农户参加意愿的显著因素有户主年龄、农田设施状况、家庭人均收入以及耕种意愿。其中,家庭人均收入有正向影响,即人均收入越高,农户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越强,而其他三个因素有负向影响,即户主年龄年龄越大、农田设施状况越好、耕种意愿越强,农户参与该业务的意愿就越弱。  相似文献   

19.
张哲晰  穆月英  侯玲玲  杨鑫 《资源科学》2019,41(8):1400-1415
水资源是关系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协调政府与农民关于增效与增收的目标出发,以2017年中国环渤海设施蔬菜主产地蔬菜专业村357个蔬菜种植户调研数据为例,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及条件混合过程(CMP)、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与工具变量分位数(IVQR)方法,对滴灌技术推广的约束因素与增效增收能力进行分析,探索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水资源稀缺程度较高的蔬菜主产地,种植年限较短,但家庭资本充裕且对节水知识了解程度越高的蔬菜种植户更倾向于采用滴灌技术;②滴灌技术具有明显的增效增收作用,蔬菜种植户采用滴灌技术后,每吨灌溉水产出可增加17.16 kg蔬菜,增收45.90 元,具有推广的长效动力;③滴灌技术的产出与经济效应存在“马太效应”,对于生产条件好的农户而言,滴灌技术的产出与经济效应更加明显;④技术供给层面的灌溉制度设计不健全、设备工程设计与质量较差、培训与售后服务不足,农户技术应用层面的专业知识与技术缺乏、与现代农业对接能力弱,以及政府层面的补贴不够科学、到位是影响农户滴灌技术采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需要加以注意,此外,灌溉水价的适当提高,将有助于加快田间节水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