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文学理论教材的关注,是新时期文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近些年对这方面的研究似乎更加重视。新时期初期,夏中义思考以往代表性文概教材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等的不足,从而萌发了尝试写作新文学原理的想法。后来也多见评价的类似论文,如郭昭第《文学理论教程缺憾剖析——与童庆炳等先生商榷》、上海学者方克强比较几部文论教材的《后现代语境中的新世纪文学理论教材》等。总之,文论教材新体系的建构、研究,是新时期文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认识、把握新时期文论,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学理论课程是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文学理论教材,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教材在体例框架的建构上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即80年代文论教材的编写呈现出在承继中发展的特点,而90年代以来的教材则体现出在发展中更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时期之后,文艺理论研究日新月异,成果累累,已初步形成崭新的格局。但相形之下,高校的文学理论教学却显得比较荒凉。具体表现为教材陈旧、观念僵化,脱离实践、缩手缩脚诸方面。因此,改革教材、更新观念、解放思想、面向实践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对新时期三十多年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探讨、研究文学意境论问题的概况,意境说的提出和发展作了较具体的述评。涉论教材45部。  相似文献   

5.
文学理论教材是文学观的体现.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理论教材呈现出不断革新的局面,出版的教材种类不断增多,在内容和体系上各有特色,编者们都力图在继承传统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银建军教授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就是在这种学术氛围下出现的一部独具特色的力作.该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文学理论反思研究的内容之一,是考察以教材为载体的文学理论讲述。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最具有代表性。《文学理论教程》作为审美文论思潮的产物,以崭新的理论命名,富于创造性的体例框架以及对于中西方文论大胆借鉴和积极吸纳的姿态等,完成了对新时期之初文学理论讲述模式的超越,实现了文学理论知识讲述的现代性转型。问题与局限主要体现在:对新思想、新观念和新体例的过度追求,抑制了对自身科学性的要求;名词术语的密集使用增加了教材的费解程度;个别语病降低了人们的阅读美感。  相似文献   

7.
在文艺学学科的发展中,文学理论教材作为文艺学思想转化及传播的文本形式,在中国大约有近百年的历史,并在文艺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教材是经过反复研究的历史积淀,是普遍达成共识的学科的精华,代表着学科的主流。新时期之初,指“新时期”的第一个阶段(1978年-1984年),即,从“文革”十年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六年时间,这期间的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体现出如下时代特色:第一,由于“解放思想”的渗透,抛开了对政治话语的依附,在文学理论界关于人性、人道主义异化问题开始复苏,使得新时期文学理论的教材建设中对人性、人道主义问题得到真正关注。第二,在思想开放的新时期,经过文学理论界对“文艺与政治关系”、“典型”、“形象思维”和“共同美”等问题的热烈讨论,反映在文论教材的编写上,主要是从狭隘的、机械的反映论走向能动的、审美的反映论。第三,对西方文论思想的借鉴也大有收获,主要体现在教材的结构框架上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但不可否认,这一时期的教材建设本身带有浓重的过渡时期的色彩,与新时期开放的文学语境不大和谐。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教材发展史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重庆炳先生是继巴人、霍松林、刘衍文、李树谦、李景隆、冉欲达、蒋孔阳、以群、蔡仪等之后,在教材建设者庞大著述群·体中引人注目的一位著作家。他的教材著述以其观念之新、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影响之大,确立了他在我国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建设者群体中的中坚地位。童先生的教材著述,在笔者看来,至少有下述三个方面的特色,在这些特色中实际地显示着他对我国文学理论教材建设所做出的贡献。首先,数量多、适用范围广、社会效益高。童庆炳的教材著述始于八十年代初期…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部推动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全国各高校都纷纷投入到文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提出了不少教改方案,出版了许多新教材。这些方案和教材虽然各具特色,但都触及到文论教学存在的共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新时期文论教学的主要思路。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高校文科文学理论教学工作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困惑,改革与发展依然任重道远,用一句政治上的话说,还须“与时俱进”。为此,本文就当前高校文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方向提出一孔之见,求教于文论教学的行家。  相似文献   

10.
论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文学理论课程教材存在着的与文学理论现实状态脱节、与学生实际情况脱节和理论科学性不强等三个问题,提出了编撰一本适合一年级大专生学习的文学理论教材的主张。认为新编教材应从一年级大专生的实际出发,基本原理务求简明、适度,重在“要精”;重点放在“管用”上,增加实践性内容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理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以来出现了很多文学理论教材,这些教材都非常关注文学的价值。它们或从社会学视角观照文学,强调文学的认识、教育作用;或从美学的角度考察文学,突出文学的审美价值;或从文化学视野研究文学,侧重探讨文学的文化价值。形象地反映了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价值观念由社会论到审美论、再到文化论的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文学理论课程具有实践性的品性,而现行文学理论教材与具体教学却存在着实践性的缺失.具体表现为:文学理论教材与当下文学实践的脱节;文学理论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思想实际脱节.开展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是解决文学理论脱离实践、文学理论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的有效路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现实要求我们开展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自性研究缺失、相对主义与个人主义偏执,是新时期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学理论建设当中所存在的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所谓文学理论的自性,指的是文学理论独特的规定性或自身的构成性。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文学理论建设,一直对文学理论的自性问题很少给予应有的关注,由此造成了文学理论的批评化与文学理论的知识性异化,文学理论研究的学院化与文学理论的知识性空疏化,文学理论的批判性、乌托邦性偏重与文学理论的失效。而以反本质主义为标榜的相对主义偏执,则有将文学理论建设导向虚无主义、唯事实主义、无为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文艺学热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不少学者对这30年文艺学建设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在这样一个大的学术背景下,怎样评价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的成就与局限,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有没有形成自己的学术传统,当代文艺学知识建构的困局与思路是什么等成为本年度讨论的话题。从研究领域看,媒介与文学的关系受到重视,关于文学理论教材编写和文学理论教学改革的讨论走向深化,关于文学的形式、叙事方面的讨论趋于热烈。  相似文献   

15.
英美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发生了一次次革命性变化,与之相应,英美各高校也出现了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的文学理论教材。这些教材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当代西方理论与批评的全景,而且表现出与中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不尽相同的体例和风貌。了解和研究英美高校的这些教材,特别是国外学者为解决“理论”危机而做出的种种颇有创意的努力,对于我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目前收集到的近50部英美文学理论教材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20本教材作为研究对象(见篇末附录),通过认真研读和分析,以把握英美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思想和写作…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文学理论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表面看,其最大特点是不停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但其主体部分,却一直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行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学的轨道上.新时期文学理论取得很大成绩,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在指导思想、历史继承、理论布局、创新支点、途径模式等方面的基本经验,是当前文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教材建设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发生期、仿苏期和自主期。文章在对各期的比较中初步勾勒了我国文学理论艰辛而辉煌的前行路线,特别以新生代学人葛红兵的新著《文学概论通用教程》为视点,较为全面地归纳了该著的若干特点。进而认为,该著独特的建构方式与鲜明的学术个性,可能预示着我国文学理论尤其是教材建设真正开始走向新世纪。  相似文献   

18.
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和王先霈、孙文宪主编的《文学理论导引》作为不同年代的文学理论教材,反映了不同条件下文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二者有一定的可比性。基于它们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教材在具体内容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而使教材在内容本身方面和学生接受方面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从二者的比较中我们认为,文学理论教材既要扎根于自古而今的文学活动和现象的现实土壤中,又要有勇气吸纳多方的理论资源,实现兼收并蓄,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19.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高校文学理论教学具有指导价值。文学理论教学要依据教材,突破教材;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案例分析要大胆吸纳大众文化热点问题;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创新文学理论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在中国文学理论建设中贡献突出,影响巨大。但其中存在的逻辑混乱、文理不顺等问题,也折射出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中追求内容标新立异、忽视话语理论品格的缺陷。这些缺陷不仅会损害教材内容信息的传达效果,更影响到文学理论作为学科存在的合理性。对该教材中主要的逻辑谬误进行分析和思考,有利于促进文学理论在保持其理论品格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