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作为晚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媒介化在高度现代化社会逐步彰显其特性,电子媒介的兴起亦促使出版媒介化趋势加深,继而对传播形态、互动模式乃至整个出版流造成革新。文章基于媒介化理论的四个重要特性,以媒介逻辑为核心,归纳“出版回流”现象背后图书出版呈现的三种媒介化表征,重新审视被媒介逻辑介入的出版体系,旨在正视新媒介对传统出版业产生的重要影响,由此促成二者依存共生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在媒介融入受众生活,对社会影响越来越深入的当下,媒介化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论文在对媒介和媒介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媒介化的形成及条件、媒介在媒介化中的角色和媒介化对媒介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建构出了媒介与媒介化的互动机制.文章认为,媒介与媒介化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改变与被改变的直线性关系,而是媒介与社会互动意涵的进一步彰显,是媒介传播理论在地化实践的一次尝试.在媒介与媒介化的互动过程中,媒介的传播行为渐渐带有一定的社会性, “媒介”也成为社会变迁和社会关系形式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泛媒化"不仅造成了舆论生态的改变,也带来了思维方式的革新.作为媒体融合的关键性要素,"媒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赋予不同的价值和使命.本文从"媒体"角度切入,分别以"媒介化""再媒介化""去媒介化"来探析媒体融合的技术逻辑、内容逻辑和认知逻辑.研究认为,媒体融合是以"媒介化"为其前导和基础的,没有"媒介化"作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当终端成为商业竞争中的第一战场、主战场,一直高高在上的娱乐化营销适时落地终端,自然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终端形式:在终端放大明星效应终端选秀活动捆绑娱乐热点事件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提出,肇始自将传统媒介融合于一体的想象,但是,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新的媒介形态不断涌现,这也使媒介融合呈现出诸多全新的特质,本文尝试从媒介融合的现状、媒介融合所引发的媒介的裂变与重组、媒介融合所引发的媒介生产方式的革命等层面切入探讨媒介融合现象,进而分析由此而来的媒介化社会浪潮和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20,(6):4-11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欧洲知名媒介研究学者、媒介化理论的奠基人安德烈亚斯·赫普的学术思想与研究实践进行深入考察,并尝试就媒介化理论的核心观点展开深入探讨。在赫普看来,媒介化研究作为一种历史元进程,始终对各种正在发生的各种变革保持开放态度,并期望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清晰的理论化;通过对"型态"与"构造"、"社群"与"集体"等核心概念的区分,媒介化理论创造了一种理解社会结构的话语体系。此外,赫普也回应了媒介化理论所面对的"决定论"批评,指出"语境"在媒介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数字技术发展背景下的媒介事例为切入点。将媒介融合分为融合肇始、终端转向和外延拓展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媒介融合浪潮下的电视发展。针对数字电视和IPTV两种未来电视走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进而分析了媒介事例对于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意义和个体意识的建构。展望了未来的Web3.0时代媒介融合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面对媒介与经济交叉研究的“盲点”,此次研究首先澄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话语的根本立场,然后结合媒介化理论,指出媒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中的关系建构过程属于经济媒介化,媒介、媒介化与媒介逻辑是经济媒介化分析的操作化概念,最后通过历史性回顾展现了人类社会经济媒介化的元过程,即在基础设施媒介、经济媒介与信息媒介的配合与发展下,经济媒介化先后经历了渗透、延伸、改变与内化四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媒介逻辑对经济发展具有建构与遮蔽的双刃效应。经济媒介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物质生产背后“看不见的关系”的补充研究,为深化媒介与经济交叉研究以及媒介化社会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进路。  相似文献   

9.
张瑶  杨晨 《现代传播》2024,(2):38-45
平台的有声文学作为一种“有声媒介”再兴起,正将原本作为文本内容存在的文学推向再媒介化的未来向度。一方面,有声文学作为传统文学文本的一种跨媒介传播形态向旧媒介致敬;另一方面,有声文学正把声音从一种载体重新定位为物质中介物,把声音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重新归还于人。未来,以平台化为基础的有声文学再媒介化进程,可能会促成基于声音物质性基础上的全觉感知、基于音频游牧性特征下的现代性听觉空间,以及基于听觉空间易变性特征下的隐喻失效。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22,(4)
媒介化治理指向一种“媒介规制”的实践取向,是探索媒介何为与治理何往的治理新范式,最终要以治理的媒介化进路及逻辑达成善治目的。本文对媒介嵌入国家治理的时代背景进行剖析,在厘清媒介化治理的基本内涵与核心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化治理的相应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媒介化治理是以善治为导向的治理;媒介作为基础设施能发挥“媒介规制”涵化作用,对国家治理体系与信息传播体系进行同构,协同参与面向未来媒介化社会的新治理图景。因此,社会场域和系统需不断调适自身以适应媒体规则和媒介逻辑,通过平台一体化、信息供需精准适配、技术赋能提质增效三个实践路径增强媒介化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1.
Social medi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s a marketing outlet for libraries. Understanding its significance, complexity, yet also its changing nature, is essential in order to productively implement social media into your library’s marketing strategy. This article will not only highlight the many benefits of this, but will also give you insight on how to get started.  相似文献   

12.
清华大学图书馆社会化媒体营销实践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营销的实践案例,分析图书馆基于社会化媒体的营销策略,提出图书馆应积极参与社会化媒体营销、主动融入用户社区,注重运用营销专业理念,有效促进用户参与互动,并随着社会化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演变,动态优化营销策略,保持图书馆营销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营销面临新的挑战,针对高校图书馆营销对象的新特点,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各种新的营销技术手段,加强硬件、软件系统建设,构建更加人性化的图书馆立体营销模式,实现传统营销与新媒体营销相融合。  相似文献   

14.
公共危机管理中强化媒体的功能与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磊 《新闻界》2008,(3):65-68
本文分析了在公共危机中,媒体承载的责任和使命、媒体危机传播的策略以及媒体如何强化自身的功能与责任等。  相似文献   

15.
以网络媒体上具备整体策划、系统制作、完整情节的52部图书馆微电影为研究样本,从微电影的物理属性、内容形式、宣传方式、图书馆类型4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指出在微电影制作的取名、徽标、内容与形式环节存在着不完善的因素,在视频制作来源、视频形式、微电影宣传方式方面存在营销目的不明确的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提出打造长效微电影创作团队,建立长期的播放与宣传机制,增强读者观看的便捷性的基于微电影的图书馆社会化媒体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9岁儿童在智能终端和纸质两种媒介上的阅读能力表现是否存在差异。论文通过阅读测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组使用Ipad阅读,对照组使用打印纸。阅读材料均为短文,并根据PIRLS国际阅读测评框架设计测试题目。研究发现,同一篇文本在两种媒介上的能力表现不存在显著差异;文学性和信息性两种类型的文本,在同一媒介上的成绩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认为,智能终端对9岁儿童短文本阅读能力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微博的图书馆社会化媒体营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工具,提供了一个用户直接参与交流的平台。以新浪微博为例,介绍图书馆如何构建微博平台,探讨微博在图书馆信息发布、参考咨询、创建用户交流平台及用户研究方面的营销应用,以及运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Purpose: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determine and compare the views of directors and users of public libraries on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for the marketing of library services.

Methodology: Data collection was done through two researcher-made questionnaires, one from the viewpoints of directors and one investigating the views of users. The questionnaires’ validity was done by four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ofessionals, and the reliability was determined by the Cronbach’s alpha coefficient. The statistical population of this research is made up of all directors and users of 12 public libraries of the city of Isfahan, one of the largest cities in Iran.

Findings: In users’ viewpoints, the “interaction capabi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that social media marketing can have in libraries. From the viewpoints of the directors, “creating a true picture of the role of the library” and “informing users about library services” ar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marketing of libraries in the social med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th groups, the Telegram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medium for the marketing of library services.

Results: To maintain their customers and their market position, libraries need to use more exciting tools such as social media for marketing. Library directors of this study emphasized on this fact and 79.1% of users expressed interest in receiving library information through social media.

Valu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ould help the library directors to better decide on the marketing of their library services in social media.

Type of the study: Scientific-Research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媒体对2010年世界杯的报道为例,探讨了网络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如何在“恪守”与“延展”中突破自我,新媒体如何在“模仿”与“创新”中站稳脚跟,二者必须在“求同”与“存异”中走向融合,寻求媒体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20.
市场的变化,竞争的加剧,媒介日益重视自己的品牌和形象.本文从现代市场营销学的视角,提出了媒介品牌是一种资产的新观点,并对其增值进行了探析.主要包括:一、品牌是媒介的资产:二、品牌运营是使媒介品牌增值的活动过程;三、品牌增值是媒介各环节联动、各部门整合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