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田勘 《百科知识》2021,(20):46-47
5月10日晚,四川成都丛树家园小区一电梯内,突发电动自行车爆燃事故.瞬间,浓烟和明火吞噬电梯内所有人,包括1名5月龄婴儿在内的5人严重受伤.揪心的事故现场监控视频让人不敢直视,更让公众对电动车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和忧虑.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充电结束阶段及之后的静置阶段是自燃事故高发期,此时动力电池处于高SOC状态;在充电桩充电阶段是最适合进行电池性能数据分析和电池异常状态监控的阶段,也是能最有效防控充电结束及静置阶段发生事故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事故的偶然与必然 “从乘客座位下冒出白烟的时候,我也慌了,不知该怎么办”,杭州出租车司机张学军回忆起4月11日那辆众泰朗悦电动车自燃的情形,依旧显得有些紧张。这个自豪于开电动出租车工作轻松、收入有保障的老司机,却不知道他曾驾驶的这辆牌号为“浙AT2618”的电动车将在未来几个月引发怎样的争议。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电梯事故频发,沈阳、荆州、杭州,不同的地点上演着同样的惨剧,血的教训使得电梯安全隐患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每天乘坐电梯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可谁又能料到,搭乘电梯这样一件普通的事情也会存在诸多危险。目前,我国电梯保有量超过300万台,乘电梯人数每天超过2亿,在如此重压之下,有一部分电梯质量与维护难以达标,部分电梯"带病"运行。人们不禁要问,电梯安全如何保障?"吃人"之祸又该如何避免?  相似文献   

5.
项目由来:妈妈有台电动车,充电时,她经常掐着时间去拔插座。我问妈妈:"这充电还有时长要求?"妈妈告诉我,卖车的老板交待过,铅酸电池用到最后一个灯亮时才能充电,充满电大约需要12个小时,不能充太久,也不能没充满就拔掉充电器,不然容易坏。我想,要是能给电动车设定充电时长,时间一到就自动断电,妈妈就省心了。于是,我设计了能自动断电的智能电动车充电器。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动扶梯和人行道的使用越来越多,在商场、火车站、飞机场等人流量集中的地方,为方便顾客使用一般都会安设自动扶梯和人行道。使用频率的增加,也使得电梯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一再增加,事故原因不尽相同,发生于湖北荆州市百货商城的电梯"吞人事件"的事故原因为楼层板翻转,结合这起事故本文进一步分析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楼层板的安全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电梯事故对电梯运行安全有着重要影响,一旦事故发生,电梯运行安全性势必降低,对电梯乘坐人员的生命也存在一定威胁。为此在电梯运行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电梯监督检验工作,切实防止电梯事故。本文重点对电梯事故原因及事故种类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关于电梯运行质量的监督检验对策,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8.
电动车的充电装置存在充电插口不安全和不能自动断电等安全隐患。通过给充电插口加装带有探针的微动开关,能有效地避免充电插口短路和触电等安全事故。通过给充电器增加自动断电功能,当蓄电池充满电或达到设定的充电时间后,充电器能自动切断电源,提高充电器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9.
如今电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备基础设施,但近些年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电梯事故频发,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为了有效减少不正常电梯运行情况的出现,本文就对一起电梯"门锁短接"事故进行分析,以此来为类似电梯故障预防处理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循环流化床锅炉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在国内作为环保节能型锅炉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但流化床锅炉操作技术还不十分成熟,在运行中,难免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锅炉爆燃事故虽然发生机率不高,但是一旦发生,将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和危险性,甚至会给企业的生产和职工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损失。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爆燃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感也越来越强。当屏幕上提示"电池电量低",很多人甚至会产生"电量焦虑"。网上盛传一种方法,开启手机的飞行模式,可大幅提升充电速度,甚至可提升一倍。那么,这种说法是真的吗?实际上,充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充电速度和用电速度差值的大小。在充电速度一定的前提下,开启飞行模式会降低手机使用功耗,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充电速度,但不可能做到"大幅度提高"。飞行模式下,充电速度提升有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梯越来越精密也越来越复杂。这意味着它会更安全、更便捷、更有效率,但也意味着更脆弱、更使人无法控制,因为技术维持者细微的疏忽就会酿成大祸。人类对事故有着天生的恐惧,但恐惧不能使事故避免或减九人类只有正视它,了解它、认识它,进而掌握其产生、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战胜它。  相似文献   

13.
正新闻事件:"小易小易,去10楼。"在北京海淀医院的电梯里,孙女士话音刚落,电梯立即按指令上升至10层,乘客全程无需触碰电梯按键。这是北京一家科技企业推出的全国首款人工智能语音电梯,日前已在北京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岗。此次疫情防控期间,为防止电梯按键传播新冠病毒,各个居民小区每天都会对电梯进行消毒;同时,为了避免居民的手接触电梯按键,很多小区在电梯内放置了纸巾、牙签等物品。这类办法会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也有限。医院等公共场所的电梯使用,由于人多情况复杂,更让人忧虑会不会传播病毒。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6,(2)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们身边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住宅、写字楼、商场、剧院……电梯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出入的场所。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担心:我们的电梯安全吗?特别是在公共场所,电梯里人很多的时候,生怕被电梯门夹住。近一年来,电梯事故屡屡发生,电梯安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甚至有的人闻之色变。作者以专业的角度出发,给大家介绍了电梯光幕这种安全设施,图文并茂,分析了电梯光幕系统的工作原理。看了这篇文章,就会明白,电梯门是不会夹伤我们的,大家可以放心安全的进出电梯。  相似文献   

15.
电梯设备的安全有利于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电梯安全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也与社会的稳定有紧密的联系。近年来,电梯的数量在不断上升,电梯事故发生的频率也在不断变大,人们开始广泛关注电梯安全问题。本文采用FTA分析方式探究影响电梯安全的各种因素,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一起城市燃气爆燃事故进行了技术分析,此起事故暴露出了目前城市燃气管道在设计、安装、检验、使用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缺陷和不足。通过对此起爆燃事故的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有关城市燃气技术标准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以进一步提高城市燃气管道的安全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很多人说,手机整晚充电很不好,会损伤电池,严重的还会引起爆炸。这是真的吗?爱惜带来的烦恼如今,好的智能手机比普通电脑还贵,动辄五六千元。很多人买了新手机后,很是爱惜。然而,过分爱惜的同时,困扰也接踵而至:晚上睡觉时,电池的电量还剩30%,如果不充电,第二天在漫长的上班路上,有可能因为手机没电而麻烦上身。但要充电的话,就会整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电梯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电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极大的便利,然而电梯事故却也频繁发生,因此,做好电梯的检验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电梯工作的基本原理,同时对检验中存在的危险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小米和联想旗下摩托罗拉对外发布了隔空充电技术,并同步发布了演示视频。一经亮相,隔空充电这个新兴技术便引起千层浪,不少人表示科幻时代真的到来了。但同时,网络上关于其会产生极强辐射、危害人体健康的说法也一直没有断过,这种黑科技真有如此危害吗?何为隔空充电实际上,隔空充电技术就是无线充电技术的一种。目前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电磁感应技术、电磁共振技术和无线射频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电动车电池及充电方法的选取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介绍了常规充电方法和快速充电方法的种类、适用范围及最新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电动车用蓄电池的工作特点、充放电原理、选取原则、最新的充电技术及发展情况;尤其对近年来出现的快速充电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三阶段充电法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实践证明三阶段充电法对电动车用铅酸蓄电池充电,具有能更好地遵循充电电流接受率曲线,减少充电出气量,克服蓄电池充电充不满的毛病,还能大大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环境污染等诸多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