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的信息化--现状、政策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台湾地区信息化的现状、政策推动进行了分析,特别介绍了2004年修订的“e台湾”的计划框架以及最新发布的“M台湾”计划。  相似文献   

2.
根据年初工作计划,为加快推进我省公共图书馆立法建设进程,学习借鉴台湾地区图书馆界在事业管理、社会服务和行业研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应中华图书资讯馆际合作协会的邀请,江苏省文化厅委托省图书馆学会组成专门调研团,于2010年10月12至19日,参观考察了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大专院校图书馆、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等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并就公共图书馆立法建设和图书馆的社会定位、功能设置、公众服务以及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等情况,与台湾图书馆界同仁进行了专题研讨和深入交流,为推动今后两岸图书馆界的进一步合作与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文概述了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第八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介绍了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港澳地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情况,特别介绍了台湾地区数字典藏科技计划和台湾汉学研究中心数字资源典藏与知识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4.
论文概述了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第八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介绍了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港澳地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情况,特别介绍了台湾地区数字典藏科技计划和台湾汉学研究中心数字资源典藏与知识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台湾地区读书会近30年的发展概况和演变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台湾地区相关主管部门提供政策与资源全力支持下的全民推广运动并不能持久,但图书馆、学校和民间团体等机构循序渐进推动的读书会则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纵观台湾地区读书会发展的整个历程,其重点解决了以下三个关键问题:突破民间读书会发展的瓶颈、正确定位台湾相关主管部门推动读书会的角色、聚合读书会的社会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6.
台湾图书编目规则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图书馆的图书编目,过去一直沿用1949年“国立中央图书馆”修订出版的《国立中央图书馆中文编目规则》,及至1973年“国际图联”(IFLA)出版一系列国际标准著录规则(ISBD)后,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和“中央研究院”联合邀请旅美图书馆学者、前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副馆长于镜宇,主持修订有关编目规则,历时一年,编成《中国编目规则草案通》后,遂中断。至1980年,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为推动图书馆自动化作业计划,与台湾“中国图书馆学会”合作组成图书馆自动化作业规划委员会,先后成立三个工作小组,集中台湾图书资料界学者、专家,分别就图书资料作业标准规  相似文献   

7.
台湾图书馆的网上参考咨询及其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台湾“图书馆线上参考咨询服务系统建置与服务计划”和若干典 型的台湾图书馆网上参考咨询网站,讨论了它们的特色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港台地区古籍数字化资源述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虎 《电子出版》2003,(8):8-11
一、台湾地区 与大陆和香港相比,台湾地区在古籍数字化方面起步较早,早在1984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就开始着手开发“瀚典全文检索系统”。20年来,台湾的中文古籍数字化工作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故宫博物院、台湾大学、元智大学、淡江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中文古籍数字化的工作,开发出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古籍检索系统,也在  相似文献   

9.
以对台湾9所图书馆、教育机构和书店等的访问交流参观为契机,客观局部描述了台湾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现状,认为其经营理念、技术应用、服务创新诸方面值得大陆地区图书馆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台湾地区国家图书馆所藏金石拓片概述 我国台湾地区的国家图书馆(原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的国立中央图书馆),1954年在台湾建成,起初只有自南京运送到台湾的约14万册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