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是多维对话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有效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有效调节,这就需要教师既具有预设的目标意识,又具有生成的机智。总之,教师调节只有围绕学习目标,树立课程意识,掌握最佳时机,关注学生学情,链接生活体验,语文课堂对话才会充满生机,才能走向高效。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与高效,教师就要树立五种意识:树立课堂意识,实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树立学科意识,实现基于学科本质的教学;树立对象意识,实现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树立目标意识,实现基于目标有效落实的教学;树立反思意识,实现基于反思中改进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与高效,教师就要树立五种意识:树立课堂意识,实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树立学科意识,实现基于学科本质的教学;树立对象意识,实现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树立目标意识,实现基于目标有效落实的教学;树立反思意识,实现基于反思中改进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大学课堂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阵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需要具有先进的教学意识。本文以"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为例,提出大学课堂教师应具备目标意识、资源意识、对话意识和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5.
精致语文课堂教学追求优质高效的教学目标。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具有目标优化、方法优化和过程优化的意识。目标优化是成就好课的核心素,决定课堂让学生学什么;方法优化是成就好课的关键操作,确定课堂上学生怎么学;过程优化是成就好课的现场工夫,是课堂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课程的实施者,其自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和专业自主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的课程意识,成为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教师面临的课程情境总是独一无二的,这凸现了教师对课程决策的重要作用。而进行课程决策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意识,才能充分发现和有效利用课堂上动态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5,(89):24-25
"有效的第一课时教学"是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费时低效的现象提出的。第一课时教学普遍存在目标单一、内容单薄、方法单调的问题。如何实施"有效的第一课时教学",必须增强目标意识,体现主体意识,突出训练意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打造扎实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课堂反馈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有效的课堂反馈可以使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教师要具有目标意识、方法意识、生本意识,引导学生在有效的反馈里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第一课时教学"是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费时低效的现象提出的.第一课时教学普遍存在目标单一、内容单薄、方法单调的问题.如何实施"有效的第一课时教学",必须加强目标意识.体现主体意识,突出训练意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创设扎实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提问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有效提问可以引领正确的阅读方向、发掘学生潜在的阅读能力,提升整体的阅读效果。教师要怀揣教材意识、学生意识、课堂意识和发展意识,精心设置课堂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让阅读教学因有效提问而无限精彩。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尴尬的事情:课堂上气氛活泼融洽,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有序推进,学生当堂总结收获颇多,且少有提出疑惑。然而,学生的作业时却错误频出、错因复杂。究其原因,学生学习时问题意识不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满""快""顺"是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在教时应留出时间给学生思考,以涵育学生的问题意识。1.聚焦目标为课堂"瘦身",在核心问题上  相似文献   

12.
鲍静 《教师》2020,(5):55-56
英语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离不开课堂话语的有效利用,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修辞意识、受众意识、语境构建能力,以便有效利用多模态元话语。文章针对多模态视角下的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运用进行研究,从英语教学特点出发,讨论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运用评价、监控和调节等环节,确保课堂任务顺利完成,并在多模态元话语应用中,加强教师的元认知,使其能有效控制教学进度,加强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教师自主意识是焕发语文学科独有魅力及语文课堂应有风采的必然保证。然而,当前教师自主意识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却观照不够,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定位落入俗套,教学内容选择亦步亦趋.教学手段运用固步自封及教学心理关注上的熟视无睹。要唤醒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自主意识,则需要教师自身树立职业尊严,提升教学激情;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自我统整课堂;加强专业学习,升华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4.
试论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及其培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意识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主要有:漠视教学目标,弱化课程资源,轻视教学过程,偏重量化评价。培植教师课程意识的四个基本策略为: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意识;以崭新的课程观替代狭隘的课程观;注重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拓展;自觉站在课程的角度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5.
教师自主意识是焕发语文学科独有魅力及语文课堂应有风采的必然保证。然而当前。教师自主意识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却观照不够,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定位落入俗套、教学内容选择亦步亦趋、教学手段运用固步自封及教学心理关注上的熟视无睹。唤醒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自主意识.教师自身需要树立职业尊严、提升教学激情;不断教学反思、自我统整课堂;加强专业学习、升华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6.
教师必须围绕有效的教学目标,自觉而切实地展开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重点目标意识、细化目标意识和达成目标意识,以突破教学重点、引领课堂生成、成就课堂反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小学生学习意识与学习方法的现状调查发现:中小学生存在学习意识不强,学习方法欠缺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孩子学习意识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师只重视学习目标的达成而忽视达成目标的过程;校园文化过分强调物质化而忽视其隐性文化的作用。构建有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家长更新观念和改进做法;需要教师从各个教学环节上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学校努力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教师公民意识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十分关键。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往往体现出自身的公民意识。经观察发现,教师在课堂中所体现的公民意识主要集中在公德意识、权利意识、国家意识和民主意识方面。但其他方面的公民意识在课堂上往往隐而不彰,亟待引起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90):16-18
当前,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主要以班级为单位,通常情况下,体育教师会引导学生参与合作类型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强化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培养效果,活跃课堂氛围,在设计体育课程时,教师首先应明确教育目标为强身健体、品格培养,要分阶段增强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公平竞争精神。文章简要分析了小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研究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积极意义,探究了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吴伟芬 《文教资料》2000,(1):146-150
“课堂参与意识”是指具有较强自我意识的学生主动而又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的心理现象,是在课堂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势。心理定势是逐渐积淀而形成的。因此,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是完全可以通过教师坚持不懈的培养而形成的。关注并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有利于实现罗杰斯提出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有利于在教学中体现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有利于走出“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调节学生听课情绪,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因而也就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多方面素质的提高。语文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