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实施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化,要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首先要确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教育的理念;其次要确立个性教育的理念,认识个性化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个性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发展潜能和培养特长;最后要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生存能力强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要树立开放的语文教育观,要富有教育智慧地为学生创造一个伸展个性的空间和环境,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来开启学生五彩斑斓的智慧之门、心灵之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发展学生创造个性的前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发展学生创造个性的不竭动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发展学生创造个性的保障;探索以尊重学生个性为特点的教学方法,是发展学生创造个性的关键;引导学生尝试创造性实践活动,是发展学生创造个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确立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更新体育教育观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学校体育要想改革发展,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应该面向全体,立足健康第一;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内容上应立足予全民健身、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需要;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新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4.
李静 《华章》2010,(10)
语文的教学决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要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贯彻在教育的全过程,科学的发展观所阐明的以人为本精神,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在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完善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他们的多方需求.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依据,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它决定了教育理念的全面革新。确立基础理念、积累人类的科学化知识,是继续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培养创新意识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养成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确立全面理念,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以人主义教育来整合科学主义教育,提高素质。确立全体理念,个体的差异决定了人才的多层次规格,使学生群体呈现出丰富的统一。确立主体的理念,使受教育主动、积极、充分地参与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巨人传》中的教育观,目的是要学习拉伯雷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今天的教学服务。我们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以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自尊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自觉承担起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个性、创造性的重任。要走出传统教育的模式,必须确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建设的心态关注并参与语文教改,尤其要关注语文教学互动场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游安军 《湖南教育》2002,(13):34-35
培养21世纪创造性人才,必然要求我国基础教育树立个性化的教育观,将个性发展放在突出地位,因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总是与学生个性的张扬联系在一起的”。我国《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顺应世界教育的发展潮流,提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强调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学评价“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尤其是“在内容标准中仅规定学生在相应学段应该达到的基本水平,不规定…  相似文献   

9.
中师学科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培养江苏南通师范梅云霞,陆军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人的发展包括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对立统一的。其中,前者指人的各种才能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发展的基础;后者指人的自主性和独特性的自由充分发...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个性教育·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佳 《教育探索》2003,(2):15-17
透视知识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正视个性教育理念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冲击,有助于我们确立个性教育原则,实施个性教育。正确认识个性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内涵及两之间的矛盾,有助于我们贯彻个性教育的思想,掌握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艺术和训练技巧,最终实现对传统教育思想、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突破,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无论从当前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对教育的要求,还是从教育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来看,当前我国坚持的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其目的都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由于学科的特殊性,高中语文教育在德育方面的作用也尤为突出,然而深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不少弊端,课堂的价值取向、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课堂评价模式都不太符合以人为本教育观、生本教育理念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得播撒人文关怀,回归教育本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本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以知识的传播、创新、应用以及逐渐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生存环境为主要特征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如何搞好语文教育,使之真正发挥“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作用,我认为语文教师至少要实现两个“更新”。首先,要实现语文教育观念的更新,确立语文大教育观和大语文教育观。所谓“语文大教育观”,就是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为价值取向,使语文教育有利于学生将来的生存,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和实用能力;使语文教育有利于学生的终身…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无论从当前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对教育的要求,还是从教育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来看,当前我国坚持的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其目的都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由于学科的特殊性,高中语文教育在德育方面的作用也尤为突出,然而深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不少弊端,课堂的价值取向、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课堂评价模式都不太符合以人为本教育观、生本教育理念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得播撒人文关怀,回归教育本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本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4.
创造教育:高校学生工作的灵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教育理念及其原则,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具体体现和贯彻于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社团活动等三个方面;要引导学生确立科学、全面的创造观,正确处理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之间的关系,把对学生的创造教育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数智时代,技术不断变革并推动着劳动形态的不断革新,出现了诸如数字劳动、智能劳动和情感劳动等劳动新形态。劳动形态的变化给人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数字劳动形成多元联结网络,导致用户成为去主体化的数字虚体;智能劳动打破劳动的“类同一性”,致使人成为去关系化的抽象个体;情感劳动泛化感性体验,造成劳动者去人格化的伪个性发展。学校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要树立全面的劳动教育观,“五育融合”开展劳动教育;要树立发展的劳动教育观,不断创新劳动教育模式;要树立实践的劳动教育观,“身体力行”开展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多元智力理论使人们对传统的教学理论和人的成才与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据此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积极乐观的教育观,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观,建立灵活多样、个性多维的评价观,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因此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健康、个性、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进行数学创新教育,当务之急是更新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等,要明确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做人,成为创造性人才。教师的天职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把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把教学过程作为创新活动来启迪学生创新意识。培植创新机会。  相似文献   

18.
学校应该帮助青年学生寻找“社会需要”与“个性发展”的结合点,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使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何引导学生去结合?怎样去寻找结合点?这必须在教育观和人才观上有一个大的突破。 在教育观念上来说,人们开始重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但还没有把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思想牢牢确立起来。长期以来,我们把学生当作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它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推进素质教育,树立终身学习观、个性教育观以及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途径保证这一现代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马卡连柯关于集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的辩证统一思想对当前开展的个性教育的启迪:树立正确的个性教育观;建立本真意义上的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个性教育;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构建个性化的教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