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从兴起到席卷全球,不过短短数年时间,其发展的迅猛却让人咋舌。如今在许多较发达的国家和城市,网络所营造的虚拟社会已是真实社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它的传播范围的广泛、传播速度的迅捷、传播内容的丰富及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全新的传播理念。  相似文献   

2.
ChatGPT的爆红在获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其国际传播能力的探讨,以及对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的担忧。事实上,ChatGPT基于无所不能的智能生产能力,有可能使用户养成不假思索的使用习惯,产生不由自主的态度认可,最终形成不容置疑的认知依赖。其已超越单一的渠道和平台角色,成为国际传播生态中的独立传播者,存在沦为舆论认知战工具、延宕国际冲突、成为极端言论新管道、危害网络与数据安全、加剧全球数字不平等、削弱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潜在风险,至少应从持续追踪、主动探索、凝聚共识、联合治理等四个方面探讨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国际传播潜在风险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数智时代的融合发展以空前的力量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也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与机遇。以数智传播力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不仅已成为了新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成为引领未来、走向全球的重要战略。为更好地顺应数智革命的发展潮流,必须融合文化、技术与制度等多维度视角,以创新的思维来推动数智传播力的不断跃升。与此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将公民数智素养和全面发展作为重要关切,来更好地应对由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从而构建更加和谐、包容、可持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4.
以数据、算力与算法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革命驱动着国际传播范式创新,对未来的国际传播秩序与生态格局带来引领性影响。一方面,在人工智能驱动下,元宇宙成为国际传播的崭新场域,数字基础设施及数据成为国际传播博弈新筹码,社交机器人成为新型传播主体,拓展人类数字交往的关系及意义,以其为核心的计算宣传成为国际舆论斗争的新武器;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不断满足人类感官、情感和价值多层次需求,重构大众传播时代的国际传播秩序,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一系列全球危机与风险事件的冲击之下,当前各国、各文化间对话陷入停滞与僵化状态:历史性冲突场景的循环再现推动西方各国进入民粹周期,技术变革为个体赋能的同时使微观情绪的可见性不断上升,并为全球博弈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之下,面对个体身份认同弱化、全球对话传播失序等时代问题,中国应重新理解国际传播,回归战略性、故事性叙事逻辑,引导全球传播规范与秩序重构,在深层维度上推动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气候问题已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核心议题,将气候变化有意无意地等同于气候暖化,并从而与“减排”联系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涉及人类生存与发展、全球化风险、国际道义与责任以及国家间利益分配和权力博弈的复杂问题。然而,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际传播与计算传播研究不断融合。计算传播的研究方法为国际传播中的精准传播、用户画像、舆论分析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文本挖掘、情感计算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者可以分析国际社交平台上不同群体对中国议题的态度和情感。这对于重新理解、监测甚至预警国际传播公共事件中的风险,以及构建国际传播效果评估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随着网络生态中参与主体在身份和技术层面的多元化、复杂化趋势不断增加,多元传播主体的交互行为和协同演化机制也成为了国际传播与计算传播共同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8.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是要让世界全面地认识中国,也为人类社会进步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讲好新中国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需要新中国史研究深刻回答时代新课题,也需要讲好新中国故事回应世界关切。为有效应对讲好新中国故事工作中仍存在的一些困难与挑战,应加强统一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和协同配合;加强理念创新,构筑全领域传播矩阵和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加强风险研判,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差异传播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好国内国际两支队伍。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局势复杂多变,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际传播“西强东弱”的格局一如既往,成为国际对立冲突的源头之一。元宇宙为国际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这一新情况,本文提出超主权传播生态和超主权传播平台等概念,以新视角和新理念破局现行国际传播秩序,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引领下,通过政治、技术和运营三个层面的叠合,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传播新秩序。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理念成为对外交流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出的,是中国对自身发展愿景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是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方案。①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下,全球层面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缺乏、粮食安全、人口问题、卫生问题、跨国犯罪等层出不穷,要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形成共识,在共同的全球价值观指引下形成解决方案。应对不同领域的变化趋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在不断衍生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二级价值观,包含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以及与各个地区合作中形成的区域、领域命运共同体,如中阿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卫生命运共同体等。本研究主要就我国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海外传播与认同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文化领域中的一个部分,社会生活中任何音乐现象离不开音乐传播.音乐的传播,从口头传播的原始传播形态发展到技术传播形态,无一不是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联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音乐的应用范围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文章浅谈了科技的发展对音乐传播形式的进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ChatGPT到Sora的爆红,预示着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一次重大变革,机器可能代替人成为信息和内容的主导性生产者。国际传播面临真正的全新范式转变,将再次重构当今社交媒体主导的国际传播格局。经历了大众传播时代的国际传播1.0和网络传播、社交传播时代的国际传播2.0,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智能传播全面开启智能传播时代的国际传播3.0。国际传播3.0以AI技术平台为基础,通过数据、算法和算力等新要素,将改变整个国际传播的竞争格局和大国博弈态势。中美围绕AI的技术和传播竞争,决战的主战场在全球市场,而不仅仅在中国本国市场。要从智能传播的基本特性出发,制定前瞻性战略,谋求在智能传播技术演进进入到主流化阶段的窗口期,充分发挥中国企业优势,抢占位置;国家层面需要做好系统性布局,提前洞察这场变革的潜在影响,分析未来演进的可能路径,以更好制定前瞻的战略对策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3.
科学理性是人类认识世界与探寻真理的基础。在国际传播的具体实践中强调科学理性的正确运用尤为重要。客观中立、审慎报道国际事件既是对事件本身负责,也是对全世界人民负责。当下,国际社会突发事件频繁,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国际舆论受传播者立场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分野。后现代社会中制度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不断加剧,国际传播的场景更趋复杂,政治冲突、党派偏见、经贸争端、技术壁垒和跨文化障碍,凡此种种,都会影响国际传播的宏观叙事和微观表征。面对后真相时代可能带来的全球信任危机,需要多元主体从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出发,站在科学理性的基点上反映现实、展开交流,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4.
殷乐  申哲 《对外大传播》2023,(10):31-35
技术的迭代与更新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应用思路和传播契机。从专业生产内容(PGC)、用户生成内容(UGC)到人工智能生产内容(AIGC),中华文化的传播范式在技术的助推下升级和转变,元宇宙、扩展现实(XR)、人工智能(AI)、大模型、虚拟3D等技术的发展从智能升级、屏幕叙事、重组赋能和多维互动四个层面,多模态、全时空、强智能地深度融合与重新塑造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技术应用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中华文化的传播将在规避人工智能带来的可能性风险的同时,开创数智化国际传播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5.
传媒的位置     
现代传媒的形成是与近现代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代传媒史也可以说是近代社会形成过程中的全民动员史,这一思想是《现代传媒史》的作所要传达给读的中心主题。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两会”召开前夕,本刊推出了《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和《海内外媒体看“两会”》的专题报道。专题一经推出,就在媒体和“两会”代表中引起了反响,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媒体进行了转载。“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再次出击,就“新的对外传播形式下,如何向世界推介和树立自己的形象?本地区在对外传播中的优势和瓶颈是什么”等问题,与代表进行了沟通与对话……下面撷取一些观点,以飨读者,希望能为在对外宣传战线上工作的朋友们带来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7.
中医融医、史、文、哲于一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但自晚清与西医正面相遇以来,中医甚至一度在中国失去话语权,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华文化在面对强势西方文化时的窘状。随着整体医学模式优越性的日益凸显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上升,中医的国际传播逐渐呈现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8.
建设人文共同体、促进不同文化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维度,也是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议题。加强城市传播是人文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城市是人类文明和社会文化的容器。把握城市传播作为品牌化进程和作为社会互动和意义交流过程的两个属性,是发挥城市传播在人文交流中重要作用的关键。以城市传播促进人文共同体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城市交往、以旅游和文化活动为抓手提升城市体验,另一方面应深耕城市品牌化进程、保护和发展城市文化,二者并行共进,构建温和、开放、富含人类情感的人文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正式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这是在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中国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提出的第三个全球性倡议。本文回溯欧洲占取新世界、垄断全球性网络的历史,从理念和制度两个方面梳理了旧时代国际传播秩序形成的基本原理,并尝试以此为基础,在话语体系和历史境遇的对比中,理解全球文明倡议所具有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历史意义,阐述了中国崛起给世界发展和国际传播秩序革新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共情源于对他人情感状况的认知和理解,并产生替代性的情感反应,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自动模仿机制或自上而下的观点采择机制产生作用。在国际传播中,唤醒受众共情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了有效路径。通过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运用多模态传播手段,聚焦个体命运,弘扬传统文化价值,反映时代特色,注重细节描述等方式方法,生动鲜活的中国故事,架起不同文化间互相尊重、理解和交流的桥梁,在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同时,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