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文化中的性别角色模式化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却没有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文章对传媒电视与广告中呈现的性别角色做了探讨和比较,以促使传媒文化对社会性别角色的反思与重构.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传媒艺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中国价值观的世界影响力传媒艺术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数字新媒体艺术,以及一些经现代传媒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1在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在所有的传媒、艺术与文化领域,传媒艺术中的电影艺术、电视剧艺术、纪录片艺术、数字新媒体艺术是建构的主力,它们在国际传播中叙事的筹划是否合理,策略的设计是否得当,能力的打造是否切实.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对政府传播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传播(即政府信息传播)虽然不是一种新的传播现象,却在信息时代的新语境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与诉求。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成为普罗大众表达意愿、聚合观点的阵地以后,政府传播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其传统优势明显削减。如何适应新的媒体环境,进行传播策略上的改进与调整,成为政府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中国政府传播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对策性的建议。 程曼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出版了《〈蜜蜂华报〉研究》、《海外华文传媒研究》、《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国际传播学教程》、《公关心理学》等专著及教材,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4.
刘静秋 《职业圈》2007,(12S):200
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是日新月异的。在多元化的社会生活和不断寻求突破的工作环境中,人们的思维模式,生存观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何把握时代的要求,顺应世界潮流,应该是摆在每个人面前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传媒行业自诞生之日起,便起到传播思想文化,引领现代生活的作用。因此,在社会不断向前的步伐中,传媒行业的工作人员更应该摒弃从前在生活与工作中,凭经验、靠直觉,简单粗糙的方式方法,要从思想上有一次根本的转变,力求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革新。  相似文献   

5.
王智华  曾秀敏  阎连朵 《职业圈》2008,(14):102-104
如今大众传媒无可比拟的信息功能与娱乐功能使它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建制。与此同时,大众传媒中的伦理问题也愈加突出,传媒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加明显。文章由此讨论了应该确立传播活动的价值选择原则,解决传媒社会责任困境,维护媒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所谓"传媒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所具有的能够赢得受众信任与信赖的各种专业品质和能力的总和。它是受众在接触新闻媒体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形成的对媒体信誉度和影响力的一种判断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谭宏凯 《对外大传播》2009,(2):15-16,32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的提高,话语权问题顺理成章地由先前相对单纯的学术范畴演变成更加宽泛的社会关切。中国在国际舆论中一如既往的弱势与日益重要的国际地位的严重不相称,更使话语权成为传媒从业者和管理者心中的痛。“西强我弱”是关于国际传播与舆论态势的一个广为认同的基本判断。究其原因,就是西方传媒在传播领域的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传播霸权及其激发的世界范围的文化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加入WTO以后,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最直接的结果有两个,即:更多的外界信息进入中国,另外,与之相对应的,更多的有关中国的信息(应该)走向世界。这本身就意味着中国的传媒逐渐适应并主动采取多种方式介入国际传播。隔离墙已经被拆开,中国的传媒业不管情愿与否,都无法在自留地上自娱自乐了。这就是海外传媒进入中国的现实。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大学文化与现代传媒良性互动,要不断增强大学文化与现代传媒的互动意识,不断加强大学文化与现代传媒互动的基础工程——大学文化建设。实现大学文化与现代传媒互动,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大学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弘扬大学文化,发挥大学文化的导向作用。要利用现代传媒广泛地宣传报道具有大学文化内涵、大学精神实质的传播内容,提高大学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渗透力。现代传媒则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接轨大学文化,增强现代传媒的大学文化自觉,用大学文化丰富现代媒体的传播内容,增强传媒从业人员的大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0.
不断加剧的全球化与信息化,在给人类带来讯息满足与快捷便利之时,也带来了各种危机与风险,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贝克(Ulrich Beck)预言的全球性风险社会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的新常态。(1)自2019年12月末我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在社交媒体上涌现出具有私人性、亲历性、情感性等特点的个人史书写、口述史、私人影像等公众史学性质的传播内容.  相似文献   

11.
正是因为认识到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中国逐渐加大了对外文化传播的力度。在政府和传媒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对外传播的实力和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与对外传播迅速发展不甚统一的是中国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2.
如今大众传媒无可比拟的信息功能与娱乐功能使它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建制.与此同时,大众传媒中的伦理问题也愈加突出,传媒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加明显.文章由此讨论了应该确立传播活动的价值选择原则,解决传媒社会责任困境,维护媒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静秋 《职业圈》2007,(23):200
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是日新月异的.在多元化的社会生活和不断寻求突破的工作环境中,人们的思维模式,生存观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何把握时代的要求,顺应世界潮流,应该是摆在每个人面前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传媒行业自诞生之日起,便起到传播思想文化,引领现代生活的作用.因此,在社会不断向前的步伐中,传媒行业的工作人员更应该摒弃从前在生活与工作中,凭经验、靠直觉,简单粗糙的方式方法,要从思想上有一次根本的转变,力求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革新.  相似文献   

14.
在期刊数字化发展策略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喻国明发表了题为“传播的语法革命和传媒竞争力构建”的演讲,谈到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在涉及产业发展时可能会产生的一些误导,喻国明首先以日常生活中的“大师”和“老师”的区别为例,几句话风趣幽默的开场白,不仅吸引了在座200余家期刊主要负责人的注意,也更好的阐明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当说到传媒内容产品包含着至少三个要素:内容、渠道和游戏规则时,众所周知的事件“超级女声”和“快乐男生”又成为信手拈来的案例。如此住复,喻国明出口成章,所举事例有说服力,形成了当日论坛的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5.
赵丽 《文化学刊》2009,(3):90-94
我们现在居住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传媒都得到高速发展。传媒语言作为传媒时代的产物及标志,真实地折射出社会及民俗发展的轨迹。本文力图从民俗角度入手,打开传媒语言的内宇宙,以民俗视野来研究考释传媒语言的语源,让读者领会到语言与民俗在传媒时代的相互博弈,以此引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6.
用现代传媒有效发声 我们已经跨入全媒体时代,塑造我军良好国际形象,必须用好、用足、用活现代传媒。不仅要充分发挥我军现有媒体的作用,而且要充分利用国家媒体资源实力,还要善于借船出海,有选择地运用好海外华文媒体和国外媒体;不仅要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亢霖 《对外大传播》2009,(11):16-17
“在地化”——也可称之为“本土化”,主要指华文传媒在报道内容、表达方式、传播理念、经营手法等各层次、各侧面的媒体活动上,都应尽量适应媒体所在国家、地区的具体环境,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从而在当地生根发芽,良性发展,达到最优化的报道和经营状态。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涉藏报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传媒最发达的国家,其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在美国国内,大众传媒被称为除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权力”。可见,大众传媒对美国的公众舆论以及国会决策的影响力不可低估。由此可以推知,美国传媒的涉藏报道对国会与公众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以《纽约时报》1999-2001年问的涉藏报道为例,对此予以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19.
陈力丹 《对外大传播》2011,(2):29-30,40
现在我国的传媒比较重视及时配以地图报道新闻,但同时也暴露出较多地图知识匮乏的问题,而地图知识的匮乏在政治上就不是简单的技术差错,特别是国界或边界的差错,有可能给我国的外交事务带来无事生非的麻烦。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传播学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并渐成体系的过程。本文拟从对外传播理论、对外传播实务和对外传播史3个方面对30年的对外传播学研究进行总结和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