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教材是上好体育课的基本与指向标。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我们又该如何去认识教材、选择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如何让教材为体育教学服务?是我们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特别邀请了北京体育大学学校体育教研室主任王华倬副教授开设系列讲座,从而与广大教师一道去钻研教材……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编排的体育教材及活动贯穿于学校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学生的体育竞赛之中。这些规则严密、技术要求高的项目,使体育教学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使课外体育锻炼曲高和寡。在体育课中,生性好动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被动性的学习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下降,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对竞技项目的活动望而生畏,使运动场成为少数学生的“专利”。  相似文献   

3.
从学校教育、学校体育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出发,认真研究和探讨大学体育的发展规律,论述了大学体育与现代教育、体育变革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上和世界范围的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实践中,提出21世纪的大学体育教育特征,即“构筑学校体育课内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俱乐部组织模式和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体育课程及教材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徐大成 《精武》2013,(23):106-108,110
有人认为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下降的祸根在于运动技术的学习,认为体育课现状与饭炼身体目的形成落差,学生厌恶体育课、教师无心体育课溥学效果不佳、在物质条件上脱离学校实际、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化等都是“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遣成的。本文对这一问题重新解读,从“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的定义,内涵,地位、方法,现实意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便对此理论有客观,公正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对高校弹性学制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潞  谭志华 《体育科技》2004,25(2):60-64
通过对“弹性学分制”与“体育课选项制”的实质与内涵的探讨 ,阐述了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变革的发展意义及弹性学制下“体育课选项制”的管理框架 ;同时提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重视“竞技项目教材化”的教材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纵向跟踪测试比较和现场访问的方法。从学校体育现状、大学体育课对接课外体育的困境及对接途径三个方面,对湖南城市学院大学体育课与课外体育对接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得出:1、师生认同“促进身体健康”为学校体育第一目标的一致性,为学校体育内部环节对接提供了隐性资源;2、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核心,学校体育俱乐部是对接体育课程的载体;3、体育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不利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4、学校宏观政策提倡多、具体政策认同倾斜支持少;影响体育课内外健身活动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7.
鄂温克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又充满智慧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抢枢”运动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体现了鄂温克人与大自然、与生活的抗争。鄂温克人在完善和发扬这项运动的同时把它纳入到了学校的体育课堂,补充了学校体育课上的乡土教材和民族教材,为少数民族体育的挖掘、整理、推广走出了一条正确之路。  相似文献   

8.
一、分类推进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从2001-2005年新颁《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来看,一个很显然的变化就是“选修”教材的比例可≥60%,这足可以说明体育教学更强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的“自主性”活动,并且强调要避免学校体育“竞技化”的倾向,要根据运动项目的功能、意义及其文化性作为完成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全面分析陕西省44所特殊学校体育课程开设的现状,包括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体育教师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知、体育经费投入、体育课开设的项目、学校体育教学情况等诸多因素以及影响体育课开设的障碍性因素。研究表明:陕西省特殊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主要存在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场地器材投入的经费不足,教材陈旧、没有统一的残疾人体育教材,体育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力量相对比较匮乏,管理和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此,提出具有针对性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旨在为陕西省教育部门全面了解特殊学校体育课程开设的基本情况、合理进行特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上个学期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过程中,有一位女生经常在上体育课时说不舒服,开始以为是身体不适,就不太在意,总允许她见习,因为她的体育成绩、素质还不错,但慢慢发展到不愿来上课,还跟老师谈条件:“我体育成绩过得去,就不用上了吧。”我感到问题不简单,便决定要好好地跟她谈谈,首先问她:你觉得老师教学上有需要改进的吗?不喜欢上体育课吗?回答是令人费解的:其实我很喜欢上体育课的,但我不敢也不想来上了,还说要不是因为不舍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甘肃省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甘肃省城乡中、小学基本能正常开设体育课 ;多数学校能实施体育教学大纲 ,具备进度和教案 ,并能按其进行教学 ;多数学校将体育课成绩列为“三好学生”条件之一 ,部分学校列入升学考试科目计入总成绩。“无体育师资”,“无体育经费”和“缺乏体育器材”是农村地区中、小学不能开设体育课的重要原因 ;而城市中、小学则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快乐体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在学生不爱上体育课、“厌学”的现象逐渐增多,学校体育已经到了改革的关键时期。本文就如何在体育课中运用快乐体育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从学校体育教学的层面讲,所谓“悦动”就是愉悦运动或快乐运动。当下小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这种现象,所暴露的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机械式的、僵化式的、单一式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热情。长此以往,无疑会削弱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教师应该给体育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让体育课堂“悦动”起来,如何构建小学悦动体育课堂,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实践。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科研论文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周红萍 《体育学刊》2005,12(2):140-143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CNKI)为工具,对1994年以来我国学校体育主要研究领域的体育教学、体育课、体育师资、体育教材、体育评价、学校课外体育和中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等7个方面进行检索,对典型资料进行剖析。结果表明:体育教学论文数量最多,涉及面广,观点百花齐放;体育课研究的类型、结构、组织、评价与教学目标相对应;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论文向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要求发展;体育评价论文向人性化、综合化转变;体育教材研究呈滞后状态;课外体育研究与社会体育接轨不够;中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显得薄弱。  相似文献   

15.
在评价体育实践课时,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练习密度(运动密度),以衡量一堂体育课的好坏。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围绕“如何使一堂课的练习密度符合规定要求”而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程序。然而,体育课练习密度这一指标真有那么重要吗?在评价体育课时,是否这是必不可少的指标呢?特别是在当前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情况下,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但笔在教学实践中发展,作为体育课评价的指标之一的体育课的密度特别  相似文献   

16.
鉴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与体育课的特点等原因,建议教育部的有关领导部门对编写学校体育课程大纲教材提出指导意见外,可以放手让有条件的地区(省、市、自治区)自编本地的学校体育课程大纲教材。在这一前提下,把实施学生体育健身方案作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思路,围绕形成学生体育健身方案,编制学校体育课程大纲教材,应要求具有持续性与阶段性;寻找共性,选编教材;坚持养成教育,养成锻炼习惯,逐渐形成学生体育健身方案和学校体育风气与传统;实施体育健身也是培养学生自觉探索科学锻炼的过程。学校体育的学术团体或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有计划的召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学术交流会,以推动我国学校体育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做出来”的领导重视以前,我们总是借口领导不重视体育,为自己的没有创新的体育课找理由,当看到各地所开展的独具特色的阳光体育活动时,在惊叹别人创新精神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满足现状而感到惭愧。以前我们总抱怨学校条件差,领导不重视,学校的阳光体育没法开展,实际上,只要教师肯用心去研究,每个学校都可以设计、开发适合自己学校开展的阳光体育校本教材,只要你能拿出一套可行方案,能体现自己学校的特色,学校领导一定会重视体育,一定会支持体育教学工作。比如:北京市和平里第一小学篮球校本教材的开发,南菜园小学的集体跑步。如果我们的体育课也能上成这样,能为自己学校开发如此好的体育校本教材,也能有这种创新精神,何愁领导不重视体育工作呢?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体育审美的角度考察学校体育,探索体育作为一种艺术所包含的美是什么?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进行美学教育的可能性;论述体育课中进行美学教育的原理和任务;阐述体育美学教育如何运用在学校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及2000年发展战略目标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综合运用各类调查法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和实证描述:目前多数中小学能正常开设体育课;已开课学校中多数能实施体育教学大纲并有进度和教案上课;多数学校将体育课成绩列为学生评“三好”条件之一;目前不能开设体育课的原因城乡学校基本湘同。依据现状调查结果和“九五”期间至下世纪初“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和普通基础教育的宏观规划与目标,预测提出2000年中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目标,并针对实现这一目标提出6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卢婵 《体育师友》2000,(4):34-34
体育教学的改革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体育教学改革目标实现的关键。体育教师作为体育的主导者和执教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学只限于“三基”的传授,“达标”的人数等,忽视了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作用,导致一些学生体育意识淡薄。对体育课不感兴趣,抱着不得已而为之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