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余的“女”字让人别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了不少媒体上的法制新闻标题,让人很有些迷惑不解。例如“女出纳贪污巨款去旅游”,“八达岭高速女蛀虫被判无期”,“女民警沦为阶下囚”等等,不胜枚举。文章内容真实与否暂且不说,试想一下,若是将文中的“女”字去掉,对标题意思的表达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新闻讲究的是“言  相似文献   

2.
世人皆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英雄岳飞。有人说,“莫须有”就是“不须有”,是“没有”的意思。其实,“莫”字,既不同上古汉语中作无定代词的“莫”,也不同于现代汉语中作否定副词(不要)的“莫”。它是中古汉语里特有的  相似文献   

3.
近段时间以来,新闻媒体关于非典的报道很多。在报道非典疫情突然发生的情况时,新闻媒体用词各异,有的使用“爆发”,有的却用“暴发”。 据《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修订版)的解释,“爆发”的意思是“(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例如发生战争。而“暴发”的意思之一是突然发作,例如“山洪暴发”。  相似文献   

4.
“做”与“作”两个字常常在我们的书刊报章上用错。这两个字不但含义相近,而且在普通话(北方话)中读音也一样,都读zuo因此,很多人分不清,有时候就混着用。实际上这两个字是有区别的。在南方一些地区,这两个字读音不同:吴语地区(上海一带),“做”读上声,“作”读入声。所以南方人一般不会用错;从意义上说,这两个字意义虽相近,都包含有下列几种意义:1.从事某种工作或  相似文献   

5.
“吗”和“嘛”不能混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发现报纸和刊物上,不少把“吗”和“嘛”字用错,以致使语意颠倒。“吗”和“嘛”都是语助词,但用法不一样。“嘛”字的用法是:(一)表示显而易见的道理,如:“有意见就提嘛!”“这也不能怪他,头一回做嘛!”(二)加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如:“这样很好嘛!”“这样不好嘛!”(三)表示  相似文献   

6.
有位曾在国际上获奖的发明家,他的成果推广以后,为国家创造了几百万元的财富。他所在单位分配他两间住房,作为奖励。一家大报在报道中,说是给了他“重奖”。不少读者对这个“重”字不禁议论开了: “别说是在国际上获奖的发明家,为国家创造了那么多财富;就是普通居民,无所建树,分两间住房,也算不上什么‘重奖’。”“在他本单位,也许算‘重奖’,但在发行全国的报纸上称‘重奖’,就欠妥了……”显然,这条消息的宣传效果被上述评论冲淡了。要是“奖”字前面不加“重”字,就不会有上面那些议论了。在我们家乡,人们把对事物的本来面貌说到十分以上,称“超说”;说到十分,称“满说”;说个八九分,称“欠说”。从人们承受心理来看,对“超说”是反感的,对“满说”是有保留的,对“欠说”是容易接受的。上述报道中的“重”字,就有“超说”之嫌。而在我们的许多报道中,“超说”远未绝迹,“满说”普遍存在,“欠说”却遭冷落。例如,在“努力”前加“非常”,“优秀”前加“特别”,“科学”前加“十分”……几乎到处可见,好象不加副词或形容词,就  相似文献   

7.
“安之若素”意思是身处逆境、遭受挫折或遇到反常现象,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语本《庄子·人间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例如清·陈确《书蔡伯蜚便面》:“苟吾心之天定,则贫贱患难,疾病死丧,皆安之若素矣.”清·钱大听《候选州判李君墓表》:“遗产尽废,衣食或不给,而太孺人安之若素.”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四章:“汉口天气炎热……起居很不舒适,他却安之若素.”刘斯奋《白门柳》一部七章:“不少亲友以至婢仆私下里都为陈夫人愤愤不平.倒是陈夫人逆来顺受,安之若素,从未提出过抗议.”  相似文献   

8.
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专制统治。它一方面宣传反动言论,伪称革命,欺骗人民;一方面对共产党及民间进步言论施加压力,使其不能发表,不能发行,甚至将主持人任意逮捕和杀害。这个反动政府,改组、扩大了中央通讯社,组织全国各地通讯网,垄断了国内新闻,并沿用北洋军阀手法,派员驻邮电局检查各报通讯员的电报和通讯,加以扣发。它在各地设立新闻检查处,检查报纸和通讯社稿件,凡不盖“检讫”图章的,不得刊发。它收买民间报纸,或用国民党宣传部名义派员进入“指导”,实行新闻控制。  相似文献   

9.
于新国 《当代图书馆》2005,(4):35-37,44
从加“0”三字规则及其使用说明、加“0”过程对比分析、加“0”例释、与加“0”规则有关的不加“0”例释和对《中图法》的修订建议6方面,论述了《中图法》分类标引加“0”三字规则。  相似文献   

10.
从加“0”问题的历史回顾、加“0”的基本问题和难点、以“#”代“0”方案、加“#”三字规则、加“#”过程对比分析、其他加“#”类型例释、与加“#”规则有关的不加“#”例释和对《中图法》的修订建议8方面,论述了《中图法》分类标引加“0”问题的彻底解决方案——以“#”代“0”方案履其加“#”三字规则。  相似文献   

11.
多用一个“不” 意思弄反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难道能否认这位老干部和妻子之间的感情不是夫妻之情,即性爱吗?(光明日报1980年5月14日第4版) 误用反问词语加双重否定,把意思弄反了。“难道”,语气副词,用作反问词语,表示不可能。“否认……不是……”,双重否定,负负得正,变成肯定,意即“是”。连起来看,意思是“不可能是”。而作者的本意正相反,是想用反问句加强语气,强调“是”。故应删去“不”字。 2、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难免不冒出几篇不好的作品……(《中国青年》1980年第8期《无影灯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天气好晴朗刈麦正当时》,这是刊登在某省级晚报一版头条的标题。看了这个标题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读者对“刈麦”的“刈”字感到冷僻,就像见到了熟人,怎么也叫不出这个人的名字一样尴尬,只知道是割的意思,可怎么也读不出“yi”音来。笔者好事,拿起电话便要通了责任编辑(现在的  相似文献   

13.
“存在”跟“有”的意思相近,可是又有区别。“有”通常有两种意思:“我有一本书”,这个“有”表示“领属关系”,(书“属于”我,我“领有”书);“有这么一个人”,“这种情况是有的”,这两句里的“有”表示客观存在,不表示领属关系。表示领属关系的“有”不能换成“存在”,“我有一本书”,不能说:“我存在一本书”,“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也不能说“中国存在着五千年的历史”。我们说“存在”跟“有”的意思相近,是指“有”的后一种意思说的。请看下面一段话: (1)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在中国人民面前,不但存在着强大民族敌人。而且存在着强大的实际上帮助民族敌人的国内反动势力,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人民不但已经有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的觉悟程度,而且有了强大的中国解放区和日益高涨着的全国性的民主运动。(《毛泽东选集》)  相似文献   

14.
我未认真研究文章可读性的确切含义,但我想,既有一“读”字,当包括“可念”的意思。所谓“可念””,就是通顺明白,朗朗上口,那就不是(一)句子长。二三十字一句,其中绝无标点可停片刻,谁能一口气读下来?(二)词句晦涩。本来大白话可以说清楚,非要加几个生词古语,不伦不类。(三)故作高深。有些科普文章,本来应该深入浅出,侃侃而谈,可偏偏玩弄名词术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习研究蔚然成风,令人鼓舞。刘勰有几句话,至今值得深思。他说:“才有天资,学慎始习。斫梓、染丝,功在初化。器成彩定,难可翻移。”(《文心雕龙·体性》)意思是:即使有天才,也必须注意开始时学习什么,怎样学,路子定了,养成习性,以后就难改变。他形象化地举出两件事例,加以阐明。一是制器。“若作梓材,既勤朴斫。”(《尚书·周书·木子材》)古代多用梓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汉语中有两个字常常弄混,一个是“彩”,一个是“采”。这两个字分别指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至少深浅大异。 人们说的“彩”,其实指的是物或人的外在模样与浅层标志,如色彩、光彩、丽彩、多彩等等。有“彩”,毕竟是好事。一块石头能成为彩石,一件瓷器能有光彩,一朵花能有艳彩,总比很粗、很俗、很土的东西要多一点观赏价值。人也一样,做一个有光彩的人,例如名响、位显、誉高的人,显然是比愚人、庸人、俗人要好些。  相似文献   

17.
名、字、号     
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名,一般指人的姓名 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 (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 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 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有两种情况:①“名”和“字”词义相近或 “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 宽阔平坦的意思;②“名”和“字”意思相反的,例如:韩愈,字 退之。后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为“字”,例如诸葛亮字孔明。古 人通常尊敬对方称自己名,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名。如  相似文献   

18.
纸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对图书和出版事业,产生过划时代的影响。初期的纸,是丝质的。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中收有“纸”字。对这个“纸”字,他是作了这样的解释:“纸,絮一(竹沾)也”;“(竹沾),(氵敝)絮箦也”;“(氵敝),水中去絮也”;“絮”是“敝绵也”;“箦”是竹席子。北京大学郑如斯先生在其订补的《中国书史简编》中说:“汉代所说的绵,就是丝绵,絮是不好的丝绵。把许书以上一些字的意义连起来看,纸就是在水中漂丝绵时,将丝绵在竹席上加以捶打,而留在席上的坏丝绵。这种粘在席上的坏丝绵往往干了之后成为一张薄片。把这种粘在席上的薄丝绵片加以利用,可能是当时漂丝的劳动妇女的创见。最初是无意中发现这种物品而加以利用的,后来就有意识地加工成为一种漂丝的副产品,而称之为纸。”郑先生对初期纸的这一些看法,我认为是十分妥当的。  相似文献   

19.
有意思的是,2003年后,许多诗歌选本不约而同地将书名中的“最佳”去掉,不知道这是有关部门的规定还是出版社觉得问心有愧,但去掉“最佳”二字的书籍,至少要比以往的装模作样真实得多。  相似文献   

20.
报紙上的国际新聞里,經常可以看到“支持”和“拥护”这两个词儿。由于这两个词意思非常相近,又都是双音词,使用时很容易混淆,值得注息。据古书記载“支持”(古代只用单个“支”字)是支撑、支架的意思。《左传》定元牟說:“天之所支,不可坏也”。《国语·越语》中有“皆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