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思自治即私法自治,是指当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享有自由决定其行为、不受他人非法干预的权利。意思自治无论是在传统私法中还是现代私法中,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原则,通过对这一原则的分析和借鉴.必将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意思自治原则是私法理论的基石,公司法为私法,公司意思自治原则是公司治理应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该文分析了新修改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新公司法深入全面地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的立法宗旨。最后笔者提出今后在私法领域应更加深入广泛地贯彻意思自治原则。  相似文献   

3.
意思自治原则是私法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其在国际私法中典型的反映便是在涉外合同领域 ,当事人有选择合同准据法的自由。简略回顾意思自治原则形成的历史 ,指出在中国的法治建设中 ,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增强全球范围内私法领域的趋同 ,意思自治原则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 ,对该原则在中国适用作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传统理论对于意思自治原则与契约法之间辩证关系的探讨较为广泛深入,而作为民法另一主要领域的物权法由于奉行物权法定主义,因而意思自治原则在其中的适用似乎充满张力。从外部来看,意思自治与物权法定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表述成:"私法自治对物权法定构成一种背景性指引,物权法定为私法自治提供保障。"在物权立法的重心由重所有权向重他物权的转变这一宏大背景之下,物权法具有诸多内在的私法自治品格。这种内在的品格主要体现为当事人对物权法律关系发生与变动的自由、当事人对物权法律关系相对人的选择自由、当事人在发生及变动物权法律关系时在既有的物权种类中进行选择的自由以及在功能不特定的他物权中自主确定他物权具体内容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私法自治原则作为全部民法的基础,其统摄着合同、婚姻、遗嘱等意思表示的领域,其不是无限制的意思自由,而是在法律限制之内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与私法自治原则在现代民法和民法学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在民法典的制定中应完善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与私法自治的最佳结合,使私人自治应具有的功能在法律行为的理论与实践中得以更好的发挥。因此,本文在分析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与私法自治的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二者的关系,既两者互为表里,前者是外壳,后者是内核,私法自治原则的贯彻和实践离不开民事法律行为,同样,民事法律行为的设立也需要私法自治为其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私法自治原则作为全部民法的基础,其统摄着合同、婚姻、遗嘱等意思表示的领域,其不是无限制的意思自由,而是在法律限制之内的自由。  相似文献   

8.
民法上一系列制度对私法自治理念的昭示足以证明其基础性地位。没有私法自治,民法的整个体系将濒于坍塌,所以私法自治被称为民法的基石。担保物权属于物权,而物权又属于民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所以私法自治亦应成为担保物权所遵守的基本理念。物权法定原则是物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我们在坚持物权法定的同时,也不应忽视私法自治原则。我国刚刚颁布实施的《物权法》并没有彻底地贯彻私法自治的民法基本理念,担保物权的立法应该更加“私法化”。  相似文献   

9.
私法自治是全部私法的核心与灵魂,而法律行为则是实现私法自治的手段。但由于我国对私法自治原则认知未深,对法律行为与私法自治之间的关系认识得不透彻,导致了法律行为制度一些明显的弊端。立法者应本着捍卫私法自治的信念来构建民法典中的法律行为制度,使私法自治应具有的功能在法律行为的理论与实践中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私法自治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建构中发挥着多大作用呢?本文以效率原则为指引,并且结合物权法的体系结构.对私法自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论述认为私法自治如欲发挥作用,必先要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进行改造.同时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构建中要解决社区性与开放性,债权性利用与物权性利用两个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