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主要针对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实践,从留守学生心理常见问题、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关爱山区留守儿童,共圆教育梦。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不少年轻父母一方或双双擞下自己的孩子外出,他们的孩子成了"留守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爱的欠缺,存在着许多人格缺陷及心理健康问题.本文结合农村学校的现实阐述了怎样加强这些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1 前言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留守在家的未成年学生也与日俱增,"留守学生"群体由于家庭关爱和教育的缺失,在生活、心理和教育上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也给学校教育带来新的问题.而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农村小学不容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学生假期宿舍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假期里,一部分学生选择了留校,大学生假期留守校园增加了学校管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关爱留校生、做好假期宿舍管理工作已成为高校的学生工作新课题,高校应努力增强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从在校管理向假期管理的延伸,扫除管理的盲点,实现全过程育人.  相似文献   

5.
在考察了湖北省老河口市教育系统“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情况的基础上.着重总结了该市教育系统关爱“留守学生”的基本经验,分析了“留守学生”教育与社会管理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力度,积极筹建寄宿制中小学,多方协作,共同营造关爱“留守学生”的社会氛围,动员“五老”组建辅导站,建立与“留守学生”父母信息联系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留守学生”是多年来农村学校的一个常见群体。据调查,农村职校的“留守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较大。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经商,使得“留守学生”缺乏应有的关爱和教育,有的在学习、生活、品德、心理等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措施不力,社会关注不够等。笔者认为,加强中职学校“留守学生”教育的基本对策是家庭、学校、社会必须共同承担责任,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7.
选取贵州和浙江部分县市山区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到留守学生隔代教育现象在山区中小学相当普遍,对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突出;剖析了隔代教育的主客体原因;建议在政策、学校、家庭、村居、社会等方面为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提供条件,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关爱环境,使他们快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选取贵州和浙江部分县、市山区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到留守学生"隔代教育"现象在山区中小学相当普遍,并对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突出,剖析了隔代教育的主客观原因,建议在政策、学校、家庭、村居等方面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关爱环境,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9.
潘洋 《教书育人》2006,(5):37-37
我校位于城郊,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留守学生”数量巨大,双亲外出的占绝大多数.由于远离了直接监护人,远离父母的关爱,“留守学生”的教育成为当前一个沉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学生的成长与教育问题是当前农村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缺乏父母关爱,隔代教育和代养教育也力不从心,很容易产生性格发展不健全、感情脆弱等问题。留守学生的教育需要老师和监护人的共同配合,齐抓共管,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乡镇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教育纪律困难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对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存在难度,这部分学生通常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到外地工作,和爷爷奶奶、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甚至自己留在家中的未成年儿童。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趋明显,与我国几年制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相违背。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民到城市打工,于是把孩子委托给自己的父母或者亲戚照看,就形成了大批的留守学生。这些留守学生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与教育,在学校违反纪律,学习成绩不好,成为学困生,因此,留守学困生也成为当前农村教学的一项棘手问题,这需要教师、家长给予这些留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的现行做法是,从建设留守儿童活动之家以提供学习和娱乐场所、签署监护人委托责任书且实施一人一档制、设立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专职干部等三个方面实施政府的教育与关爱方案,从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定期安排免费体检等三个方面落实学校的教育与关爱措施.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具有统筹协调和分层实施相结合、普遍关爱与特殊照顾相结合、完善人格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英山县把关爱留守学生作为关心下一代工程的重要内容,探索出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为留守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空间,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教师博览》2007,(7):15-16
每年,四川有上千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学生人数高达300万左右。为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四川省委成立了由12个单位组成的四川省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在为留守学生营造亲情港湾、维护留守学生权益、帮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进行有益尝试。到目前为止.已面向全省招募了10.7万名志愿者与留守学生开展“一助一”结对;  相似文献   

16.
建立监管体系 关爱留守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学生比例日趋增大。目前,应城市共有留守学生3.8万名,约占中小学生总数的40%。这些学生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有效的监护,很多形成孤独离群、固执偏激、自卑自弃、放任自流等心理性格缺陷和不良行为习惯,是厌学、逃学、辍学的重点群体。为此,我市着力构建留守学生监管体系,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监管与教育。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教育误区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和不当做法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恰恰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对“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误区、成因及后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留守儿童”的认识过于片面;对“留守儿童”关爱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关爱的方式方法不当;关爱的领域存在盲区。并提出了走出误区的建议和对策:转变认识;调整关爱的方向和重点;改进关爱的方式与方法;以期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天娇,黑龙江省绿色草原学校语文教师。对于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颇有研究,参加了农垦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荣获参研证书。平时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让爱驻扎在留守儿童内心,深受学生喜爱。她认为留守儿童最缺少的是关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在留守学生日益突出的农村初中,对留守学生的教育成功与否关系着农村教育事业的成败。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试从用心关爱留守学生、宽容对待犯错学生、对留守学生因势利导、重视跟家长沟通这四方面探讨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农村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他们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因而信心不够、能力不足、性格叛逆,在学业上显得力不从心。对于这样的特殊学生,教师需利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信心、能力和性格。在运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注重因才施赏、因材施教;要合理利用表扬与批评。赏识教育对改善留守学生学业行为不良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