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平方差公式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做法:设计竞争情境,让学生在计算比赛中发现规律,渗透探索发现的研究方法;对符号□、△进行变化,渗透变量变换思想;引导学生对平方差公式进行证明,渗透逻辑思维方法;在平方差公式的应用中渗透整体思想.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运用平方差公式时,常常会依赖对公式和字母的机械记忆,对公式结构理解不清,而出现符号出错或漏项等问题.理解公式的本质特征,掌握公式的使用方法,采取“写好括号再填空”的重要技巧,是正确运用平方差公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平方差公式是初中数学的两个重要乘法公式之一,其发生过程是第一次将一个特殊多项式乘法上升到乘法公式的归纳演泽过程,是字母表示代数式的高度抽象与概括.看似简单,却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与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的现状差距较大.如何安排教学,才能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和把握平方差公式,这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课前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4.
"平方差公式"是初中阶段所学的重要乘法公式之一,与"完全平方公式"一样,平方差公式是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简单的代数式运算、整式的加减及整式乘法以及多项式的乘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过渡到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的乘法.学习"平方差公式"可以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体会到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并增强观察、发现和概括的能力."平方差  相似文献   

5.
<正>平方差公式(a+b)(a-b)=a2-b2,用语言叙述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的差.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利用口诀的方法来学习和应用平方差公式,效果较好.一、根据公式结构编写口诀平方差公式是通过乘法法则直接计算得来的.观察其结构特征,公式左边为两个多项  相似文献   

6.
教学设计应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的发展过程和本质.通过设置体现公式本质的“问题串”,并围绕这些“问题串”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悟“诱导公式”逐步形成的过程,理解“诱导公式”的本质,体会蕴含在公式中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正>一、背景乘法公式是2012年审定的七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第九章的第四小节,内容包含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推导乘法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利用公式简单计算.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推导平方差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 过程与方法:由多项式乘多项式引入平方差公式,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进一步感悟数与形结合的思想.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平方差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平方差公式”是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公式,也是中考的高频考点。以“平方差公式”的推导为例,提出构建进阶式问题驱动的策略:切准教学起点、聚焦核心问题、紧扣逻辑关系、鼓励自主构建,促进课堂教学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让学生达到“学懂公式,会用公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核心素养对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平方差公式(第1课时)”这节课,浅谈如何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进行初中代数课堂的教学,力求在代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九章第11节平方差公式的第1课时.2.内容解析平方差公式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一次方程及不等式、列代数式、整式的加减和整式的乘法等知识的基础上,在学习了多项式的乘法之后,自然过渡到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符合学生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从代数和几何两个角度加以验证,帮助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解释,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平方差  相似文献   

11.
1 问题的提出 1.1 运用平方差公式求解两数乘积的问题 平方差公式(a + B)(a - B) = a2 - B2 是多项式乘法运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直接运用平方差公式可以简化两数乘积的运算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与运算结果的准确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对运用平方差公式求解两数乘积的问题只是以例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只知道对于两数的乘积,可表示为某两个数的和与差的乘积,即mn = (a + B)(a - B),而不明确m、n 与a、B 之间的关系,缺乏必要的分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总觉得含有"猜" 的意味,如果两数m、n 之间的差距较大,就不容易"猜" 出mn 到底表示为哪两个数的和与差的乘积.  相似文献   

12.
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平方差公式(a+b)(a-b)=a^2-b^2不仅在学习整式的乘法时用,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也可用来巧解题目。  相似文献   

13.
公式(a b)(a-b)=a2-b2称为平方差公式.学了这个公式后,在解题中,我们应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灵活运用. 一、正向运用正向运用平方差公式,能把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化成平方差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通过分析发现“情境—问题”教学与数学创新意识的关系紧密相连,对数学创新意识的培育有促进作用,后者关乎国家教育改革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文章以“平方差公式”为例,旨在说明如何通过“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培育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实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体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1问题的提出1.1运用平方差公式求解两数乘积的问题平方差公式(a+b)(a-b)=a2-b2-b2是多项式乘法运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直接运用平方差公式可以简化两数乘积的运算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与运算结果的准确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对运用平方差公式求解两数乘积的问题只是以例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只知道对于两数的乘积,可表示为某两  相似文献   

16.
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通常有附加式、复制式、顺应式和重构式四种方式。对于“平方差公式”的教学,借鉴历史,重构平方差公式的引入、推导与应用过程:选择等周问题,通过顺应式将发生在古希腊的欺骗性土地分配事件,改编为“庄园主与佃户”的故事来引入;通过复制式采用赵爽的“面积割补法”来证明平方差公式,通过附加式介绍赵爽打柴之余钻研数学问题的故事;通过复制式采用丢番图的一个二元问题与“和差术”作为例题与解答之一,体现平方差公式的具体应用。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表明:数学史的多种融入方式的适当运用,有助于较好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17.
“乘法公式”的教学基本上都是让学生经历由一般到特殊、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过程,从而建构一个解决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模型,并通过解释公式的几何背景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本文尝试分析几个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方式,思索“平方差公式”的引入教学设计,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8.
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去小学听课。曾发现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喜欢给学生归纳介绍各种计算公式。例如,五年级教学“求圆环的面积”(第九册85页例3),课前教师介绍了平方差公式:大数~2-小数~2=(大数 小数)×(大数-小数)。课上教师强调了圆环的特征后,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然后推导出这样一个计算公式:S圆=π(R r)(R-r)。最后教师让学生按这个公式进行计算。有没有必要向学生介绍这样一个计算公式呢?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首先平方差公  相似文献   

19.
平方差公式:(a+b)(a-b)=a2-b2是初中阶段一个重要的公式,是在学习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之后的知识延伸,应用也十分广泛。而且平方差公式在初中数学上占据了重要位置,在近几年的中考和单元及期末测试中经常出现,所以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好平方差公式,我们教师也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除了初中阶段的应用外,平方差公式在数学领域中应用也及其广泛,从初中到大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所以我们初中的学习至关重要我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方差公式; 2.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平方差公式及其结构特征; 2.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