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韬奋与抗日救国运动赵晓恩提起邹韬奋的名字,人们立即会联想到他创办的生活书店,联想到他主编的《生活》、《大众生活》、《生活星期刊》,还有《生活日报》、《抗战》和《全民抗战》三日刊等一系列抗日救国报刊。邹韬奋先生正是因为通过办报刊、办书店的文化渠道,在...  相似文献   

2.
缪霖薇 《出版参考》2013,(16):52-53
三联书店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简称,它集出版、发行、销售三位一体。其前身是现代新文化运动的先辈邹韬奋、徐伯昕等人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1948年,为迎接新中国诞生,三店在香港合并,正式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三联的出版编辑部门与人民出版社合并,虽然仍用三联书店名义出书,但发行部门并入各地新华书店。直至1986  相似文献   

3.
三联书店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简称,它集出版、发行、销售三位一体.其前身是现代新文化运动的先辈邹韬奋、徐伯昕等人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1948年,为迎接新中国诞生,三店在香港合并,正式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三联的出版编辑部门与人民出版社合并,虽然仍用三联书店名义出书,但发行部门并入各地新华书店.直至1986年恢复独立建制,称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相似文献   

4.
邹韬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出版家、政论家、新闻记者,有人说近现代出版的代表人物只有四位:张元济、李达、邹韬奋、胡愈之,而将书报刊集合为一体的出版家只有邹韬奋先生。作为有思想、有理想、有成就的出版家,在"且学且做"中创办一系列报刊和生活书店,而且在抗争中练就一副硬骨头,在办刊中生发出为大众说话的出版理想,在实践中提炼出创造和服务的出版理念。从生活书店到三联书店,传播思想,传播文化,包含韬奋出版理想和理念的韬奋精神在民众中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5.
正九一八事变使邹韬奋受到强烈的刺激,他在共产党员胡愈之等人的帮助下,很快走上抗日救亡的道路,靠近了党。《生活》周刊从此办得有声有色,发行数量达到十多万份。韬奋的言论在青年中产生极大的影响。1932年7月,他又创办《生活》分店。出版大量进步的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书籍,成为国民党统治区内重要的进步文化阵地,许多共产党员为这个书店工作。夏衍曾说:"邹韬奋的转变,完全是胡愈之的功劳。韬奋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出版界的黄金时代,《世界知识》《读书生活》《中国农村》分别是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三家出版机构先后在三个月时间内创办的刊物.与同时期其他出版机构出版的同类型期刊封面设计相比,这三种刊物封面朴素却具有代表性.文章由这三种封面图像入手,释读三家书店初创时期的文化立场与期刊封面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王仿子 《出版史料》2003,(3):119-122
2002年的《中国出版年鉴》放大开本,增加篇幅,洋洋洒洒200万言,收录了许多可读的文章。在《文物与史料》栏目下,一篇《中国近代出版机构产权衍进的历史考察》(王一方著,以下简称《考察》),考察到生活书店,引起我的注意。《考察》全文约5000字,说到生活书店约500字,就在这500字中,作者把一个我认为是不存在的史实强加给了生活书店。  相似文献   

8.
《出版史料》2006,(4):12-17
抗日战争期间,在邹韬奋先生亲自关心下,生活书店创办了《店务通讯》,这是一份很宝贵的出版史料。现在经韬奋纪念馆搜集整理后即将由学林出版社出版排印本。本文原系生活书店《店务通讯》排印本的出版前言,本刊发表时加了标题,并稍有删节。同时,还刊出韬奋关于《店务通讯》一封很有意义的信———致各分支店经理的信,也是由韬奋纪念馆提供的,谨表谢意。———编者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6月29日,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主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承办的见证三联传统,弘扬韬奋精神——《三联经典文库》(第一辑)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柳斌杰首先代表新闻出版总署对《三联经典文库》的出版表示祝贺,对付出辛勤劳动的专家、学者和编辑出版人员表示敬意。他说,三联书店是我国现代学术文化出版的重要力量,自1932年创建以来,始终  相似文献   

1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前身是生活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新知书店,在解放前就已经是享有盛誉的文化出版机构.迄今已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三联书店的经营历史中积淀了很多丰厚的文化养料,正如有学者所言,“三联在中国不仅意味着一家出版社,并且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公共的知识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生活书店是解放前重要的进步文化机构。1932年7月,在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社基础上成立"生活出版合作社",对外称"生活书店"。当时正值国土沦丧、民生凋敝、民族危亡的艰难时刻,生活书店以邹韬奋为旗手,始终高扬爱国救亡的大旗,以笔为枪,战而不屈,坚持人民立场、代表群众呼声,先后出版发行了一千多种进步社科和文艺书籍,创办  相似文献   

1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是一家以出版人文社科图书为主的综合性出版社。关于三联的出版思路,要从它的产品定位谈起。目前三联出版的图书分为这样几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学术板块。这个板块对三联来说是重中之重。三联被称为学术出版的重镇,就因为这个  相似文献   

13.
一、三联书店的由来三联书店是由生活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和新知书店合组而成的。1932年7月,邹韬奋先生在上海创办了生活书店,它的前身是《生活》周刊的书报服务部。1935年,新知书店在《中国农村》月刊的基础上成立,主持者为钱俊瑞、薛暮桥等。一年以后,在李公朴先生主编的《读书生活》半月刊基础上,诞  相似文献   

14.
牛超 《出版参考》2021,(3):53-56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邹韬奋创办《生活》周刊,呼吁抗日救亡;筹办《大众生活》,高擎救国大旗;创立《生活日报》,号召团结御侮;构筑《抗战》高地,引领正确舆论;复刊《大众生活》,坚守宣传阵地.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报刊为核心,梳理和分析邹韬奋先生出版救国的卓越贡献,借此榜样力量,激励新时代新闻出版工作者履职尽责、文化兴邦.  相似文献   

15.
各位来宾、同志们: 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革命出版工作五十年纪念会现在开始。邹韬奋、徐伯昕等同志创办的生活书店,1932年在上海成立。其后不久,由李公朴、艾思奇、柳湜、黄洛峰等同志创办的读书出版社,由钱俊瑞、薛暮桥、徐雪寒等同志创办的新知书店,也分别在上海成立。这三家书店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革命出版工作,曾先后出版40多种杂志,2000多种图书。1948年三家书店根据党的指示,合并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这三家书店成  相似文献   

16.
柳萌 《中国编辑》2005,(4):65-66
《说闲文丛》一套计3种图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后,据说在市场销路还算不错,最近逛书店又见冉版:在这套丛书出版之前,华夏出版社也出版过一套,书名是《生活艺术丛书》,而且这套丛书有8种之多。这两套丛书名字不同,内容却相差不多,都是受中外文化出版公司启发,没有中外文化出版公司的那套“五集”丛书,很难说会有后来的这两套丛书。  相似文献   

17.
记得1934年和1935年这两年,正是生活书店大发展的时期,《世界知识》、《太白》、《译文》、《妇女生活》、《读书与出版》等刊物陆续创刊。1935年邹韬奋从国外回来,立即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这些刊物对宣传我党的主张、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在这民族危机深重、蒋介石法西斯统治严酷的时期,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迫切要求民族解放,要求民主、自由,要求以革命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张仲实同志就在这个时候来到了生活书店,对生活书店的发展,对大量的  相似文献   

18.
邹韬奋同志是一个真诚的爱国主义者,革命的民主主义者,优秀的文化工作者,最后他成为共产主义者。韬奋不幸过早地去世了。他参加革命工作,实际上是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到他去世为止的短短十三年中,他坐了一年监牢,经历了三次流亡。在这期间,他为中国人民做了三件好事:第一,创办《生活》周刊和合作社式的生活书店,以及由生活书店出版的许多进步刊  相似文献   

19.
徐伯昕同志是江苏省武进县人。1926年,他协助邹韬奋同志承办《生活》周刊,宣传进步思想,树立尽心竭力为读者服务的精神。1932年,他们一起创办生活书店。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生活书店成为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步思想的革命书店之一,深受广大读者爱护和支持。生活书店对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国民党反动派独裁专制卖国投降政策,唤起民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邹韬奋是生活书店的灵魂,徐伯  相似文献   

20.
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出版家,一生创建与经营管理过《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等7个报刊和遍布全国的生活书店,在媒介的经营和管理上有着许多的成就,为后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