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史春艳 《青年记者》2006,28(8):69-70
什么是社会新闻?笔者认同这样一种定义,即“社会新闻是包括反映社会道德风尚的公共生活、人际关系、社会秩序、治安状况、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和民情民俗、生活情趣等内容的新闻,有的社会新闻还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新闻相互交叉。”①在新闻竞争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新闻共享性多,竞争相对平稳,而社会新闻共享性少、可读性强,竞争相对激烈。媒体全力以赴争做社会新闻,目的就是为了争取读者,扩大市场份额。社会新闻是媒体竞争的一把利器。社会新闻吸引受众的原因生活在当代社会尤其是生活在大都市中的人群,对于大众传播媒介所…  相似文献   

2.
社会新闻是以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为题材的,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利益、情趣密切相关的报道。它的内容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较之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教育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艺新闻等,有更大的广泛性,加之它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所以,它拥有庞大的读群。报刊为了抢占读市场,所以,它拥有庞大的读群,报刊为了抢占读市场、力争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加强了“社会新闻”、“焦点”、“特别报道”等专栏或专版,并精心耕耘和培育,使社会新闻十分抢眼,成为报刊的名牌专栏,然而,纵观当前报刊的“社会新闻”专栏,尽管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出现了不少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具佳的新闻作品,但除各级党报和品位较高的大报外,在各类小报上也出现不少倒人胃口,令人作呕的“字垃圾”。较突出的问题是庸俗、虚假和不重视社会效益,笔认为,要提高社会新闻的质量,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媒体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由于竞争压力的增大,为了"抢新闻"、提高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和看点,一些反映社会问题、社会阴暗面的批评报道、调查性新闻等开始充斥各媒  相似文献   

4.
新闻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新闻事实,了解事件发展的因果,挖掘事实真相,诉诸观众视觉和听觉器官,让观众对一些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有及时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报道要注重用事实说  相似文献   

5.
王旭 《记者摇篮》2012,(12):58-59
社会新闻,亦即是从内容上对新闻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因其以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等为报道对象,报道视角具有独特性,由于社会新闻坚持百姓视点,关注百姓生活,为百姓排忧解难,而深受广大观众的青睐和喜爱,受众群体不断扩大,公信力和号召力也不断得到加强。近年来,由于媒体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为了赢得更多的受众,提高收视率,扩大市场份额,一些社会  相似文献   

6.
《新闻传播》2004,(11):69-69
《新闻天地》2004年总22期发表郭美宏的文章《论提高社会新闻的“保真值”》。文章指出,在社会新闻大战中,一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不负责任地见闻就录、见闻就炒的现象时常发生,提高社会新闻保真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谈社会新闻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随着传媒业逐渐走向市场,个别新闻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多地强调社会新闻的可读性、趣味性,而忽略了它的舆论导向问题,这使得一些媒体的社会新闻报道自觉不自觉地出现定位偏差,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新世纪如何摆正社会新闻的正确位置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社会新闻是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等相对而言的,但它们之间又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有时会形成交叉。学术界一般把社会  相似文献   

8.
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包括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尤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它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讲究趣味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部分媒体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的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公众对强化媒体社会责任的呼声强烈。2014年6月9日,首批11家试点媒体社会责任报告正式对外发布,对2013年度本媒体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展示。中宣部、中国记协等决定在新闻战线探索建立的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正是为了推动媒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并自觉地按照传媒社会责任规范传媒和每个新闻从业人员,并希望以此为突破口规划和推进全面深化新闻改革。这已成为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包括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尤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它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讲究趣味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社会新闻是不同形态的人性展示,社会新闻是不同的人生形态对生命的诠释;新闻视角,是指基于新闻学理论的关于如何发现、报道、突出、强化新闻促  相似文献   

11.
青岭 《新闻实践》2003,(8):50-51
在探讨党报社会新闻应有何特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先回答什么是社会新闻,什么是党报的社会新闻这个问题?按晚报界的说法:"社会新闻是报道社会生活、社会事件、社会问题以及自然界中涉及人类社会某些特异现象"的一种新闻体裁(《中国晚报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社会新闻反映的是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是以社会伦理道德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它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科技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讲究趣味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什么是党报的社会新闻,新闻界虽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我们从大量的新闻实践中体验到,党报社会新闻反映  相似文献   

12.
社会新闻即侧重报道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及社会道德的新闻。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愈演愈烈,社会新闻成为了许多媒体亲民的“招牌菜”,于是出现了社会新闻竞争层次不高,内容雷同,写法粗糙等问题,也就是社会新闻源的挖掘和开发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对社会新闻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开发,以及社会新闻需要注意的雷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新闻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可以被人们认识、把握和运用,这已为大多数新闻工作者所承认。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实践中把握和运用它。我以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至关重要。首先,要处理好新闻规律与新闻政策的关系。遵循新闻规律,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新闻对于事物进程的影响作用;制定新闻政策,是为了保证新闻报道有利于执政党和统治阶级,而不利于一切反对者。这是新闻活动在阶级社会中面临的一个突出的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新闻界,至今仍有一些同志不重视社会新闻,认为社会新闻是“市井琐闻”,“鸡零拘碎”,不能登大雅之堂。社会上少数人甚至持有一种误解和偏见,认为社会新闻就是反映奇闻怪事和报道社会阴暗面,给社会主义抹黑。出现这些不同看法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对什么是社会新闻还不甚了解,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报纸的社会新闻与资本主义报纸的社会新闻性质根本不同还不大了解。二是近年来随着社会新闻的日益繁荣,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一些报纸没有把握好社会新闻的导向,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社会新闻。一些街头小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增强报纸的销量,刊登一些桃色事件、凶杀纵火、怪诞秘闻,在读者中产生不良影响。 总结《西安晚报》多年来的新闻实践,我们认为要把握好社会新闻的导向,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警惕黄色新闻泛起为了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需要给社会新闻以应有的地位,积极开辟、扩大这个报道领域。也正是为了同一个目的,我们需要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进行社会新闻报道工作,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警惕,防止黄色新闻文风的影响。提出这个问题,决不是耸人听闻。就在最近几年,我国有些地方不是一度出现过黄色小报泛滥的情况吗?我国一些大报上不是也曾出现过格调不高的社会新闻报道吗?在极左路线统治时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社会新闻 笔者认为,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尤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它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趣味性、可读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社会新闻与公众、民生有着特殊...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体裁,社会新闻有别于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法律新闻等,体现了崇尚和谐、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积极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贴近、利益相关、情趣相连,起到了伸张正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等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与社会新闻的实践相比较,社会新闻理论的研究相对滞后,不少问题尚在实践探索之中。下面是我对社会新闻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和分析,愿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8.
影视作品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了新闻类、娱乐、社会教育、服务、影视剧等等。为了论述方便.这里所说的影视作品仅指影视剧、娱乐类节目,也就是说与艺术有关联的作品,而不包括新闻、社会教育、服务类节目。当然新闻、社会教育、服务类节目,也有原创性问题.但因为新闻、教育与艺术的特性存在很大差异,这里暂且不论。  相似文献   

19.
我也谈谈如何学习和研究新闻学。先从为什么要学习新闻学谈起。用简单一句话来概括,学习新闻学就是为了更自觉地更有效地做好新闻工作。实际上,无论是正在从事新闻工作,还是即将从事新闻工作,或者进行新闻改革,都有一个理论指导问题,也就是自觉按科学办事的问题。科学是什么?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或者说,它是研究现象(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规律性的学问。每一门科学,都是适应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活动的需要而产生,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每  相似文献   

20.
田艺霏 《新闻窗》2013,(3):26-26
新闻报道策划是指新闻媒介为了更好地在配置和运用新闻资源方面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在新闻实践活动中进行的谋划与设计,其目的在于使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新闻资源去影响受众,以取得最好的社会传播效果。但是,新闻报道策划并非尽善尽美,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仍显现出一些问题和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