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贾鹤鹏  王大鹏  闫隽 《现代传播》2015,37(2):25-27,33
科学媒体化是近年来在科学传播领域广受关注的议题。本文梳理了媒体与科学关系的发展,阐述了科学媒体化提出的过程,并分析了科学媒体化的表现形式、科学媒体化对科学研究的影响以及它对科学传播的挑战,同时对科学媒体化进行了反思,提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开展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应该利用科学媒体化现象促进科学传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建立的众多图书馆中,中国科学社图书馆作为近代民间的科学社团创办的图书馆,对中国近现代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在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史和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文章对中国科学社图书馆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传播学的视角,探寻了中国科学地图的风貌.通过定量分析、对比性研究,从中国自身的地理版图,到中国与世界的地理格局,逐一分析中国科学地域传播的流动历程,剖析在整个不同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涌现出的各种科学文化思潮,阐明中西方科学关系的转变是文化思潮争论的焦点,进而提出21世纪中国科学地域传播的未来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求是基金会成功运作的秘密在于,它高度尊重科学发展的根本制度原则:科学自治。政府和商人掏钱资助科学事业,当然是功德无量之事,但是在决定应该奖励谁、应该资助谁的时候,请尊重科学共同体自治的逻辑,官员和商人最好走开,完全让科学权威们来决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社的科学宣传及其影响(1914-1937)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科学社是中国近代史上成立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综合科学社团,本文欲从该社在科学技术的宣传方面来讨论其贡献,并试图对科学及科学家角色在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地位进行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综合性科学期刊的嚆矢--<亚泉杂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苏力  姚远 《编辑学报》2001,13(5):258-260
对综合性科学期刊《亚泉杂志》的创刊始末、办刊宗旨、科学态度、科学内容作了全面的分析论证,重点分析了其化学内容及科学意义。认为它是中国人自办最早的综合性科学期刊,这种代表科学综合化发展趋势的期刊类型将会永存。  相似文献   

7.
开放科学、开放共享、开放数据三者关系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通过明晰开放科学、开放共享、开放数据三者关系为我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过程]运用规范分析法,在梳理与界定开放科学、开放共享、开放数据的定义与特征的基础上,解析开放科学、开放共享、开放数据之间的两两关系和三者关系。[结果/结论]开放科学、开放共享、开放数据存在三位一体的逻辑关系。开放数据是开放共享和开放科学的物质基础,开放共享是开放数据与开放科学之间的桥梁,开放科学是开放数据和开放共享的最终目标。不同利益相关者需要为开放科学尽力,以便全面促进开放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神创”运动是20世纪60至8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一场利用科学来证明神创论的宗教运动。通过历史梳理与文献研究的方法,笔者对这一宗教运动的始末进行分析,试图展示该宗教运动是如何利用“科学”形象作为外套与论战武器,并最终为广大公众所接受的过程。最终,基于“科学神创”运动中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伪科学对于科学的利用以及科学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结合当下中国存在的科学谣言,对如何能够有效避免伪科学论断的再次流行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张居安 《大观周刊》2012,(51):434-435
在中国历史现代转型时期中,人文主义在中国被科学与理性所压制。在五四运动和文革之后中国的传统信仰被打破,目前的中国成为理性与科学的信仰者。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往往过度注重理性与科学而忽视了人文主义关怀,其实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既需要科技理性文明的智性开拓这是毫无疑问也是被历史证实的。但是它同时也需要人文文化的涵养与制衡。如今中国的现代转型时至今日尚未完成,社会的精神文化危机也并未消隐,因此现代化的中国需要既要体现科学的理性又要人文主义的关怀。  相似文献   

10.
科学引文索引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昌泰  潘柏荣 《编辑科技》2001,13(1):22-28,52
介绍了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数据库的情况,她的价值与世界科技文献间的关系。并进一步介绍了该所编辑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SCI)的概况和各种版本的特点,以及该所和《SCI》所收录的中国期刊名录。最后介绍该所的联系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与中国科学引文索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昭民 《编辑学报》1996,8(4):208-210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与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纪昭民科研人员在发表科技论文时,一般都要通过“脚注”或“参考文献”等方式,列出撰写该论文时所引用或参考过的主要文献。这种现象说明科研活动并不是完全孤立进行的,而是在继承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经过自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生物信息学领域内的科学数据和科学文献的描述信息出发,分析和总结了几种生物信息学科学数据与文献的相互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冲 《科技编辑研究》2005,17(1):48-49,52
当前中国科学所处的人文社会环境中有利于其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健全的体制保障;普遍的社会认同;有力的智力支持.其不利因素主要是社会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基础科学和开发应用科学的关系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复杂网络的社团结构研究已逐渐成为科学家借助文献数据开展科学结构研究的有力工具,社团划分效果的不同对科学结构的解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对混合网络社团划分方法进行梳理,以期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阐明混合网络的概念与类型,从网络构建或算法革新角度对各类型混合网络的社团划分研究进行概述,也对支撑混合网络社团划分的经典算法进行简介。[结果/结论]通过系统地梳理总结不同类型混合网络的社团划分工作,为后续的网络分析研究提供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同时揭示其在科学结构研究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展望今后可能进一步拓展的相关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阿忆 《青年记者》2020,(12):74-75
北京木子合成公司历时近3年摄制的《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是科学纪录片系列,一共10集,每集50分钟。中国的科学纪录片多属小众题材,但这个系列在爱奇艺上线后,反响热烈,弹幕满屏。实际上,它不仅仅是关于植物知识的科普系列,它是一套关于生命力、爱、文化精神的科学纪录片,散发着深刻的哲思和深沉的情怀。  相似文献   

16.
王萍 《新闻界》2005,(3):109-109,128
科学素质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以及理解包含科学及技术内容的公共政策议题的能力。就新闻发言人而言,伶俐的口才、从容的态度、自如的表达都是以新闻发言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迅捷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为支撑的。随着新闻发布会的制度化、规范化,新闻发布所涉及的领域也愈来愈广,其中有些领域的信息发布更牵涉到较精深的专业知识,需要新闻发言人用科学、  相似文献   

17.
科技论文科学美的特征及其在交通科学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德华  宋冬南 《编辑学报》2006,18(3):176-178
分析科学美学真与美的关系,探讨科技论文科学美的基本特征及科技期刊编辑在审稿中对科学美学的运用原则,介绍科学美在交通科学技术中的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论信息管理与科学评价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理论、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探讨了信息管理与科学评价的关系,指出两者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专业图书馆如何实现科学数据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科学数据共享的重要意义,分析科学数据共享与专业图书馆的关系,论述专业图书馆实现科学数据共享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正> 我们认为图书分类与科学分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图书是知识的载体,不问其为竹简、印刷品或电磁载体;科学则是知识的系统化,所以图书相对于它所反映的知识内容来说是形式.图书分类与科学分类的关系因而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中图法》的编制原则指出图书分类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但未明说图书分类与科学分类的这种关系.在形式与内容这对范畴中,内容总是较活跃的,形式则相对稳定.随着内容的不断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