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构建符合学校特征又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是一种教育的担当。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秉承学校创办人张謇的教育思想,努力构建学校"和爱文化",并将艺术教育作为推进学校"和爱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在可触可感的艺术教育濡染中,"和爱文化"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2.
方继东 《上海教育》2014,(33):58-59
"为孩子营造艺术的氛围,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爱菊小学以艺术引领文化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学有快乐,学有自信。艺术教育是徐汇区爱菊小学的品牌,自学校创办之初就确定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是学校各项工作推进的"催化剂"。经过20多年的不懈坚持和努力,学校在艺术教育特色上不断凸显成效,已经成为上海市艺术教学特色学校、上海市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3.
张巧玲 《考试周刊》2014,(35):178-178
学校是充满爱的地方,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和谐文化的核心就是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爱、懂得爱、付出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艺术就是爱的艺术。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至爱",懂得爱的艺术。在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中,要"因生施爱",这样才能因爱施教。  相似文献   

4.
艺术是一种文化形态,艺术教育在学校文化中有着重要价值:表达着学校文化气质,影响着学生文化素养,蕴含着人类文化精神;宜兴市万石实验小学的艺术教育以"石韵"为主题表达学校的文化气质,以"社团"为载体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以"熏陶"为方式弘扬人类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2014年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和功能。"近年来,我校(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创造性地把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文化特色——新生命教育之中,从生命的高度审视艺术教育,从生命的意义角度构建艺术教育,从生命的价值出发推动艺术教育,让每一朵生命之花在艺术教育中美丽绽放。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知道,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外语教育特色鲜明、综合教育成果突出、走向国际化办学的完全中学。很多人知道,从一所基础薄弱校到市级普通高中示范校,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还构建起了以"和谐与发展——爱、阳光、幸福"为主导的学校核心文化,以"五大阳光法则——微笑、感激、享受、选择、美丽"为重点的人文文化。今天,本刊记者走进这所学校,走进300多名教职员工和2800名"阳光姑娘"、"潇洒男孩"中间,亲身感受了他们拥有的爱、阳光和幸福。  相似文献   

7.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为"双主体育人",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两个主体在不同层面起作用,通过自育、互育,协调互动,共同发展。"以爱育爱"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双主体育人"办学理念的核心,也是实验二小班主任工作的灵魂,是对每一位班主任的要求。学校向班主任提出了"爱的四有",即"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能力、爱的艺术",要求班主任工作要做到"目中有人"。多年来,学校在打造"目中有人"的班主任队伍的过程中,用爱营造着温馨和谐、积极进取、民主开放的氛围;用爱创设着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获得成功与发展的平台;用爱构建实验二小的班主任"美丽、智慧、快乐"的工作方式,做最好的我。下面,我们通过几位班主任在实践中的所想所做,透视班主任团队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8.
"和美"是淮海路小学追求的目标。我校总结反思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借鉴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特别是儒家思想中"和"的思想,以"构建和美文化,实施和美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和美"特色为中心,着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德育文化、课堂文化、艺术文化、书香文化等,追求"和谐、自主、快乐、健康"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9.
多元文化对价值观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应对学校价值观教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要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恰当定位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从"对抗"转向"对话",构建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0.
赵倩楠 《辅导员》2014,(10):42-45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实验小学始建于1957年,近年来引入"爱生学校"的教育理念,在学校全面推行"爱生教育"、践行"爱生理念",备受教育界瞩目。新的教育理念的实践,不但让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教学质量取得质的突破,而且受到了教育界同行和专家的褒扬与赞誉。  相似文献   

11.
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教育创新的切入点。兰州一中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为文化建设特色、德育建设特色、教学特色建设、队伍特色建设、艺术体育特色建设、教育科研特色建设等几个方面。长期特色办学实践表明,学校特色是发展变化的,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需要不断开发和完善,特色办学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罗琦 《创新人才教育》2019,(1):20-22,32
艺术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多年来,西安市铁一中学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围绕艺术课程、课外艺术实践、校园文化交流的内容结构,突出艺术团队以点带面的教育载体,不断探索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的发展方式。学校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地方传统艺术为主线,强调通过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和多样的艺术教育载体,以艺术表现水平和校园文化氛围相融合,形成了具有良好文化营养的校园环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13.
桂剧是广西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清代。桂剧的传承教育模式经历了从科班到现代艺术职业教育的转变。1941年,欧阳予倩在桂林主持创办的以教练桂戏为宗旨的广西戏剧改进会附设之戏剧学校,第一次将桂剧教育纳入现代教育模式。新中国成立后,广西戏曲学校(今广西艺术学校)、桂林市艺术学校等中等艺术职业学校成为培养桂剧人才的主要基地,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对于保护传承桂剧,既要培养年轻一代的优秀演员,还要培养年轻一代的观众,需要与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结合起来,将这一富含地域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美育是全人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未来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开展美育工作中,学校不能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特长教育,不能仅以考试成绩来检测美育成效.西安市铁一中学在实施美育过程中,营造向美校园文化,构建多元课程样态,锻造全方位美育队伍,提升了学生的美育素养,提高了学校美育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5.
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有之,根据西方文化教育学派的观点分析,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是"文化过程",它与文化同时发生和发展。国外学校文化研究经历了从组织文化到学校文化的过程,而我国学校文化研究经历了从校园文化到学校文化的演变。这种变化既是学校文化理论研究视角的不断调整和价值取向的不断更新,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的历史转向。  相似文献   

16.
In the wake of the recent demolition of the 1965 Chelsea School of Art building on Manresa Road in London, this article seek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school architecture and art school pedagogy. Research on art school buildings, both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nd British art school education of the 1960s, is brought to bear, on the former ‘New School of Art in Chelsea’ building. In addition to an account of how this building came about, drawn from archival records and interviews with architects and former Chelsea students and staff, the correlation of utopianist values in post‐war British society, modernist architecture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art is examined. The reports of the National Advisory Council on Art Education (NACAE), which, in the 1960s, ushered in fundamental changes to British art education, are touched upon, and an account of the building design developed between art educationalists (including Chelsea Principal Lawrence Gowing and Chairman of the NACAE William Coldstream) and architects of the London County Council, is given. Photographs of the building, in the 1960s and during its demolition in 2010, are included. In addition to a historical account and case‐study, and despite the difficulties inherent, art school building is approached as an imaginative and socio‐political gesture, as a utopian act; ‘art school building’ in both senses (‘building’ as a verb and as a noun).  相似文献   

17.
集画家、文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于一身的丰子恺先生,在艺术教育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理念,并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己任。在地理科学教学中,传承和创新丰子恺的艺术教育思想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8.
丰子恺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在桂师刚刚创办时前来工作的。即使在极其困苦的国难时期,他仍然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在桂师从事艺术教育的独到做法,对于进一步搞好学校的艺术教育,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村儿童线描画传承农耕文化的智慧,有着乡情的惆怅、泥土的芳香,质朴的线条通过朴实的堆叠、稚嫩的重复呈现美的韵律。重庆市北碚区复兴镇中心校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为了突破学校素质教育的瓶颈,践行新课程理念,解决特色师资匮乏和特色学校建设等问题,而依托西南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和美术学院,以复兴农村线描画为载体,以平行线为造型语言,以签字笔和打印纸为创作媒材,实现教师能教、学生易学,探究出复兴农村儿童线描画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让农村孩子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健全,提高农村美术教师课程开发的执行力和自身的专业成长,对农村学校以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来推进艺术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