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成因分析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现状 网络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由于网络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存在着诸多不成熟、不完善之处,加之网络管理、网络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网民使用不当等原因,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殷尧 《教育与职业》2006,3(29):81-83
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在人类社会与自我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意识。高职院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本文在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的原因的基础上,探索了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消费文化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 ,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这种变化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新时期对大学生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消费观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新时期对大学生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确立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杨文山 《教育革新》2009,(12):15-16
方兴未艾的网络不仅连接了世界,而且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人类社会方式。如今。它越来越深刻地进入了各个领域.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然而正像其他新生事物一样,网络的存在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有人称网络是双刃剑,既提供给人们便捷,又存在着让人痴迷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由于近一段时间大学生上网人数的急剧增加,网络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产生着十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文化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是双重的,有积极健康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也是如此。一方面,它为切实加强和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良好的条件和机遇,有利于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  相似文献   

7.
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就业心理非常复杂,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只有因势利导,采取建立完备的资助体系、营造平等自由的教育环境、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成立贫困生社团等方式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调节能力,为其顺利就业提供心理保障。  相似文献   

8.
刘桃梅 《培训与研究》2006,23(6):35-36,26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本文以空间方位词“下”为例,分析了“下”的语义系统及其认知隐喻机制,并通过与英语词down的对比分析,说明了人类隐喻思维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差异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论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为广大青年学生学习、交往、休闲的新空间,它给大学生的生存方式与身心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负面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法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章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大学生极易受到影响而产生诸多心理危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网络的诞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信息网络的出现对他们影响是巨大的,好的一面能让同学们开阔视野、更加快捷地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坏的一面使不少缺乏自控力的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形成了网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态度及人格发展。而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知识中心,是大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第二课堂",在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图书馆作为给学生们提供上网主要场所,应发挥其教育职能,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大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规范大学生的上网。  相似文献   

13.
沈佩菊 《教师》2012,(29):8-9
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网络文化的普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上两的现状和心理,继而研究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 ,我国已基本完成了社会转型 :一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一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新形势下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整个生活层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正值青春发育的晚期阶段 ,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时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种种变化有其现实可行的一面 ,又有其过于理想化的一面。有时过于理想化的追求 ,容易遭受挫折 ,可能导致心理失调 ,造成心理障碍。高校教育工作者已开始注意到心理素质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心理素质的培养成为素质教育与实践的重要领…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以其信息容量的无限性、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和实时性、传播手段的多样性等诸多优点迅速吸引了大学生这一重要群体,它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的一面,也有危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面。面对网络,我们应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网上开店作为一种新的刨业方式,成了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新宠.为给广大的大学生提供定的创业参考,本文围绕大学生网上开店创业的原因,分析大学生开建网店的积极意义和不足的一面,呼吁政府、高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大学生网上开店、网络创业教育的关注、引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英语教师跨文化教育素养的内涵及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储存了一个民族前人的全部劳动和生活经验,记载着民族的历史,透视出民族的文化心态,反映了该民族的人际关系、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等深层次的东西。人类文化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不同的语言,承载的文化大有差异。所以,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是积累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8.
周荣 《考试周刊》2013,(4):168-169
<正>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网络时代。无论人们重视还是漠视,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和观念,构筑起一种全新的网络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但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总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而日益扩大的中小学生网络群体在面对庞杂的网络信息时该如何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河北省高校的部分学生做"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调查问卷",考察了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并进行了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总体精神状况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一面,他们的精神自主性增强,精神需求明显增长,精神生活丰富多元,精神生活层次明显,精神感受总体良好.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转型期旧的价值体系尚未瓦解,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领域呈现消极一面:如精神支柱欠缺、精神消费不良(缺乏主流精神食粮、新的话语方式有弊端)、精神生活空虚(缺乏学习动力、人际交往庸俗化、情感生活空虚、心理问题突出)、休闲活动单调等.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 1994年 3月获准成为国际互联网的成员后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了网络世界 ,上网已成为大学生面对的学习生活方式和一种校园时尚。但是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互联网对当前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 ,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的一面。一、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1.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网络技术的发展 ,对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学校园出现了学习电脑热潮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技素质和信息意识 ,有利于学生接受诸如科技观念、风险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等积极向上的文化观念。网上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