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韩愈在《师说》中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师就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韩愈以理论上道出了教师的职责和作用。显然,为师者不仅“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解惑”。“解惑”有解知识性学术上的“惑”,也有解学生思想信念上和心理障碍上的“惑”。这个惑,在学术上属知识性问题,比较明显,容易析疑,可即问即解,而思想信念上和心理障碍的“疑惑”是隐形的,比较复杂,难以掌握,  相似文献   

2.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作《师说》,开宗明义说明了教师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择师的原则以及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传道授业解惑",传授人类文  相似文献   

3.
顾名思义,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之道之业;资本主义社会有资本主义社会之道之业;而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是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道,授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之业,解学习和承继人类知识总和之惑。由于教师先于学生而学,他们积累了前人的生活知识,学生必须向老师学习而获得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  相似文献   

4.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向学生传授做人之道,做学问之道,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以及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与情操。授业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技能,授业还有更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许淑媛 《教书育人》2007,(10):60-62
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能、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传授为人之道,培养优良品德,培育人;“授业”就是讲授文化知识,即教书;“解惑”是指解答做人和文化方面的疑难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教书育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在多年的书法教学中,我经过反复地实践检验及经验总结,有如下几点体会。一、授业宜真诚唐韩愈《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以其所学之心得,并以正确的方法而传授之。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惑能解。在教学上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广征博引,因人施教,灵活变通。遵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一些论者对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的批评,分析了韩愈在该句中所使用的“道”、“传道”以及由此构成的“师道”,认为人们的批评在逻辑上是错误的,没有准确地把握韩愈的原意。然后本文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对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的时代意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对当前教师教师和教师专业化主张中明显忽视“师道”的问题表示了担忧。  相似文献   

8.
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能、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传授为人之道,培养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最基本的工作任务就是授课和班主任工作。韩愈《师说》中说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业”指学业,教师就是通过授课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认知方法和学习技能。“道”指思想,  相似文献   

10.
所谓煽情传神法,即煽动学生情绪、情感,传授特定的民族精神。因为民族精神的教育从古至今一直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我国唐代伟大的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他的《师说》中提出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育观。“道”即一种民族精神。韩愈把“道”放在了第一位,足见韩愈  相似文献   

11.
先学者为师     
马永萍 《宁夏教育》2011,(12):69-69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概括教师的职责时,也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故强调"是故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样说来,教师并非生采就是教师,教师应该是在与学生一同学习、成长中逐渐成为"师"的。  相似文献   

12.
康丁财 《学周刊C版》2010,(3):207-208
何渭教师?很多人会想起唐朝韩愈《师说》里的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以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为特征的当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已超越了做“传做人之道,授求知之业,解学习之惑”的经师标准。今天,我们强调教师不但要品学兼优、为人师表,而且要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相似文献   

13.
当二十一世纪的钟声敲响祖国大地的时候,在教育界方面,也正掀起着一场课程改革的浪潮。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最先实践于斯,也最先得益于斯。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当今这场教育界的“大革命”,要求“师者”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求“师者”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相似文献   

14.
王玲 《天津教育》2009,(3):28-29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这一著名论断,使我国的教育长期被定格在“解惑教育”的水平上。“激惑教育”——以激发学生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和兴趣、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和勤于思考的习惯为目的的教育,正逐渐成为21世纪的教育主题。  相似文献   

15.
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一些论者对韩愈“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的批评 ,分析了韩愈在该句中所使用的“道”、“传道”以及由此构成的“师道”,认为人们的批评在逻辑上是错误的 ,没有准确地把握韩愈的原意。然后本文从内容上和形式上对韩愈“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的时代意义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实际对当前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主张中明显忽视“师道”的问题表示了担忧。  相似文献   

16.
颜伟 《教师》2012,(19):119-120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来自《师说》的话成了千年以来人们对教师定义的最简要概括。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值得注意的是,韩愈把传授道理放在了第一位.我们应该知道这里的“道”其实内涵极其丰富.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视野     
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认为,只知“受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师,无论他知识如何渊博,技艺如何纯熟,也只能当一个“教书匠”;在“受业”基础上会“解惑”,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准确明白地阐释清楚,进而提出更深难的“惑”让学生思考,启迪智慧开阔思路,这种教师有资格被称为“教书先生”;而那些在“受业解惑”的基础上,以“传道”为目标,教人“继其志”,塑造学生崇高品性的教师,才真正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最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古代,对教师职责最权威的论断,无疑是唐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韩愈的那句名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那个时候,道传得深刻,业授得扎实,惑解得透  相似文献   

19.
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文化之道,授行事之业,解心中之惑。无人没有老师,无人不敬老师。为师者,亦要做到“学高、身正”。秉承这样的想法,带着对工作的憧憬与希望,我加入了小学教师的队伍,开始了人生中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20.
一、“受”与“授” 人教版《语文》对韩愈《师说》一文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的注解是: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者,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受,通“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