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参考》2011,(34):24
当我们站在童年面前的时候,我们是谁呢?我们是自己童年的回忆者。我们在各自的城市和村庄,在各自的爱心树下捡过叶子吃过果子,把自己装扮成假想的森林之王,我们都会欢跃地说,我们的童年真有趣啊!  相似文献   

2.
康贝 《青年记者》2007,(9):14-14
烦恼是我们惠的一种精神上的近视症,应该向远处看。 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遭遇的烦恼将近一半左右是出于自己头脑中的想象,而剩下的一半才要靠智慧和力量去解决。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站在童年面前的时候,我们是谁呢?我们是自己童年的回忆者。我们在各自的城市和村庄,在各自的爱心树下捡过叶子吃过果子,把自己装扮成假想的森林之王,我们都会欢跃地说,我们的童年真有趣啊!  相似文献   

4.
“只有不曾忘却童年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凯斯特纳告诫我们要珍视童年,那么当我们从忙碌喧嚣的生活中回望童年时,又能打捞出多少记忆的碎片呢?高凯无疑是在童年之海中打捞记忆的高手。他带领我们领略一片片儿时的欢乐海区,伴随着洁白美丽的浪花聆听童年时代的开怀大笑和稚拙的心声。于是我们在童年的海洋中畅游,那是迈向知识殿堂的最初的蹒跚脚步。  相似文献   

5.
新蕾出版社从1980年起陆续推出的童年文库包括《作家的童年》《科学家的童年》《艺术家的童年》《冠军的童年》等,其中《作家的童年》是这套文库中辑数最多的丛书,从1980年6月开始出至1984年7月,凡16辑,收入当代七十三位作家的童年自传名录分别是:  相似文献   

6.
我们无法留住随风而逝的青春,更无法复制和更改自己的童年,我们在追忆、缅怀、想象那些微妙童年时光的时候,有时还想在脑海中神思游走一下,幻想着其他人不一样的童年。童年,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那些凝聚了所有温馨、青涩、靓丽、胆大妄为和桀骜不驯的日子,那些曾经令我们哭泣过、微笑过、后悔过、迷惘过的曼妙时光,来不及悉心沉淀和低头拾掇,就已然在白色的野百合开了又败,墙头的藤蔓枯了又绿的匆匆时光中远去了。我们无法留住随风而逝的青春,更无法复制和更改自己的童年,我们在追  相似文献   

7.
且行且珍惜     
我们在烦恼自己没有鞋子的时候,忘记了很多人没有脚;  相似文献   

8.
也许,童年是我们最喜爱的那一个玩具,当想到把玩已然无处寻找;或者,童年是尝过的最甜的糖,只能回味却无法保留;其实,童年是灰色天空中飞翔的五彩风筝,怀念是手中长长的线;岁月让风筝越飞越远,让棉线越拉越长;千里之外的我们,不住地眺望、寻找,永远不想放松紧握的手。  相似文献   

9.
周倩倩 《中国出版》2022,(S1):180-184
我们对世界的最初的认识都是来自童年,对于童年文化及童年命运的关注和思考,这本身就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为例,鲁迅、茅盾、叶圣陶、冰心、巴金、老舍、丰子恺、张天翼等著名作家,都曾在现代儿童文学的创作或关于童年命运、童年美学的思考方面,立下过筚路蓝缕的开拓之功。这些大作家关于童年记忆的优美文本,至今仍然被读者反复阅读,散发着恒久的魅力与光芒。有志于接续这一文化传统,我们推出一套文本优美、制作精良的儿童文学丛书“大作家·小时侯”。  相似文献   

10.
电讯如歌     
我们常说岁月如歌、人生如歌,今天,当我们读过这篇记叙如歌人生、如歌岁月的电稿之后,在轻轻的心灵震颤与淡淡的人生哀愁之中,我们禁不住要赞它一句:电讯如歌。 这是一支送别的歌,唱给几亿人儿时的伙伴,唱给50年朝夕相处的老友,唱给以小狗史诺比、笨头笨脑的主人查理·布朗为中心的那个庞大的、活蹦乱跳的卡通家族,唱给“陪伴我们成长,分享我们童年喜怒哀乐”的虚拟的又是真实存在过的那一群。人们在史诺比们的陪伴、簇拥下走过童年、走过青年、走过壮年,跨过了新世纪的门槛,这道门槛却突然无情地将史诺比们挡了回去。此时此…  相似文献   

11.
捍卫儿童     
童年是灰色的,管教之树常青。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回首童年时光并不觉得很美?为什么如今越来越多的儿童过得不像儿童?当年鲁迅先生大呼救救孩子,今天我们仍不得不疾呼:捍卫儿童!  相似文献   

12.
拨开政治的层层迷雾,你会发现印象中那个不同寻常的国度——伊朗,其实和我们一样,有着平凡、琐碎的生活与烦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世界》2008,(3):44-44
中国人喜欢攀比,一生都是在攀比中度过的。无论是童年时比较父母,少年时比较学习,还是青年时比较事业,老年时比较子女,似乎没有什么不能拿来比的。我们会沾沾自喜享受比较后的快慰,还是自怨自艾感慨命运不公,是情绪激愤仇视他人,还是……除了这些情绪,攀比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怎样才能正确面对无处不在的攀比,让心灵获得长久的平衡与安宁?  相似文献   

14.
中译本<童年的消逝>译自维塔奇书局的再版,初版于1982年.这确实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作品.它提供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媒介如何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世界与周遭的生活.童年从何而来?又缘何消逝?  相似文献   

15.
捍卫儿童     
《青年记者》2008,(13):8
“童年是灰色的,管教之树常青。”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回首童年时光并不觉得“很美”?为什么如今越来越多的儿童过得不像“儿童”?当年鲁迅先生大呼“救救孩子”。今天我们仍不得不疾呼:捍卫儿童!  相似文献   

16.
《青年记者》2007,(9):8-9
记者表面上风光。背后却承受着不少艰辛。报道写完了一篇又要想着下一篇到哪里去找,这样循环往复。年首到年尾。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每个职业干得时间长了.都难免会有厌倦情绪,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一些不良情绪还是要想法来化解.不能让它太长时间地占据自己心灵的空间。 一位法国作家这样说过:烦恼是我们患的一种精神上的近视症.应该向远处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我们的脚步就会更加坚定,内心也就更加泰然。境由心生,心态的调适对化解烦恼是很重要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媒体文化学家尼尔·波兹曼所著《童年的消逝》是一部研究儿童文化的名著,该书从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角度审视了童年文化现象,为我们描述了童年概念的萌芽、形成和正在消失的过程。作者对正在泛滥的电子媒体吞噬人类童年的现状,表达了一种人文知识分子的深深忧虑。波兹曼的忧虑绝非杞人忧天,面对电子媒体日益浓厚的铜臭气味,面对色  相似文献   

18.
王秦 《军事记者》2014,(1):65-65
一位哲人说过.小时候想要什么,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就像已经得到一样:成年以后想要什么.生怕别人知道,否则就像要失去一样。童年之所以美好,在于其本身的不可重复,当我们长大变高成了现实.也许就开始倒叙着童年的零零总总.回忆着那些单纯的日子。逝去的童年终归遗憾.幸好,我们还有童心作为依凭.  相似文献   

19.
《鸽子树的传说》是高洪波的儿童诗自选集(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选自他已出版的八部儿童诗集,比较全面而精当地显示了这位长期在儿童诗园地耕耘的诗人的丰硕收获。本书第一辑"彩色的梦",收入高波波的儿童生活短诗。这些诗最能体现诗人的赤子之心和灵机天趣。诗人善于潜入孩子们的心灵里,替他们诉说童年的快乐和烦恼,梦想和希冀。《小》从独特的儿童视角,对成人世界的高大难及发出了孩子气的抱怨。希望大人在和孩子说话时"弯弯腰",这样的希望只有平等细心地体贴孩子的特殊感受的诗人才能捕捉到,而它又是多么容易被忽略啊!容易…  相似文献   

20.
观察入微     
正@蒋锡培:确实这种现象在我们周围很常见:两个人非常渴,喝同一口井水时,一个用金杯,一个用泥杯。前者觉得自己富贵,后者认为自己贫贱:前者得到了虚荣的满足,后者陷入无谓的烦恼中。他们都忘了,自己需要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不要被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所烦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