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效”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话题之一。如何认识“有效教学”的内涵,如何判断教学的成效,“有效教学”的瓶颈是什么,区域如何推进“有效教学”改革,教师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研究等都是理论和实践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久前在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召开的“‘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就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2.
“有效”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话题之一。如何认识“有效教学”的内涵,如何判断教学的成效,“有效教学”的瓶颈是什么,区域如何推进“有效教学”改革,教师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研究等都是理论和实践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久前在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召开的“‘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就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3.
“有效”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话题之一。如何认识“有效教学”的内涵,如何判断教学的成效,“有效教学”的瓶颈是什么,区域如何推进“有效教学”改革,教师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研究等都是理论和实践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久前在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召开的“‘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就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4.
“有效”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话题之一。如何认识“有效教学”的内涵,如何判断教学的成效,“有效教学”的瓶颈是什么,区域如何推进“有效教学”改革,教师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研究等都是理论和实践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久前在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召开的“‘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就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5.
“有效教学”研究呼唤教师决战课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效”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话题之一。如何认识“有效教学”的内涵,如何判断教学的成效,“有效教学”的瓶颈是什么,区域如何推进“有效教学”改革,教师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研究等都是理论和实践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久前在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召开的“‘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就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都得辛苦、学生学得不轻松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话题之一。如何认识“有效教学”的内涵,如何判断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学校有多少课程”“通识培养体系中的课程设置”“如何有效保障教学环节”“怎样将实践教学连通国际资源”等是当前本科教学的热点。上海高校本科教育以课程建设、教学质量保障和实践教育为抓手,深化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新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个开放、互动的复杂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然关涉高等教育中的教师教育改革。当下,基础教育改革初步完成了“理念更新”、“课程重构”,正在向“教学改革”推进,这为教师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基础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不仅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现实依据,也是教育理论教学和教育实践教学的改革动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已成为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1.对“校本”的认识“校本”就是以校为本,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为了  相似文献   

10.
卢雁 《上海教育》2006,(11A):22-23
“学校有多少课程”“通识培养体系中的课程设置”“如何有效保障教学环节”“怎样将实践教学连通国际资源”等是当前本科教学的热点。上海高校本科教育以课程建设、教学质量保障和实践教育为抓手,深化内涵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11.
教师培训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培训过程中存在“所倡导的理论”和“所采用的理论”相互沟通的问题。改革传统的培训方法,促进教师两类理论的沟通,是当前教师培训中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学习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课程标准》及相关的理论资料,是实现两类理论沟通,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教学策略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对教学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是当前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教学策略也要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实施已成为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如何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如何处理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如何转变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以实现有效的课程实施等问题,不仅困扰着广大中小学教师,也是当前课程改革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新课程实施现状的分析,透视课程改革中教师在观念和行为上的偏差与误区,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无可回避的选择。课程改革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而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取向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面Il缶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课程都是以教师的“运动技能”为主导,这一价值取向使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局限在运动技能技术方面,忽视了组织教学能力的发展,在专业发展领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价值取向必须向“教学知能”转变,它可以深化与拓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克服单纯的运动训练化倾向、实现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一种新的体育课程理念,也是体育教师的专业性所在。  相似文献   

15.
"双师型"教师及其培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内涵和意义“双师型”教师 ,是在以往中等职校重理论、轻实践的背景下 ,在教师的发展或师资建设和评价等方面偏重理论水平的情况下 ,为了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 ,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正确定位、有机结合而提出来的。“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可谓“见仁见智”。纵观人们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 ,归纳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强调“双师型” ,认为中等职校教师应该既能从事理论教学 ,也能从事实践教学 ;二是从教学与生产两种岗位来强调“双师型” ,认为中等职校教师既…  相似文献   

16.
指导教学的究竟是什么,不是“论”也不是“思”,而是个人化的教学实践知识。它是从内涵上对前两者的统摄与超越,是一种协调着科学化追求与人文关怀的实践理性。教学实践知识的提出对于促进广大教师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自身教学行为的积极转变,将具有明显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已在各级学校广泛展开。如何利用思想政治课的特殊地位和课程中的有效资源,将政治教学融入校本课程开发,也必将引发广大政治教师的理性思考与变革实践。  相似文献   

18.
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务,因此,学科教学应回归学生智能发展与思维能力提升的本真,适应性的教与个别化的学应成为学科教学的新常态。数学的抽象性很强,图形教学更是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的最大难点。面对新一轮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帮助盲生突破数学学习难点,更要从教学实务上反思“教什么”“为什么教”“如何教”的问题,从而实现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统一,切实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10—2020年是我国砥砺奋进推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推进科学保教取得重大进展的十年。在这十年间,我国幼儿园课程实践发生了深刻变革,表现为从“立场彰显”向“科学发展”迈进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以幼儿为本的课程价值与理念呈现”“彰显教育本质的课程组织与实施推进”“指向内涵质量提升的课程实践成果转化”三方面。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厘清课程、教学、游戏等基本概念的边界及其关系”“如何融合借鉴模仿国外与本土创新实践”“科学教育观念如何有效落地于实践”等挑战。为此,我们还需要把握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如下实践方向:关注逻辑起点,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课程理论话语体系;扎根中国大地,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模式;依托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促使课程实践向内涵式发展迈进。  相似文献   

20.
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谈到评价改革,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理论模式和操作程序之间的矛盾。符合教学评价理论的实践操作和真正进行的教学评价实践现状往往并不一致,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背道而驰。而且,一般谈论的教学评价,更多指代的是“实践中的”教学评价实践,而非“理论中的”教学评价理论。如何让评价理论和评价实践更好地协调统一而不是在两个平行平面上各自发展,就成为课程改革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也是课程改革能否实现实质性持续有效推进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