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从1949年8月份结束华北大学的学习后,放弃北京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千里迢迢来到全世界闻名的革命圣地——延安,踏进了保育小学,选择了园丁这一光荣职业。延安保育小学是所干部子弟学校(学生中包括部分革命烈士子女)。学  相似文献   

2.
邓棋尹 《下一代》2012,(11):31-31
在旷阔的版图之上,我小心翼翼的丈量,一边丈量,一边想象,想象1103公里外的延安,那究竟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枣园、杨家岭、延河水、宝塔山……想象了无数遍,我终于有幸参加了这次夏令营活动,追寻家乡聂帅精神一路走来,来到这片神奇而又神圣的革命圣地——延安。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延安革命纪馆。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导读》2011,(6):F0002-F0002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  相似文献   

4.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13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与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延安革命纪念馆是向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馆内展出的大量珍贵  相似文献   

5.
闻亦  树人 《陕西教育》2000,(10):8-11
延安是著名的革命圣地和摇篮。 50多年前,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战斗、生活过13个春秋。枣园窑洞的灿烂灯光,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  相似文献   

6.
2012年7月27日晴今天,来自祖国各地的第十一届"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营员,陆续会合革命圣地延安,入住我们的营地——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延安教学基地。晚间,第十一届"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预备会议暨赠书仪式在营地大教室举行。出席会议的领导和来宾有:  相似文献   

7.
盛夏中午的阳光,热辣辣地高悬在路人的头上。笔者为了采访上海市延安中学校长李汉云,便不顾酷暑烈日,高一脚、低一脚地穿过崎岖不平的茅台路西段延伸工程工地,急匆匆地朝该校走去。延安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学校。由于该校原址位于上海市区东西向主干道延安路上,因而得名于革命圣地——延安,这就使该校和中国革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过去,延安曾经是中华儿女向往的革命摇篮,哺育了  相似文献   

8.
高小語文第四册《我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是一篇新課文,是教育学生热爱党和毛主席,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傳統的好教材。在写作方面,是教学生依时間順序、有詳有略地记叙事物的范文。  相似文献   

9.
张慎欣 《下一代》2012,(11):21-22
(2012年8月5日)全体夏令营营员,老师和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历时9天的第十一届"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在享有盛誉的南泥湾革命纪念地闭营。在9个火热的夏日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营员,带着饱满的政治热情,不畏酷暑劳累,在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及凤凰山麓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  相似文献   

10.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新体诗,作者通过对革命圣地延安的追忆,追寻“叮咚的延河,追寻枣园梨花,追寻南泥湾的镢头,追寻杨家岭”,再现了延安军民的艰苦奋斗精神。联系当今时代,国家繁荣富强,人人丰衣足食,但仍念念不忘革命传统。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  相似文献   

11.
王凯 《初中生之友》2011,(29):66-66
<正>延安是闻名中外的革命圣地,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中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临,西面与甘肃接壤。20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13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  相似文献   

12.
吴伯萧同志是我们熟悉的老散文作家。抗日战争期间,作者在延安生活、战斗了八年。对延安的一草一木,倍感亲切;对在延安战斗过的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延安人民,满怀深情。作者曾以延安生活为题材,写过一组散文。《记一辆纺车》、《歌声》便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歌声》写于一九六一年。这篇抒情散文,以热情的笔触,描绘了延安军民大唱革命歌曲的动人情景,歌颂了延安军民艰苦奋斗、团结战斗的革命精神和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表达了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爱。《歌声》是一曲延安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3.
节假日,如果你去革命圣地延安的旧址参观,给你讲解的,很可能是一群年龄只有10岁左右的小讲解员,他们会热情地为你进行义务讲解;当游人多时,他们还会为你表演节目、唱红色革命歌曲。这些孩子都来自一个集体——延安师范附小的“延安精神小小宣讲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德育》2004,(1):6-6,12
我们是全国五所以革命圣地延安冠名的中小学。江泽民同志1998年8月16日为陕西延安中学60周年校庆所作的题词“发扬革命传统,办好延安中学”,不仅是对所有的延安中小学,而且是对全国的中小学师生  相似文献   

15.
杜玉银 《云南教育》2009,(10):15-16
4月16日至22日,我有幸来到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参加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举办的第四期正厅局长“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专题培训班学习。一周的学习时间虽然短暂,却是一次极有价值的党性教育。通过听取专题授课和到革命旧址实地现场体验,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延安精神的实质,对新时期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6.
刘御是从革命圣地延安锤炼出来的儿童文学家、小学教育家,走出了一条从革命诗歌到儿童诗歌,从儿童教育到儿童文学之路。他是陕甘宁边区小学语文和常识教材的编写者、新中国首部重新编写的小学语文课本的主编和第一场关于语文教材问题论争的主角。  相似文献   

17.
在延安革命圣地,拥有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央大礼堂、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等众多的革命旧址和“四八”革命烈士陵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延安市长庆七中充分利用其有利条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们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向学生充分介绍延安大量丰富的爱国主义革命史料,从枣园  相似文献   

18.
由首都42所高校的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代表组成的英才学校社会实践团,他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了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民族精神,倡导社会文明的主题活动。大学生们通过参观革命旧址,深入乡村学校、农户,考察延安建设与居民生活现状等。使他们学到了很多在校园里学不到的东西。我们走进延安@王鹰  相似文献   

19.
初四册第一五课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记一辆纺车》是吴伯箫的代表性作品,是当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作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在延安生活了 8年,度过了我青年的后期。我热爱延安,把延安看作革命的故乡。" 1961年,我陆续写了一组反映延安生活的短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还有这篇《歌声》。前三篇从衣食住和生产劳动方面写延安,写延安是怎样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歌声》从精神生活方面写延安,写延安那种'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吴伯箫《就〈歌声〉…  相似文献   

20.
党在我心中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诗人贺敬之的一首《回延安》凝聚着多少人对延安的无比向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今天,革命圣地延安更唤起了人们对革命先辈和那段红色岁月的无限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