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政策解读类报纸的版面设计因其特殊的角色.与肩负的职能,常常难有突破,但是《黑龙江日报》从2006年12月4日起推出大型系列专题报道《贯彻全会精神、建设和谐龙江》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组报道被认为是“在版面安排上进行了突破和创新”,“有声势、有效果”,“充分显示了省委机关报在宣传报道省委重大决定、重大决策方面所具有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是一次较成功的大型专题报道”(2006年12月20日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本文就以《黑龙江日报》的这组大型系列专题报道为例,谈谈报纸政策解读类版面设计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2.
王慧 《新闻爱好者》2010,(12):46-47
作为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发行量连续20多年居全国省委机关报首位,是党报中的佼佼者。在新传播格局给党报带来诸多挑战的情形下,《南方日报》审时度势,决心以"深度"取胜,做一份凭借意见、解读和视角取胜的主流报纸,让读者形成重大事件看《南方日报》、政策解读看《南方日报》、权威报道看《南方日报》的阅读习惯,体现了让深度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宗旨。  相似文献   

3.
《政策解读》是2011年改版后《北京档案》新推出的栏目,一、二两期刊登了"《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办法》解读"(下称《办法》)和"《北京市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解读"(下称《规范》)。仅从《政策解读》开栏后的最初两文来看,笔者即感觉这个栏目开设得好。何为"解读"?《现代汉语词典》对"解读"有三个释义:一是解释阅读,二是分析研究,三是  相似文献   

4.
如何将亲民姿态与权威解读相结合 "政策解读",顾名思义解读的是"政策",政策是国家出台的,解读则是说给老百姓听的.那么,这就要求政策解读类新闻要亲民,要以亲民的姿态权威解读. 先看一个案例:《广西日报》2012年3月28日"看点新闻"版头条——《5月1日起,首府公房上市交易实行"新政"》.  相似文献   

5.
谢苗枫 《新闻界》2003,(3):42-45
本次研究选择了2003年一月份的《广州日报》和《南方都市报》为研究对象,将一月份刊登在《广州日报》头版和要闻版的新闻报道与一月份刊登在《南方都市报》的头版和广州新闻版的新闻报道作分析比较,希望通过对两份报纸的数据分析和个案研究,描述广州新闻媒体对广州地区新闻的报道特征,讨论优化传播效果的策略。一、研究范围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月31日《广州日报》的头版、要闻版和《南方都市报》头版、广州新闻版的新闻报道,包括政策解读、成就报道、活动报道、事件报道、人物报道和生活服务报道。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6.
政策解读报道,解读的对象是政策,报道的受众是读者。读者在注重报道权威性的同时,更关注其实用性,这就要求政策解读要以亲民的姿态做出权威而实用的报道。编辑、记者应具有鲜明的读者意识,通过多种编辑、采写手段,用通俗的语言解读专业的"红头文件",深度挖掘政策内涵,既让读者"悦"读、易读,又让报道有深度、有分量。  相似文献   

7.
辛秦 《新闻三昧》2008,(12):10-11
自从11月9日国务院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凋整,出台了十项扩大内需的措施之后,新华社的报道迅速跟进,从9口至15日7天时间里,播发评论员文章5篇,重点稿件12篇,还有各种解读类稿件30多篇。这些稿件的题目有:《采取强有力措施保持经济增长》、《从宏观调整歧策看中国经济发展》、《与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赛跑透析本轮宏观调控政策三大特点》、《十大举措改善民生百姓生活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8.
一提起时政新闻,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会议新闻、成就报道、政策解读等中规中矩的宏观报道,更因为它们贴着"枯燥"、"单调"、"乏味"、"空洞"的标签而让观众敬而远之。近期,襄阳广播电视台电视时政新闻栏目《襄阳新闻》推出的大型系列报道《春天里》,以其生动鲜活的内容和新颖的表达方式令观众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9.
传媒的信息传播是形成社会认知的重要途径,文本解读是大众形成认知的基本方式。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十年间涉税新闻和信息的分析,梳理出该报报道税务新闻的基本特色,总结出以组织收入、国家政策、征收管理和服务、队伍建设等为重要内容的税务基本形象要素,归纳报道规律,以期解读并指导相关人员更好地从事涉税信息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9年8月,丰城电视台创办了一个时长15分钟的新闻专题栏目——《剑邑观察》,每周选择一个热点话题.对新近出台的政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深入的报道、全面的解析,达到了政策解读、释疑解惑,挖掘典型、舆论引导.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8,(2)
关于一篇报道标题及配图意义的解读文/杨堇1997年11月,笔者就某报同年10月份月末版头版头条一篇报道的标题和配图,让西北大学新闻系97级50多位同学做了一次集体解读,其结果发人深思。一该报道的标题是《鬼门关的迷雾》;所配图片有四幅:一幅中两艘巨轮在...  相似文献   

12.
李虹 《新闻传播》2005,(10):36-37,39
《环球时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办的子报,它立足于国际新闻的报道,快捷翔实地报道全球热点新闻,准确及时地评论重大国际事件,生动活泼地反映多彩世界。自1993年至今,创刊十余年来,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视角、深度的解读等鲜明特色,为广大读者开启了一扇通往国际知识的大门,  相似文献   

13.
《新闻前哨》2006,(10):33-33
据9月15日《经济参考报》报道:免费的《伦敦报》日前与读见面了。这份报纸由媒体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英国分部出版,它的诞生被英国出版业解读为伦敦免费报纸大战的开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许多新闻媒体正在尝试推出一种全新的报道形式——"政策解读"。这一报道形式从群众的关注点入手,把中央要求和群众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本文以土地调控政策为例,阐述如何用新闻的视角做好政策解读报道。  相似文献   

15.
骆正林 《新闻知识》2005,(12):24-27
深度报道是在深度和广度上对新闻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的报道。在新闻事业发展的初期,报纸曾经把告知“新闻事实”作为主要任务,进入新闻竞争的时代后,优秀的报纸不再停留在新闻事件的表面,而是注重挖掘事件背后的内涵,用深度报道来帮助人们解读新闻背后的原因。《人民日报》主管的《江南时报》自2003年底改版以来,明确了“都市新闻杂志”的定位,投入了大量精力经营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6.
2006年4月24日-4月30日,央视新闻频道连续7天推出大型直播报道《峰体验》,国内各大城市交通状况和交通拥堵情况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和解读。  相似文献   

17.
季耀华 《视听界》2011,(1):95-95
解读文件精神不是电视报道的强项,如何运用好电视手段,让文件精神深入浅出?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成功推出了系列报道《科学谋划“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为电视时政报道的创新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刘萍 《大观周刊》2012,(10):57-58
我国政策报道从报道内容上来看可以概括为政策文本报道、政策决策报道、政策执行报道;从报道形式上来看可以分为发布性报道、解读性报道、述评性报道。目前,我国的政策报道肩负着传递政策信息、宣传政策精神、营造政策环境、监督政策执行、发现政策问题等使命,同时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韩璐 《传媒观察》2006,(12):10-12
自11月7日至11月13日,《新华日报》重头推出关于江苏省第十一届党代会的报道,对省党代会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宣传。七天内,《新华日报》头版共刊发30篇报道,2篇评论,12幅图片,更加可圈可点的则是《新华日报》党代会特刊报道——从酝酿到诞生,历经了两个多月,方案几易其稿。特刊于11月8日正式启动,每天利用一叠四个版面集中火力对党代会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11月9日又追加特刊5-8版推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解读。集中在一个很短的时间段内,动用如此高规格的版面资源,可谓《新华日报》近年来重大战役性报道中最倾尽全力的一击。  相似文献   

20.
我和王甘霖老师合写的《邵阳常务副市长背后的利益链接》一在2005年11月8日的《民主与法制时报》发表后,截至目前,国内许多报纸都发表了相关评论人士对邵阳“情妇经济”的解读,如《“情妇经济”究竟是一种什么经济?》、《贪官为何倡导“情妇经济”》、《“情妇经济”是一个腐败“毒瘤”》、《“情妇经济”警示了什么》等等,对于我们所报道的湖南邵阳常务副市长所倡导的“情妇经济”这一稿子,网上一时间议论纷纷。此外,世界的四大通讯社以及香港《明报》、新加坡《联合早报》都相继转发了这一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