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磊 《教育教学论坛》2014,(28):134-135
历史事件是整个历史的支撑,各个事件相互连接就组成了历史。那么如何评价历史事件就关乎着历史的是非曲直,关乎着历史的真正面目。历史事件是在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对历史知识的升华和对历史规律的理解,并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对历史现象进行总结性地概括,也就是说如果要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就需要对历史史实进行科学地分析,并严谨地去思考。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具有说服力,具有别人看不到的方方面面,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2.
怎样才能正确评价历史事件、人物和观点,不被一些历史表象所迷惑。怎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静态的历史史实,进行动态的分析、提炼。我认为,必须把历史事件和人物,把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放到较为宽阔的历史时空和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也才能较好地回答历史问答题,下面举三例说明之: 例一,问:列宁说:巴黎公社之后到1905年俄国革命之前的这一时期“带有和平性质而没有发生过革命”。试以史实说明这一时期工人运动的特点。它与19世纪前半期工人运动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结束这一“和平”局面的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俄国?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中 ,应注意提高学生对史实的认识能力和对史实的理解和诠释能力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首先要遵循历史学科的科学性 ,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事件、人物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根据历史学科的整体性 ,培养学生的历史的宏观眼光 ;要根据历史学科的复杂性、多样性 ,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和历史运动过程 ,揭示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唐仲均 《教师》2010,(3):95-96
历史学习需要想象力,这是因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过去时”,学习和研究者又非历史的当事人,但这种想象一方面必须尊重史实,尽可能多地占有史料,另一方面必须具有高尚的史德。只有这样,才能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出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解释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试论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育本身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丰富的历史史实为前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准确地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史鉴今,回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陈建高 《学子》2015,(3):75
历史知识可以分为历史史实和历史评论两部分,历史史实是历史评论的基础和出发点,而历史评论则是对历史史实的拓展与延伸,是后人对于历史事件发表的看法和观点。归根结底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现实服务的,通过学习历史能够让后人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和经验。教师应该处理好这两部分的关系,既能够让学生熟知历史史实,又能够让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事件和任务的方法。教师只有将学生"带"进历史时空,才能使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生动形象起来,就好  相似文献   

7.
刘常卿  冯明艳 《考试》2003,(6):50-51
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是历史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之一。曾经在高考题中命过大题的有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有洋务运动的历史评价,有分析评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的积极性与局限性等等。高考题启示我们:平时教学中要加强“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事件。本文就历史事件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标准发表个人看法,望专家批评斧正。分析、评价历史事件首先要充分地理解历史事件。创设历史情境是充分理解历史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郧县历史悠久,因而也留下了不少历史陈迹,包括地名和历史事件.这些史实因时间久远、记载不详、理解偏误等原因而语焉不实,易使人产生误解.认真地对其加以考辨,则可廓清真相,予人以正确的知识,并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9.
历史解释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优化初中历史教学,培育历史解释素养,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和获取史料,解析历史事件和史实,增进历史理解,锻炼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形成良好的历史素养。文章从界定历史解释素养的内涵入题,分析了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现状,并探索利用教学策略,研究如何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相似文献   

10.
现行小学历史教材仅是客观地介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一般不作分析、评价。在历史教学中,如何依据史实,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对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这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之一。回顾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在历史上册教材的教学中,必须把握的思想教育要点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激发民族自豪感,鼓  相似文献   

11.
1.宏观把握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和时代特征.2.微观分析每个具体史实、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3.引导学生挖掘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4.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每个史实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考查、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中的"评价"指的是教科书中除史实叙述以外,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对历史事件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意义、历史功绩等所做的分析。笔者比  相似文献   

13.
李玉玲 《文教资料》2005,(21):149-150
评价历史人物的功与过、辩论历史事件的是与非则是历史课的重要内容。辩证法是科学的方法论,是指导师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重要思想方法。一、掌握评价方法:一分为二看主流辩证法要求全面地看问题,反对片面地看问题。历史人物和事件都会有其功过或得失两方面,正确的评价方法是一分为二看主流。首先,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评价功与过的标准。什么叫功呢,凡是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或对  相似文献   

14.
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师要从再认、再现历史史实,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并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论点,比较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异同,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基本的分析和评价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渐进、持久的过程,能力目标的制定应考虑学情,历史教师本身应具备基本的史学理论和历史教学论素养,应持续关注学术研究动态,才能更好地达成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历史知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历史史实与历史评论。一切历史评论是建立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之上的,历史评论是历史史实的引申与拓展,是对历史事实发表的看法。了解历史史实是为了更好的认识现实服务的,是从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不重蹈历史的覆辙。因此,历史教师要真正地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感悟历史史实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相似文献   

16.
曾岩 《华章》2012,(11)
历史教学离不开史实,史实主要由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元素组成,其中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把历史事件还原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找出激化了历史事件却又隐藏在其后的矛盾,来帮助我们认识和学习历史.本文以岳麓版教材必修三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为例,分析矛盾在单课教学及单元整合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术型课堂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师生利用学术资源,围绕课题,"依托史料来确认发生在过去的各种现象、事件,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史实的说明解释、概括评价,从而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认识,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的新型课堂模式。[1]历史解释素养是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本文以《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为例,依托学术资源,运用唯物史观,巧设问题链,厘清历史脉络;返回历史现场,使学生身临其境,有意识地提出理性而系统的历史解释。  相似文献   

18.
历史学习最基本的是记忆史实和积累储备史实。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都是建立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那么,同学们怎样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更牢地掌握史实和理解历史,这就需要讲究记忆方法。从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看,都突出了教材基础知识的主题地位,重在考查历史事件、人物、概念和结论的再认和再现。下面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内容为例,谈谈同学们如何去记忆和掌握这一战事及其相关史实内容。  相似文献   

19.
2013年北京文综历史试题秉持稳中求变、借鉴创新的原则,突出发信息立意和能力立意.既注重考查考生多角度、全方位理解所学历史知识的信息,宏观把握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演变的基本线索,又比较重视从微观角度考查史实细节,还较多地突出了对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发生的具体时间、空间及运用时空结合的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判断的能力,凸显了史实自身的特点和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历史(Ⅰ)内容标准: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说出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大致过程。分析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出现的原因;概括这些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特征;归纳上述历史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学习,掌握分析、概括、归纳历史事件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