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日本童话作家宫泽贤治被称为拟声拟态词的达人。他作品中的拟声拟态词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由于拟声拟态词在汉语和日语中的种类和词性上无法做到完全对等,造成了翻译的困难。本文以宫泽贤治的童话《银河铁道之夜》为研究对象,以周龙梅的中文译本为例,将作品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与译文进行对照分析,探讨翻译拟声拟态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汤欣 《语文知识》2013,(1):123-125
日语拟声拟态词均属副词类,拟声词是摹拟声音的词汇,拟态词是描写状态的词汇。而在汉语中,拟声词又叫象声词,归属特殊词类,拟态词则属形容词和副词。拟声词、拟态词多是日语的一大特色。本文提取川端康成的《雪国》里的这两类词,从词形构成、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三个方面进行考察,通过静态的分析展示其使用特点,以及与汉语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拟声、拟态词是日语的重要特征之一,不论在报刊、杂志、电视还是小说、散文中,拟声、拟态词的使用都随处可见。日语拟声、拟态词使用灵活,随意性强,而且种类繁多,一直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拟声、拟态词在汉译的过程中,很多情况都要翻译成汉语中的象声词,但汉语中的象声词数量很少,因此,拟声、拟态词的汉译很难达到一一的对应,很多时候要根据语境的要求作出适当的调整。《我是猫》是日本文学巨匠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幽默诙谐的语调、以"猫"的视角来反观人类"虚伪"的生活,意义深刻;同时,作品中频繁的使用拟声、拟态词,更显得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4.
林周婧 《文教资料》2006,(16):62-63
本文提出了三种拟声词英译汉的情况,即:(一)原文有拟声词,汉语译文也用拟声词,且英语中拟声名词译成汉语的名词的定语;英语中拟声动词译成汉语的动词的状语;(二)英语原文中动词不是拟声词,译文以象声词来配合;(三)在英语诗歌的翻译中,原文有拟声词,汉译时回避之。  相似文献   

5.
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数量极多,且分布广泛,是日语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词汇,如何翻译拟声拟态词很有研究价值。该文从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的三个汉语译本中筛选出典型例句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语翻译方法。同时还将对翻译日语拟声拟态词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曹向梅 《考试周刊》2014,(22):79-79
拟声拟态词丰富和多用是日语的一大特点。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新日汉拟声拟态词词典》中收录的拟态词为主要分析对象,着重对日语中的拟态词在语义使用上进行分类阐述,并与汉语中常用的拟态词在语义的使用上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从郭华江主编的《新日汉拟声拟态词词典》中所列出的1919个词中归纳出的14组有相同词根且分别具有促音形、拨音形、长音形、り音形四种形态的拟声拟态词词群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词典在这些词的释义及例句翻译上的问题点,后归纳出用标点符号增色,善用增译略译等几点新的辅助汉译方法,从而使其各形态所表达的不同意境立现。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委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有具体的要求,即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250汉字。《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文章  相似文献   

9.
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拟声词和拟态词,汉语中拟声词和拟态词的数量相对较少。在实际的日汉翻译中,日语中的一部分拟声词和拟态词在汉语中都有相对应的翻译,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还有一部分是无法对应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翻译。  相似文献   

10.
日语中有大量的拟声拟态词,包括拟声词、拟态词和拟情词三类。其中拟情词是非常感性和抽象的,与日本文化和语境密切相关,也是非母语者理解和翻译的难点。本文从拟声拟态词的隐喻性为出发点,考查对日本文学作品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实例,探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翻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新日汉辞典》中有关雨的拟声拟态词为研究对象,从词形构成、语义特征和语法特征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归纳出有关雨的拟声拟态词的特征,以期总结出一些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规律,并探讨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希望有助于非母语日语学习者对拟声拟态词的掌握与运用。  相似文献   

12.
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由于其词汇量大,统计繁琐,以往对于此类词语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意思、结构、词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但是其实日语拟声拟态词不仅在结构、词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规律.并且在其看似纷繁复杂的发音上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从横光利一的最后一部新感觉主义小说《上海》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的元音和辅音两方面着手,运用数据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小说中的拟声拟态词进行考察,初步探讨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内在发音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廖雪辉 《考试周刊》2007,(41):104-105
拟声拟态词是学习日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着重论述了日语拟声拟态词汉译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将《日语词汇学教程》中认定的“常用拟声词、拟态词110词”在“中日对译语料库”的10部文学作品中进行检索,从获得的例句及其量上观察其实际使用情况和汉译模式。结果如下:(1)调查对象的110个词里有21个词未被检索出。因此,常用拟声拟态词的选定还需进一步考察。(2)使用次数较多的是31次以上的7个词,占到整体的6.4%。其中,最多的是“はつさり”,111次,最少的是“さつばり”,37次。(3)观察出了13种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模式。此外,还发现了3种新的汉译模式,即“A型、名词型和不译型”。  相似文献   

15.
日语的拟声拟态词是能够表达自然界和人的声音及样态的词汇。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是日语的主要特征词汇之一。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而言,拟声拟态词的学习也是难点之一。追其原因,是因为在中国的日语教育中并不重视拟声拟态词的教学的缘故。本论文以日语精读教材《新编日语》为对象,主要围绕着教材中拟声拟态词的实际情况及编撰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期对我国日语教材的编写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拟声词拟态词的丰富是日语的一大特征,它们可以传神地表达声音、状态和情感,是日本人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因为这种特点在对它们进行中译时,产生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本文根据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以及于雷先生的中文译本,对作品里的拟声词拟态词的翻译问题进行探讨,以求对这类词的翻译能有跟好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5,(65):22-23
日语中将模拟声音的词和模拟样态的词统称为拟声拟态词。在整个拟声拟态词中,拟态词的数量更多。本文从意义分类的角度,分析汉日拟态词的异同。日语拟态词的意义分类主要可分为表现人的心情和感觉、表现人的动作和状态、表现事物的状态和性质,以及表现自然现象。汉语拟态词的意义分类主要可分为表现五官感觉中的味觉、嗅觉,表现人的动作和状态,以及表现事物颜色。它们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8,(36):89-90
拟声词拟态词的频繁使用可以说是日语表现的一大特征。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抽取了《我是猫》四个译本中的拟声词拟态词,对其汉译策略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以下结论:日语的拟声词多数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对应的拟声词,在词汇选择上比较集中固定;汉语没有拟态词,在给译者翻译增加了困难的同时,也为译者的翻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选择空间,使拟态词的汉译变得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9.
姚维 《考试周刊》2010,(28):111-112
日语的拟声拟态词是非常丰富的,它不仅出现在日本人的日常会话中,更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报纸标题、广告、商品名等各种场合。但是,在日语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拟声拟态词,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却是一大难题。我在日语教学中发现,当学生接触到生动鲜活的日语视听资料或其他读物时.对其中大量涌现的拟声拟态词显得束手无策。然而熟悉日语的人都知道,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拟声拟态词,会话才变得更生动,文章才能给读者带来更多身临其境的体验。那么在日语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拟声拟态词呢?本文从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翻译时既要忠实原文又要译文通顺。目前《大学英语》精读教师用书所附译文中有些翻译片面强调“忠实”,过分直译甚至死译,致使译文不通顺,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还有个别翻译没有准确表达出原文意思,有误译、漏译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