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伟芬 《文教资料》2010,(10):69-70
情感是教与学的桥梁,是师生间合作的纽带,是教学过程的催化剂。教师优美的语言、优秀的才能、真挚的情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本文认为语文课堂教学需“知”“情”互补,重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以情养情”。  相似文献   

2.
路平 《考试周刊》2012,(78):49-49
语文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采用各种手段激其情、奋其志、引其思,从而营造出最佳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学效果。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洪梅 《成才之路》2013,(27):61-61
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依然是情。因此语文课堂应洋溢生机,真情流淌,成为师生的"情场",在师生情感的互动中,让语文课堂成为情感流动的磁场。一、创设课堂内外沟通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在语文教学中,我大胆地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如对于识字教学,我不再是呆板地让学生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切实将情感因素渗透其中。只有糅合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语文课堂才能变得富有生命的活力,语文教学才能充满了灵性。语文是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好的语文老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灵动,从中体会到或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平静的丰富情感。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语言的交流,也是思维的碰撞过程,更是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互动。不少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努力去拨动孩子内心当中的情感,让孩子带着满腔的感情去研读文本,去体会文字的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作者,编者的情感,努力将文本蕴含的情感和自身的生活经验有效地桥接,从而使得情感成为语文课堂的灵魂和生命的主线,让人类的情感旋律不断地回荡在语文的课堂,使得语文课堂散发着激动人心的魅力,让语文课本成为塑造孩子美好心灵的源泉。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师生的情感,从而恰到好处地运用好情感的因素呢?  相似文献   

5.
张丽娟 《考试周刊》2009,(45):54-55
世间的万物只要运动就会有节奏,一堂教学活动的课也有节奏可循。提倡教师在要有“精”、“气”、“神”,就是要求教师具有情感的升腾和冲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和传神的神态。而墨香飘逸的每一篇语文课文不仅仅是一篇篇的文章,更是作家内心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情、学生情、课文情。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情感性。在教学中,只有这三情的交融与和谐统一,才能使师生产生情感共振。才能使教学精彩灵动。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遵循情感生成的相关原理,注重情感节奏的生成与把握。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从人文性角度而言需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怡人。要学好语文,必须师生倾情投入地研读、领悟、深思,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的含义,感受到文章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高远立意。当师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通时,才能产生共鸣,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字当先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情感教学是体育教学中的主要课题。爱生才能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兴趣,以真情燃真情,以情激情,以情育情,才能构建良好教学活动情感,保持良好、和谐、真诚、理智的情绪。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是一片充满情感的天地。本文分析了语文教师情感世界构成的要素——职业情感是语文教师情感的基础,有了高尚的职业情感.才能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师生情感是语文教师情感的核心,有了良好的师生情感,才能谆谆教诲,乐此不倦;教学情感是语文教师情感的归宿,有了浓厚的教学情感,才能教文育人,完善人格。在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里,愿语文教师洒下更多的情与爱。  相似文献   

9.
当下语文课堂,师生多是在“零度情感”状态下对文章进行纯客观地解读,致使语文课缺少灵气、缺乏情感,导致学生情商不高、心理素质低下等问题。为构筑语文课堂的情感风景线,教师要努力建构课堂氛围,用以激“情”;加强朗读训练,用以入“情”;提高问题意识,用以生“情”;引入课堂辩论,用以见“情”。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高度地统一。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倡导把语文课堂教学看作是学生展示激情、智慧与个陛的大舞台。语文课堂教学本应是一个丰富多彩、动态生成、富有生命活力的过程,是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情感与智慧共生的过程。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情智发展的平台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陈娟 《语文天地》2012,(6):15-16
语文学科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立体流程,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所以,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是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从注重心灵相约、强化朗读和巧设情  相似文献   

12.
张光鉴教授说过:"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良好情感的参与,否则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对课堂的激情。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释放,生命的"情"弦才能拨动,语文课堂才能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3.
情感真挚是散文的一大特征,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散文情感的把握,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已经成为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从教师应优化对文本情感的表达,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师生互动平等交流以及发掘散文的情感起源点等方面谈起,以期达到如何运用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积极情感与文本情感的链接。产生知情并茂、以情优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情乃文之本,情者文之径。如若离开了情感,语文教学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入情"是实现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将文本所表达的情感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迸发出情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课堂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教师怎样把握好情感因素,使整个课堂神采飞扬呢?一、营造情境,以境激情情境的营造,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或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让学生因好奇而学;或通过实  相似文献   

15.
周利民 《考试周刊》2010,(13):52-53
课程标准提出要以三维目标来培养学生,即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素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目标,语文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课堂教学提供最佳情感背景,创设情感交流最浓烈氛围。只有教师借助教材,把握情感调拨的最佳尺度.才能使师生共同享受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之美,才能使教师个人魅力加以闪现.从而更有效地完成三维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6.
在追求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熏陶被忽视冷落。情感熏陶回归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应然要求。运用情感素材,帮助学生入情入境;抓住教学契机,促进学生的情感内化升华,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切实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情感交融,才能使教学有效。为此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手段,促进师生情感交流,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文本传情达意的载体。叶澜老师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文本是一串沉睡的语言符号,只有通过倾注情感的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深情徜徉于语言之中,学生情文本情水乳交融。一"情",值得倾注语文课堂少了情就不能称其为语文课堂。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这是走进文本的第一步。只有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才能让优美的语言带着学生在美好的世界里徜徉,让文本  相似文献   

19.
张光鉴教授说过:"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良好情感的参与,否则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对课堂的激情.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释放,生命的"情"弦才能拨动,语文课堂才能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20.
从情感智力理论切入,分析了教师的情感智力及其养成,从而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情感智力,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间合作完成的认知活动,更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情感智力活动,因而情感教学理应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