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器乐教学中,音乐情感的培养一直都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只有在充分、合适的音乐情感支持下,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学好器乐。文章将简单分析器乐教学和音乐情感的内在关系,并就如何在器乐教学中合理培养学生音乐情感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饶军 《铜仁学院学报》2007,1(5):117-118
作为情感教育的器乐教学更应注意让“艺术教育艺术化”这一理念的渗透,改变重技轻艺的教学思想,强调在审美体验中学习技术,在音乐活动中释放情感,只有不局限于器乐演奏技术范畴的教学,才会更有利于学生音乐思维以及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姚金秀 《知识文库》2022,(15):136-138
<正>高中音乐是一门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面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相关要求,积极深化音乐教育是首要任务。高中音乐器乐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器乐演奏能力为主,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但实际上,目前高中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影响因素表现在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多个方面,因此新时期积极深化器乐教学很有必要。本文就高中音乐教育现状着手分析,了解器乐教学的必要性,提出合理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实处,以期提升高中音乐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4.
朱丽娟 《教师》2013,(28):56-56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器乐演奏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创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情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课程标准》不仅将器乐与演唱等并列作为表现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感受与鉴赏、创造等领域都渗透了器乐教学因素。本文对小学音乐器乐教学进行了探讨,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5.
在器乐演奏中不能以音乐感人,是许多学习器乐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音高、节奏、力度、速度等方面都比较到位,但演奏出来的作品总缺乏音乐感、音乐性。究其原因,是学生未能领会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境乃至更高层次的内涵。在器乐教学中如果注意和调控意境与情感对器乐教学的积极作用,便有可能使学生增强对意境的情感体验。调动学习兴趣并使内在的潜能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6.
器乐教学无论是演还是教都是技能与素质并存的,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而忽略音乐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本文对于如何在器乐教学中如何提高情感表现能力进行探讨研究,从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以促进器乐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的音乐表现方法来表达情感、交流思想。演奏乐器是学生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将器乐教学带入音乐课堂,让学生们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现音乐,体验情感,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参与社会生活时的自我把握、发展与他人合作、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在培养情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这是器乐教学功  相似文献   

8.
器乐演奏是一项极其富含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在器乐演奏过程中,渗透着情感和理智,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作为演奏者,应该将热烈奔放的情感和深邃宁静的理智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完满地表现乐曲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民族器乐艺术实践创新是民族器乐人才培育的基础,它们的是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塑造民族器乐相关人才。民族器乐人才培育与教学、艺术实践相比较而言,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就目前民族器乐人才培育现状来看,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随着民族器乐教学的改革以及民族器乐艺术实践的创新,民族器乐教育的创新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王彦斌 《知识文库》2023,(6):111-113
<正>2020年3月,《中职公共基础课程艺术类课程标准》正式落地。在中职艺术类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艺术类课程基础模块与拓展模块的教学要求。特别在拓展模块中,提到了对于中职阶段器乐演奏学习的要求:演奏是以乐器为媒介表现音乐、抒发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学生通过赏析和演奏优秀器乐作品,激发演奏兴趣,学习演奏方法,丰富演奏经验,增强审美与情感体验,认识器乐艺术在社会与个人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浅谈民族器乐的教学马玉昆民族器乐艺术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世界音乐文化中也具有深远的影响.但近年来,西方的现代音乐使民族器乐艺术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从事民族器乐演奏的人才越来越少,使民族器乐艺术面临后继乏人的问题。所以,培养和造...  相似文献   

12.
音乐艺术本质上是属于听觉艺术。音乐是借助器乐、声乐,通过人的听觉来感受音乐意象、情感,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品行的目的。在器乐的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音乐意象能力一直以来是教师重点研究问题。音乐意象能力的形成不仅依托于表演者的高超器乐演奏技巧,也需要学生充分表现音乐的实质内涵。本文主要从音乐鉴赏、音乐想象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和探讨在器乐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意象能力。  相似文献   

13.
器乐教学模式中的器乐伴奏是舞蹈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器乐伴奏越来越深受专业人士青睐,也使得人们对舞蹈更加喜欢和关注,进而也丰富了舞蹈教学,下面就舞蹈教学中器乐伴奏的作用进行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14.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一种。音乐教育具有德育、智育、美育的功能,其核心是美育功能。然而如今的社会,家长将器乐学习的价值定位在学习了多少知识技能,对孩子的升学是否有益处。有不少教师,不管是出于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往往将学生掌握的音乐技能在比赛中得奖或以学生获取的考级证书的数量作为教学成果的评判标准。这仅仅是某种功利性的追求,偏离了美育教育的初衷。器乐演奏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娴熟的演奏技巧为完美演奏提供技术保证,是完成乐曲的音乐表现的技术性基础。审美情感的培养则是器乐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当今器乐教学已经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器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课题。器乐教学可丰富、充实课内外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走进发挥才能的天地和尽情表现的舞台。葫芦丝结构简单、容易演奏、携带方便、音色优美,因此我们在器乐中选择葫芦丝,以充分发挥葫芦丝的作用,快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在葫芦丝教学中构建快乐高效的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一门以听觉为基础的艺术,音乐不仅是通过优美的歌词和高昂的旋律让听众感受到美,但在音乐教育中加入器乐教学,可以丰富音乐知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器乐的种类繁多,包括西洋器乐和民族器乐,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器乐,将器乐教学融入教学实践中,对于改变学生对音乐的观念以及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将对器乐教学对音乐教育的作用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学习钢琴、小提琴、古筝等乐器的学生越来越多,很多学校也会开设不同的器乐选修课。但不可否认,很多学生和家长学习器乐的第一目的是考级,功利化的教学会让学生的学习与演奏缺乏艺术性和生命的表现力。器乐的世界是灵动的、充满情感的世界,不应只有机械的技法和枯燥的乐理,在教学和演奏中应给予学生更多表现情感的机会,让他们感受音乐的魅力和美妙,同时还要时刻保持学生对音乐的探索欲,这样器乐学习才会更加有趣、持久。  相似文献   

18.
所谓音乐情感,是指人与音乐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是人类自然情感的升华。器乐作为表现音乐的重要成员,同样需要具备音乐情感的表现力,没有音乐情感的表现,就不可能完成音乐表演和音乐审美体验的全部,因素,“音乐情感”的培养在器乐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器乐进课堂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音乐教学中将器乐纳入教学内容,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才能、特长。而且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一定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学校提供的教学器材选择相应的打击乐器、吹管乐器、弹弦类乐器。器乐教学对促进中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对艺术的价值、对艺术的审美有以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和初中音乐教学大 纲中首次规定:中小学音乐教学包括唱歌、唱游、器乐、欣赏、读谱知识和视唱练耳等内容,并十分明确地指出:“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各地学校都应积极创造条件搞好器乐教学”。这就给器乐教学确立了它应有的位置,从而结束了唱歌教学在音乐教学中一统天下的局面,预示着中小学音乐课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